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页码:170 页 ·出版日期:2005年09月 ·ISBN:7301094833 ·条形码:9787301094839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 ...
| 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
心经营心满意:创造感动消费的时代 |
 |
|
 |
心经营心满意:创造感动消费的时代 |
 |

基本信息·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页码:170 页
·出版日期:2005年09月
·ISBN:7301094833
·条形码:9787301094839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Pages Per Sheet
·丛书名:时代光华培训大师系列
内容简介 时代的发展已经要求企业不只是向顾客提供产品,更要向他们提供服务,不只是满足他们对产品和服务的需求,更要使他们享受需求被满足的过程。
本书为蜚声华人企业界的管理大师石滋宜博士的又一力作。在书中,他点出企业若要生存和发展就必须顾客满意这一简明而深刻的道理。
怎样才能让顾客满意呢?
就是用心去经营,站在顾客立场上,从顾客的心理出发设计、研发、生产产品,提供服务。企业惟有用“心”经营,才能获得顾客发自“心底”的满意。只有感动顾客,企业才能拥有自己的市场,并能长盛不衰。今后的市场是感动消费的市场,今后的时代是感动消费的时代。
本书不蔓不枝,道理朴素,蕴涵深意,行之犹难。相信国内的企业管理者都能从中得到启示。
作者简介 石滋宜博士,蜚声全球华人企业界的管理大师,在国际管理学界也享有盛誉。现任全球华人竞争力基金会董事长及全球华人(北京)企业顾问中心董事长。石博士1937年生于台湾省,1972年获东京大学工学博士。1982年从通用电气(GE)公司离职返台,导入变革工程(Reengineering)等先进观念,并融合中国企业文化特色,推动台湾地区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提升与产业升级,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被誉为"台湾的彼得·德鲁克"、"竞争力之师"、"台湾自动化之父"。其领导的"中国生产力中心",仅在台湾每年就培训企业经管人员85000人次,辅导企业400家,被世界银行誉为"培训辅导机构典范"。
其他重要经历:通用电气公司高级经理,加拿大先进技术顾问公司总裁;"亚洲生产力组织(APO)"主席,并获"亚洲区域训练发展组织(ARTDO)"颁发的人力资源发展奖;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顾问教授,讲授MBA"领导与变革"课程;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顾问教授,讲授MBA"领导与变革"、"学习致富学
媒体推荐 书评
石博士把他近年研究思考的最新成果结集成《经营DNA》、《CEO智慧》、
《竞争力》、《变革》、《心经营,心满意——创造感动消费的时代》等五
部大作陆续在大陆出版,向中国的管理界献上了一份厚礼。在这里,我竭诚
地向我们的企业家,特别是中小企业家推荐石博士的新作,相信我们的企业
家一定能从中得到启发和教益,以促进企业竞争力的提高。
——著名经济学家 吴敬琏
石滋宜博士作为“总裁学苑”的领导者,一直热情传播他的先进而实用的
管理思想和方法,并培训过很多海内外企业家。我想石博士一直以来潜心研
究的管理理念,在跨国公司从事管理工作的实际经验,都会给国内企业带来
耳目一新的感觉,并有深远的借鉴意义。
——TCL集团公司董事长 李东生
这本书是石博士多年经验的积累,深入浅出,围绕让顾客满意,涉及企
业管理的很多方面,同时列举了大量案例,非常适合今天中国的企业管理者
。
——著名经济学家 林毅夫
石滋宜博士像是给企业经营者一声棒喝的禅学大师,叫醒了陷入竞争、
利润、扩张、兼并桎梏中盲、忙、茫、莽的中国管理者,其活力、勇气和执
着让我等后辈汗颜。
——清华大学经管学院院长助理、《企业猝死》作者 杨斌博士
编辑推荐 本书提出了“心”经营的思维,既是一种从心出发去感动顾客,令顾客欢喜、乃至满意的结果。“心”,即处处用心、时时关心、付出爱心,因为顾客是人,而人是感性动物,所以,以心相待才能创造感动消费,让经营更加贴近顾客满意,亦即是“心满意、心经营”!
目录 吴敬琏序 /l
李东生序 /3
林毅夫序 /5
作者序 /7
第一章 感动消费时代下的顾客满意 /1
顾客满意的要素 /3
……
文摘 书摘
何谓“将不合理变成合理的满意哲学”?相信很多人都会对这一说法表
示怀疑:既然是“不合理”的情况,又如何能使之“合理化”呢?但如果我
们将“用心”与“创新”加入其中,就能帮助各位建立起一种不一样的思维
观。
假如企业卖的车子定价在1.5万美元左右,有几位顾客抱怨价格太高,
其中一位甚至要求将价格调降到l万美元(当然,这个价格对企业而言绝对是
不合理的)。面对这样的情形,企业该如何处理呢?
我想,很多人会说,请他到其他地方去买,而比较委婉的企业就会表示
:价格的确有商议的空间,只是顾客提出的价格超出企业合理范围太多,不
容易解决。总之,企业面对这种“不合理”的要求,肯定是一肚子苦水。
当然,企业对于自己做不到的事情,一定要婉转地向顾客说明并且拒绝
之,绝不能欺骗顾客或让企业蒙受损失。然而,我们除了诚实的拒绝外,是
否也可以从顾客“不合理”的要求中去发现利基,进而创造商机呢?
大约在一两年前,丰田公司针对美国民众消费汽车的习惯做了一项调查
,结果发现,多数民众在购车时最能接受的价格是1万美元以下,而丰田当
时所销售的车款价格几乎都超过1万美元——但是硬要把售价压低,达到令
顾客满意的价格也绝对是不合理的。
那么,丰田有没有因为“不合理”就放弃市场了呢?没有。相反,他们
从调查中嗅出顾客真正的需求,并打破既有的思维模式,重新去思考该如何
研发一部1万美元以下的车子,以满足顾客需求。此后不久Echo就被开发出
来,而丰田也随之正式打人低价、小型车市场,并获得了很大的回响。
因此,面对顾客不管是什么样的抱怨或建议,如果企业愿意站在顾客的
立场上,从用心和创新的角度出发,自然就会认为这些来自于顾客的声音没
有“不合理”的地方,同时还能从中为企业找寻到新的商机,创造出惊人的
利润!
P8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