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教育科技 > 教材 >

高中化学学考必备用书(新课标第3版)

2010-02-16 
基本信息·出版社:湖南大学出版社 ·页码:461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6月 ·ISBN:7811131935/9787811131932 ·条形码:9787811131932 ·版本:第3版 · ...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高中化学学考必备用书(新课标第3版) 去商家看看
高中化学学考必备用书(新课标第3版) 去商家看看

 高中化学学考必备用书(新课标第3版)


基本信息·出版社:湖南大学出版社
·页码:461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6月
·ISBN:7811131935/9787811131932
·条形码:9787811131932
·版本:第3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读者对象:高中生
·丛书名:高中学考必备用书

内容简介 《高中化学学考必备用书(新课标第3版)》是一本集化学基础知识、高考常考考点、学习方法策略以及备考应试技巧等于一体的多功能学考必备用书,是众多著名特、高级化学教师和教育界资深专家集体智慧的结晶。全书共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无机元素及其化合物”“有机化合物”“化学实验”“化学计算”“化学趣味知识”七部分。书中不仅系统介绍了学好化学的基础知识和考好化学的基本技巧,而且还为同学们详细地归纳了高考化学的重要考点以及化学复习中的备考盲点和实战考试中的常见错点。另外,为了加强《高中化学学考必备用书(新课标第3版)》对高考复习的针对性和指导性,我们还在有关章节后为同学们总结了高考化学复习的备考策略,其中包括高考命题切入点的分析和典型高考真题的讲解。《高中化学学考必备用书(新课标第3版)》适合高中各年级学生、高中化学教师及化学爱好者使用。
编辑推荐 《高中化学学考必备用书(新课标第3版)》:学好高中化学的最佳必备书。高一学考必用·高二学考实用·高三学考急用·高中数学备用。全国四十六所重点中学联合编写
高中化学教材知识的资料包,课堂内外现查现用的工具书,学习考试高效适用的信息链,学法技巧用法考法的金钥匙。
学习的图书馆,考试的信息库。资料性;系统性;技巧性;实用性;备考性。
系统总结知识:根据各学科的知识板块结构,全面归纳了各个板块的知识要点,针对各知识要点给出了相应的使用说明和易错提醒。
详细介绍技巧:详细为学生介绍学习的方法,复习的方法,记忆的方法,备考的方法,解题的方法,避开陷阱的方法,攻克难题的方法,获得高分的方法等。
全面归纳的考点:包括所有可能考查的命题热点和高频考点,可能再现的命题冷点和备考盲点;详细分析各重要考点的呈现特点和分布规律,分析高考命题趋势和命题切入点。
新大纲·新课标·新考点:根据《考试大纲》和学科标准编写。
目录
第一部分 基本概念
第一章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
1 本章知识网络结构简图
2 39个重要概念的讲解与说明
3 酸、酸的分类、酸的性质
4 碱、碱的分类、碱的性质
5 盐、盐的分类、盐的性质
6 酸的强弱与酸性的强弱
7 酸的氧化性和氧化性酸
8 碱性强弱判断的2种方法
9 各种成盐氧化物的异同比较
10 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及其应用
11 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规律
12 金属性、金属活动性与还原性
13 元素金属性强弱的比较
14 非金属洼、非金属活动性与氧化性
15 元素非金属性强弱的比较
16 物质的性质和变化
17 物质热稳定性的比较方法
18 无机物反应的重要规律
19 高考命题切入点
第二章 化学用语及化学常用计量
1 本章知识网络结构简图
2 重要化学用语的讲解说明
3 常用化学计量的讲解说明
4 5种常见化学式的含义及特点比较
5 核组成符号及原子和离子结构示意图
6 化学方程式及书写方法
7 高考命题切人点
第三章 氯化还原反应
1 本章知识网络结构简图
2 氧化还原反应的12个概念
3 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方法
4 氧化还原反应与4种基本反应的关系
5 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
6 氧化还原反应的重要规律
7 氧化还原反应有序性问题探究
8 氧化性和还原性的强弱判断
9 氧化还原方程式的配平技巧
10 电子守恒原理及其实际应用
11 高考命题切入点
第四章 离子反应
1 本章知识网络结构简图
2 离子反应的类型与规律
3 正确书写离子方程式的关键
4 书写离子方程式的12点注意
5 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判断技巧
6 离子大量共存的判断
7 半定量和定量条件下的离子共存问题
8 电离方程式与离子方程式
9 高考命题切人点
第五章 热化学反应及能量变化
1 本章知识网络结构简图
2 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及注意事项
3 反应热、燃烧热和中和热的区别与联系
4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及其原因分析
5 热化学反应吸热与放热的原则及特例
6 高考命题切入点
第六章 分散系
1 本章知识网络结构简图
2 几种分散系的区别与比较
3 溶液的组成、分类及形成过程
4 溶解度及其曲线的绘制分析
5 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与溶解平衡
6 悬浊液与乳浊液的区别
7 胶体的性质与分类
8 高考命题切入点

