国际共享河流开发利用的原则与实践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页码:187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1月 ·ISBN:7508461827/9787508461823 ·条形码:9787508461823 ·版本:第1 ...
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国际共享河流开发利用的原则与实践 |
 |
|
 |
国际共享河流开发利用的原则与实践 |
 |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页码:187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1月
·ISBN:7508461827/9787508461823
·条形码:9787508461823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中国大坝委员会系列译丛
内容简介 中国是发展中国家,解决好水和能源问题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中国有众多的国际河流,如何解决好国际共享河流水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面临的问题,需要寻求可持续的解决办法。结合国际典型案例,了解国际上相似问题的解决方案,研究国际共享河流开发利用的基本原则和实施方法,并不断总结提炼,是更好地实现国际共享河流水资源利用“双赢”的有效办法之一。
本公报是中国大坝委员会系列译丛之一。相信一系列译丛和有关技术专题论述的出版可为国内同行提供一定的借鉴,以期更多的人更好地了解国际动态,从而对我们解决面临的挑战性问题有所裨益。
目录 序
中译本说明
前言
1简介
2 原则和实践
2.1 术语
2.2 国际共享河流
2.3 共享河流的重要性
2.4 国际法和共享河流
2.5 共享河流/水道的原则
2.5.1 公平与合理的利用及参与
2.5.2 不造成重大损害的义务
2.5.3 合作和机构
2.5.4 数据和信息交流
2.5.5 不同用途的优先权
2.5.6 计划实施的措施
2.5.7 生态系统的保护和保持
2.5.8 应对灾害和紧急情况
2.5.9 解决纠纷
2.6 总结:原则与实践
3 技术
3.1 介绍
3.2 流域委员会
3.3 信息交流和合作研究
3.3.1 信息交流
3.3.2 合作研究
3.4 水资源共享机制
3.5 成本分担与利益共享
3.6 超越能力与文化差异
3.7 水质
3.8 水资源综合管理(IWRM)
3.9 水利工程的联合开发
3.10 灾害管理
3.1l 航运
3.12 跨境影响
4 案例研究
4.1 印度河流域的合作
4.2 下湄公河流域沿岸国家的合作
4.3 底格里斯河一幼发拉底河:上游一下游问题
4.4 伊泰普水电站项目:从冲突到合作
4.5 西班牙和葡萄牙之间的合作
4.6 多瑙河上的梯级水电站:通过司法解决冲突
4.7 韩国与朝鲜的合作
4.8 尼罗河:促进国际合作
5 信息系统
6 结论
附录A 附有说明的参考文献目录
附录B 共享河流网址
附录C 国际共享河流分布图
附录D1 非洲国际河流特征表
附录D2 亚洲和中东地区国际共享河流特征表
附录D3 欧洲国际共享河流特征表
附录D4 北美洲国际共享河流特征表
附录D5 南美洲和中美洲国际共享河流特征表
……
序言 在我们这个地球上,往往以河流作为国与国的分界,也有河流穿过多个国家,这些河流的水资源都应属于多国共享的国际河流。随着各国经济的发展,人们对水资源共享的意识日益增强,国际河流如何合理有效地开发利用,为各相关国共享,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然而,由于历史原因,国际河流问题错综复杂,无论从工程本身,还是从环境、政治和法律的角度,这些河流的开发利用都面临着重大挑战。
中国是发展中国家,解决好水和能源问题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中国有众多的国际河流,如何解决好国际共享河流水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面临的问题,需要寻求可持续的解决办法。结合国际典型案例,了解国际上相似问题的解决方案,研究国际共享河流开发利用的基本原则和实施方法,并不断总结提炼,是更好地实现国际共享河流水资源利用“双赢”的有效办法之一。
本公报是中国大坝委员会系列译丛之一。相信一系列译丛和有关技术专题论述的出版可为国内同行提供一定的借鉴,以期更多的人更好地了解国际动态,从而对我们解决面临的挑战性问题有所裨益。
文摘 3.6超越能力与文化差异
在许多情况下,同一条国际水道的国家之间存在能力和文化上的巨大差异。如框10中的例子,从经济和能力的角度来看,南非要优于另两个流域国。同样,文化和宗教的差异也很普遍。另外,土地所有权(如私人所有或公有)、水法和环境法上的差异也使得国际水条约在制定和实施上更加复杂化。此外,上下游的关系也需要考虑。
所有上述这些因素在处理国际水事务时都需要考虑。为了获得双方的信任和实现合作,经常需要具体措施,如3.3节中提到的信息交流和能力培养等。3.7水质
在许多共享河流中,水质和水量问题必须同时考虑,但水质比水量更加重要。欧盟在国际水事务中特别关注水质。水质问题需要由流域机构商讨,相关信息也需要交流和对相关各方开放。
现有许多不同的国际水质标准,例如国际粮农组织(FA0)为农业灌溉而制定的水质标准,以及世界卫生组织(WTO)为饮用水而设立的水质标准。应该承认,不同使用者对水质有不同的要求,有时很难在一个复杂的国际流域全部满足这些要求。通常需要使用创新的技术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
并不是所有国际组织制定的水质标准和指导方针都可以在特定的情况下采用,还需要考虑具体地区或国家的实际情况。一个有用的准则是应用该准则后河流水质不需要进行昂贵的、技术复杂的三级处理就可以满足饮用水要求。
流域委员会应该制定可行的水质目标及相应的实现机制。一般情况下,需要政府采取补救行动,将水质改善到可以接受的水平,这需要大量持续的资金投入。控制特殊点污染源的一项有效措施是“污染者付费原则”,特别是针对工业和城市区域。农业及灌溉活动也会增加污染,需要采取适当的控制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