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动手写操作系统(附光盘)
基本信息·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页码:374 页 ·出版日期:2005年08月 ·ISBN:7121015773 ·条形码:9787121015779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 ...
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自己动手写操作系统(附光盘) |
 |
|
 |
自己动手写操作系统(附光盘) |
 |

基本信息·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页码:374 页
·出版日期:2005年08月
·ISBN:7121015773
·条形码:9787121015779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Pages Per Sheet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自己动手写操作系统》是优秀国内原创图书!本书用丰富的实例代码,一步一步地指导读者用C语言和汇编语言编写出一个具备操作系统基本功能的操作系统框架,不同于其他的理论型书籍,本书提供给读者一个动手实践的路线图。用理论指导动手实践,用实践深化理解理论!
媒体推荐 书评
这是一本编程爱好者编写的别具一格、颇有特色的操作系统原理与实现的书。该书作者对操作系统具有特殊爱好,在大量实践和反复钻研下积累了丰富而可贵的经验,为了与广大读者分享这些经验写成了此书。
本书对一般的操作系统原理教材不很重视的部分,例如,系统初启、保护模式、控制权如何转入OS Kernal等都写得具体详细,对操作系统的爱好者以及涉足于操作系统设计、实现和应用的读者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本书的文字生动活泼,富有个性,可望提高青年学子的阅读兴趣。
编辑推荐 《自己动手写操作系统》是一本编程爱好者编写的别具一格、颇有特色的操作系统原理与实现的书。该书作者对操作系统具有特殊爱好,在大量实践和反复钻研下积累了丰富而可贵的经验,为了与广大读者分享这些经验写成了此书。本书对一般的操作系统原理教材不很重视的部分,例如,系统初启、保护模式、控制权如何转入OS Kernal等都写得具体详细,对操作系统的爱好者以及涉足于操作系统设计、实现和应用的读者有很好的参考价值。《自己动手写操作系统》的文字生动活泼,富有个性,可望提高青年学子的阅读兴趣。《自己动手写操作系统》在详细分析操作系统原理的基础上,用丰富的实例代码,一步一步地指导读者用C语言和汇编语言编写出一个具备操作系统基本功能的操作系统框架。本书不同于其他的理论型书籍,而是提供给读者一个动手实践的路线图。书中讲解了大量在开发操作系统中需注意的细节问题,这些细节不仅能使读者更深刻地认识操作系统的核心原理,而且使整个开发过程少走弯路。全书共分7章。《自己动手写操作系统》适合各类程序员、程序开发爱好者阅读,也可作为高等院校操作系统课程的实践参考书。
目录 第1章 马上动手写一个最小的“操作系统”1
1.1 准备工作1
1.2 10分钟完成的操作系统1
1.3 Boot Sector3
1.4 代码解释3
1.5 水面下的冰山5
……
序言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有一天你兴致勃勃买来一堆菜谱想学厨艺,翻开之后却发现自己根本没见过那些材料的名字,也不知道什么叫文火什么叫武火,什么叫上浆什么叫勾芡。而菜谱里根本没告诉你!你扔掉菜谱,垂头丧气,从此对厨艺失去兴趣。你也可能会有这样的经历,当你在计算机课上学完了一堆C语言语法,想要大展身手实践一番的时候,突然发现你居然不知道源代码应该敲到哪里,是Word还是NotePad?很多计算机自学者可能有过这样的经历,由于不知道如何跟踪调试,在辛辛苦苦编写的程序得不出正确的结果时,要么束手无策,要么用打印语句输出很多东西,费时费力,而教科书根本没教你这些操作的细节。
文摘 书摘
前言
一年多以前,电子工业出版社的张毅编辑告诉我说,有一位年轻的程序员,正在写一本《自己动手写操作系统》的书。知道这个消息,我既有点好奇,又有些担忧。如果是在十年前,这样题材的书将会是读者争相传阅的对象,毕竟20世纪90年代是软件的理想主义年代。但是在理想褪尽、实务未兴的尴尬的这两年,这样一本书在市场上究竟会遇到怎样的待遇,确实让人不敢乐观。不过,在阅读了样章之后,我深为作者清新的文笔、流畅的思路和扎实的技术功底所折服,于是请张毅为我引见了这位作者,即本书的作者于渊。 于渊非常年轻,却有着高人一筹的表达能力和技术视野,我觉得他是难得的技术写作人才,就鼓励他在《程序员》杂志开辟了一个技术专栏,专门剖析操作系统相关的技术。一年来这个专栏陆续发表了一系列文章,获得了不少读者的正面反馈。 然而,事实证明,我最初的担忧并不是没有道理的。一年多来,不断有人表达过他们对这样一个题材的不同看法。他们认为,相对于90年代中后期,现在的软件产业已经务实了很多,今天的程序员更关心的是如何尽可能快、尽可能简单地用软件解决实际问题,创造实际价值,在一个既定的秩序中寻找自己的生存空间,而不是异想天开地憧憬能成为Linus Torvalds式的旧秩序的“破坏者”。因此诸如软件过程、开发方法、系统集成、应用架构等“高级”的话题受到关注和欢迎,而诸如操作系统、编译原理之类的基础技术,已经是关心者寥寥了。他们非常怀疑,这样的一本书,对于一线的开发者是否有实际的意义?对于尚在寻找自己职业发展方向的初学者是否构成一种误导?这个问题相当尖锐,必须面对。我想这样一本书,至少在以下几个方面是具有重要的正面意义的。 首先,对于正在大学里学习计算机科学的学生来说,“操作系统原理”是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为了达到大学阶段教育的标准,这方面的知识应当认真学习。一些比较严肃的学校鼓励学生在学习这门课程的同时自己动手开发一个具体而微的操作系统。这种实习对于学生充分掌握书本知识、打下扎实的基本功有非常大的好处。在我认识的比较有成就的开发者中,有不少人自己动手写过小的操作系统,他们认为编写操作系统的实践使他们最终消除了对编写软件系统的心理障碍,实在地消化和理解了书本上的知识,学会了解决问题的思路,收获非常巨大。可惜的是,大部分的学生都没有进行过这样的实践,这主要是因为目前的课本偏重操作系统理论,把大量的笔墨放在对操作系统运行机制的剖析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