第二部分 基本理论
第一章 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1 本章知识网络结构简图
2 原子组成的表示方法
3 原子内几种微粒间的关系
4 元素、同位素、同素异形体
5 离子的性质及结构特征
6 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电子式
7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8 几种重要量的关系
9 由原子结构判断元素性质的规律
10 具有10个电子的粒子
11 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
12 有关元素周期表的几条规律
13 “构、位、性”的规律与几种例外情况
14 原子半径、离子半径的大小判断
15 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
16 晶体的类型、结构及性质比较
17 晶体熔、沸点高低的比较规律
18 化学键与物质类别的判断规律
19 化学键、分子间作用力和氢键的区别
20 化合价、氧化数与价电子的关系
21 由原子序数确定元素位置的规律
22 均分法确定晶体结构单元中所含微粒数及晶体化学式
23 几种重要的晶体结构分析
24 常见元素推断方法集锦
25 高考命题切入点
第二章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1 本章知识网络结构简图
2 化学反应速率及其主要影响因素
3 影响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
第六章 化学与技术
1 化工生产的原理及要求
2 硅酸盐工业
3 人工固氮技术——合成氨
4 硫酸工业
5 硝酸工业
6 石油的综合利用
7 氯碱工业
8 农副产品工业

第三部分 无机元素及其化合物
第一章 卤素
1 本章知识网络结构简图
2 氯气的结构与性质
3 液氯与氯水的区别
4 6种制取氯气的方法
5 次氯酸与次氯酸盐的性质
6 卤族元素及其化合物性质的相似性与递变性
7 卤族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特性
8 卤化氢与氢卤酸的关系
9 学习卤素的10个误区
10 溴水的褪色及原理探究
11 卤化银与卤素离子的检验
12 类卤素与拟卤素
13 高考命题切入点
第二章 氧族元素、硫和硫的化合物
1 本章知识网络结构简图
2 硫的结构、性质和用途
3 硫化氢与氢硫酸的区别与联系
4 几种重要金属硫化物简介
5 二氧化硫与三氧化硫的结构与性质
6 如何鉴别二氧化硫与二氧化碳
7 氧族元素性质的相似性与递变性
8 氧气与臭氧的性质
9 水与过氧化氢的结构与性质
10 硫酸的结构、性质及用途
11 常见的重要硫酸盐简介
12 检验的方法
13 环境污染与环境保护
14 硫元素的各种价态转换规律
15 氯气、次氯酸、二氧化硫等漂白原理的比较
16 硫和硫酸学习中的8个误区
17 高考命题切入点
第三章 氮族元素
1 本章知识网络结构简图
2 氮族元素性质的相似性与递变性
3 氮和磷的规律和例外
4 同周期氮族、氧族、卤族的比较
5 氮气的结构、性质及用途
6 氮的氧化物、氢化物及其互变规律
7 氨气的结构、性质、制备及用途
8 实验室制氨气的9点释疑
9 氨气、液氨、氨水、铵离子的区别与联系
10 喷泉实验相关知识简介
11 铵盐的热分解规律
12 硝酸的结构、性质及用途
13 硝酸氧化性的10种应用
14 硝酸和金属反应的规律
15 硝酸根离子的检验
16 铵盐和铵离子的结构、性质及检验
17 磷的结构、性质及其同素异形体
18 五氧化二磷的性质及用途
19 磷酸的结构、性质与用途
20 磷酸与碱反应的成盐规律
21 磷酸盐简介
22 高考命题切入点
第四章 碳族元寨
1 本章知识网络结构简图
2 碳族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原子结构和性质
3 碳族元素性质的相似性与递变性
4 碳单质的结构、性质与用途
5 碳酸的结构与性质
6 碳酸盐与碳酸氢盐的比较
7 碳酸盐的热分解规律
8 碳酸根离子的检验方法
9 硅的结构、性质与用途
10 二氧化硅的结构、性质与用途
11 硅酸与硅酸盐的性质
12 碳和硅及其化合物性质的比较
13 二氧化硅与二氧化碳的比较
14 硅及其化合物的例外
15 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简介
16 非金属知识总结
17 非金属性强弱比较的方法
18 高考命题切入点
第五章 碱金属元素
1 本章知识网络结构简图
2 钠的结构与性质
3 钠的存在、用途与保存
4 氧化钠与过氧化钠的比较
5 氢氧化钠的结构、性质与用途
6 过氧化氢与过氧化钠
7 几种重要钠盐简介
8 碱金属元素的相似性与递变性
9 焰色反应及其应用
10 碱金属性质的比较
11 碱金属知识的规律性与特殊性
12 容易混淆的几种反应条件和现象
13 高考命题切入点
第六章 几种重要的金属
1 本章知识网络结构简图
2 金属的概述
3 镁的结构、性质及用途
4 氧化镁和氢氧化镁
5 钙、氧化钙和氢氧化钙
6 铝的结构、性质及用途
7 氧化铝和氢氧化铝
8 铝盐和偏铝酸盐
9 “铝三角”的相互转化
10 有关镁铝的图像分析
11 铁的结构、性质及用途
12 铁的氧化物
13 铁的氢氧化物
14 铁盐和亚铁盐的性质及其转化
15 Fe与Fe的检验
16 金属的冶炼方法
……

