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出版社:岳麓书社 ·页码:264 页 ·出版日期:2008年10月 ·ISBN:780665870X/9787806658703 ·条形码:9787806658703 ·版本:第1版 ·装帧: ...
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纪晓岚谋略仕途 |
 |
|
 |
纪晓岚谋略仕途 |
 |

基本信息·出版社:岳麓书社
·页码:264 页
·出版日期:2008年10月
·ISBN:780665870X/9787806658703
·条形码:9787806658703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大谋略家丛书
内容简介 纪晓岚,名昀,生于雍正初年的河北大户之家,相传一位赤身裸体的少女隐约现于火球之中,引来百姓竞相追逐,少女转瞬即逝,化作一代奇才。故被人们疑为火精转世。
他凭借非凡的才华,征服了当时文坛,迅速成为皇帝身边大红大紫的人物。他受命编纂《四库全书》,为后代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他的奇闻轶事,至今为我们津津乐道。
纪晓岚不仅思维敏捷、心思机敏,而且谈吐幽默,称得上:“疾恶如仇半污吏,大智大勇游宦海,风月场中显身手,床头枕边占风流!”他是权倾朝野而又落拓不羁的一代风流奇才。所以现在在电视屏幕上即使是演译乾隆的故事,也忘不了写上纪晓岚一笔。《纪晓岚》生动地记录了其一生,文笔相当精彩,朋友们不可不读。
编辑推荐 纪晓岚是“康乾盛世”的一位学识渊博、位高望重、朝野仰慕的大才子。纪氏除暂短谪戍乌鲁木齐外,几乎一生都春风得意。全书描述了纪氏从蒙学乡里、风流倜傥的少年生活,到进士及第、步入仕途——初入翰林、督学福建、任御前起主管、侍读学士,结怨和砷和谪戍新疆;从总纂《四库全书》,到伴随九五之尊南巡,以及京都花前月下,直至终老京师,无不描摹得惟妙惟肖、活灵活现。全书淋漓尽致地刻画了纪氏坦荡、豁明、诙谐、乖巧、滑稽、聪明、机敏善变、幽默风趣的性格和无灯能读、过目成诵的特殊记忆功能。
目录 序言
第一章 过目不忘小神童博闻强记大才子
一 无事引来天女笑,谪来为吏在人间
二 传奇出生,转世神童
三 先生居南方来北地,什么东西
四 太守两千石独公……
五 青梅竹马情
六 科举偶落
第,发愤扬名时
七 声声鸾凤和鸣
八 谈诗论文结文社,切磋琢磨终登科
第二章 急智风趣享皇恩 自此平步登青云
一 龙颜分寸细掌握,晓岚神思展才华
二 评论古今,智戏吴魁
三 随扈围猎,诙谐见志
四 机灵解危,智悦乾隆
五 和珅出头,晓岚巧斗
六 应对有良方,伴君游泰山
七 提携后进不遗余力,放旷情怀游戏人间
八 道不同,不相为谋
九 一私漏言为亲家,万里远行戍西疆
十 人生起伏笑对,西域文武成服
第三章 总纂四库十数载文坛巨擘一宗匠
一 乾隆皇急召返京,纪晓岚否极泰来
二 乾隆好恶定是非,文字大狱罗织始
三 妙解老头子,恭维不留痕
四 玩笑友人,幽默人生
五 纪昀巧献智计,乾隆自配江南
六 为天下用智谋,逼和珅捐白银
七 再斗和尚书,戏谑言谈间
八 千叟宴大出风头,一百韵奉承得体
九 受累海异殴妻案,略施巧智躲横祸
第四章 入仕宦海五十年阅微知著一大老
一 曹锡宝参弹和坤,纪晓岚险遭无妄
二 洞悉乾隆,投其所好
三 妙解观音,劝僧出家
四 诙谐官场,逗趣人生
五 乾隆庆八十,纪昀对寿联
六 智撤皇粮,巧营仕途
七 尹壮图弹劾和坤,朝廷中再起风波
八 风流才子,红颜之爱
九 乾隆退位嘉庆继,和珅心惊纪昀喜
十 和珅跌倒,嘉庆吃饱,纪昀终老
……
序言 纪昀是一位清朝的大才子,为人幽默风趣,机智聪敏,学问通达,正直廉洁。纪晓岚所处的时代,是清朝正值巅峰的盛世,当朝的高宗乾隆皇,精明能干,文治武功皆有过人之处。乾隆喜好诗词,雅爱文学,遇到纪大才子,自然是欢喜非常。纪晓岚也以伺候乾隆为荣,可是皇帝就是皇帝,所谓“伴君如伴虎”,尤其是遇到精明的“老虎”,一个不小心,轻则丢官,重则失了性命。