第四部分 有机化合物
第五部分 化学实验
第六部分 化学计算
第七部分 化学趣味知识
……
序言 语文到底该怎么学?数学到底该怎么学?英语、物理、化学、历史、地理……呢?是口才,这可真是个难题。
没关系,难题也是可以攻克的!怎么攻克?方法尽在这套《学考必备》丛书中。相信有了这套丛书,你再也不用对似乎高不可攀的各科知识心生怯意了,再也不用被一个又一个学习上的难题缠得苦不堪言了,再也不用对着茫茫无边的学海望洋兴叹了!为什么?因为你一直期待的一套能够全面指导学法、用法、考法的高品质辅导书就在眼前。它能够带你展翅翱翔、乘风破浪、快乐地应对学习和考试,它能够成为你学习路途上的航标和开心果,有了它,你就可以全心地感受学习的快乐,体会技巧的魅力,迈向成功的巅峰!
本丛书以新课标为向导,以新大纲为依据,以全面提高同学们的综合素质为目标,全方位满足同学们的学习需求、应用需求、备考需求以及娱乐需求等。它包括高中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生物共8本,是一套地地道道的集学科基础知识、高考常考考点、学习方法策略、备考应试技巧、课外娱乐休闲等于一体的多功能实用大全,是全国一百多位经验丰富的一线教师和知名专家学者多年教研经验的结晶。
具体说来,本套丛书具有以下四个主要特点:
A.知识大全——人生行囊的备用库
“空袋子难以直立”富兰克林这句名言告诉我们,如果我们背着空空的人生行囊前行,就难以抵达成功的终点。因此,采撷智慧之果,以丰富多样的各科知识充实我们的行程就显得非常重要。但是,高中阶段课程多、时间紧,同学们如何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将庞杂的知识去粗取精、化繁为简,从而轻松地抓住重点、准确地捕获考点,最终采撷到最耀眼的明珠呢?不要急,因为这正是我们在书中着重要解决的问题。本丛书对高中阶段各个学科应掌握的知识进行了系统梳理和归纳,内容丰富明晰,可以帮助同学们纲举目张,全盘把握,让你们以最快的涑度、最佳的方式将最多的知识收入你们的人生行囊。
文摘 插图: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