而且乾隆好大喜功,喜爱臣子吹捧,这清明盛世竟也是贪官盛世。和坤在当时权倾朝野,无人能比,只要得罪和坤,可说永无翻身机会。可是观看纪晓岚仕宦一生,追随乾隆四十余年,一路平步青云,除了短期发配乌鲁木齐外,竟是平顺居多。可知纪晓岚超凡的政治手腕和智慧,能妥善运用他的机智去度过种种难关,并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尤其是他戏弄贪官和坤,智对乾隆的小故事,更令人津津乐道。
纪昀所著《阅微草堂笔记》中《姑妄听之》题序有言:
余性耽孤寂,而不能自闲。卷轴笔砚,自束发至今,无数十日相离也。三十以年,讲考证之学,所坐之处,典籍环绕如獭祭;三十以后,以文章与天下相驰骤,抽黄对白,恒彻夜构思;五十以后,领修密籍,复析而讲考证。今老矣,无复当年之意兴,惟时拈纸墨,追录旧闻,姑以消遣岁月而已。
从序言中我们可知,纪晓岚三十岁以前,是埋首书籍、潜心于学问的沉潜期;三十岁后,是在政坛文坛意气风发的时期;而五十岁以后,主编《四库全书》,成一代文豪,是一生中的巅峰期;七十岁以后,阅历极广,声誉满天下,是人生学识已达圆满的时期。
我们就据此将纪晓岚的一生人为四期,并借由发生在纪晓岚身上的趣事轶闻,去贴近纪晓岚。像纪晓岚这样正直不阿,却能以宽大的胸怀看待世间的人,可说是少之又少。而圆融通达的处世态度,不正是我们心所向往的吗?
纪晓岚是直隶河间府献县人。河间府献县,汉时叫河间国,县名为乐成,本是汉朝汉献王刘德的封地。金时改叫献州,明乃叫献县。而纪晓岚在《日华书院碑记》中说:
献县于河间为大邑,土地沃衍,而人多敦本重农,故其民无甚富,亦无甚贫,皆力足以自给。又风气质朴,小民多谨愿畏法,富贵之家犹不敢逾尺寸,或遇雀鼠之讼,惴惴然如临战阵。
纪氏一族,就是在这民风淳厚的环境中,形成敦厚家风,经常出资赈灾,累世多举善行,因而见重于乡里。纪家可说是献县之望族。人说“积善之家必有馀庆”,纪氏子孙不忘祖训,行善不遗余力,纪家一代比一代兴旺。自纪晓岚之父纪容舒为康熙恩科进士,出云南姚安知府,其子昭、昀皆成进士。纪昀更成《四库全书》的编修,名垂千古,这除了是纪晓岚本身努力外,家风的熏陶也是主因吧。
文摘 “算命是在给举棋不定的人一个方向,让他有目标追寻或提供参考,并劝人为善去恶,让他好上更好。既然您己成朝中官员,只要多为社稷着想,为国家多贡献心力,福报自然降临,又何必问您的官运前程如此详细?”“多谢先生指点,纪某必当谨记在心。”这次会试约有二十余位“同年”,即为同年进士。其中纪晓岚举办的制义文社,十几位文友中共六人同中进士,就是纪晓岚、王昶(与纪晓岚同年)、钱大昕(小纪晓岚十岁)、朱筠(小纪晓岚五岁)、沈业富(小纪晓岚八岁)和戈源(小纪晓岚十三岁),大家皆兴高采烈,欢喜非常。
“唉!昀儿不知成绩如何?”远在万里之外的纪容舒,担心儿子应试结果,是吃不着睡不好。他巴望儿子中进士的喜讯已盼了三次,可是三次成空。他干这云南姚安知府快十年,也将近七十岁,早该奏请朝廷,准他退休回乡,颐养天年。可他觉得没有颜面,对不起纪氏列祖列宗,没能好好督促晓岚,让天资聪颖的晓岚浪费了大好的时光。这云南边地向来酷热,一方面年纪已大,一方面心事缠绕,纪容舒只想着儿子想家乡,不管自己身体状况,就这样病倒了。
这天纪容舒仍躺在病床上,四肢无力,身子软得下不了床,突然听见外头敲锣打鼓的,衙役进来说道:“恭喜大人,贺喜大人,纪公子中进士了,那报讯的在外头宣读喜讯呢!”纪容舒高兴得忘了自己的病,连忙爬起:“喜报呢?喜报呢?快点拿来让我瞧瞧。”待喜报拿进,等不及衙役宣读,纪容舒一把抓过一看:“纪昀赐进士出身授庶吉士”。“哈哈哈!我对祖宗有交代了!我该退休回乡了!祖宗保佑!老天有眼!老天有眼啊!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