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人文社科 > 宗教 >

季羡林讲佛教(插图珍藏本)

2010-02-13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社会出版社 ·页码:295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8月 ·ISBN:7508726847/9787508726847 ·条形码:9787508726847 ·版本:第1版 · ...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季羡林讲佛教(插图珍藏本) 去商家看看
季羡林讲佛教(插图珍藏本) 去商家看看

 季羡林讲佛教(插图珍藏本)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社会出版社
·页码:295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8月
·ISBN:7508726847/9787508726847
·条形码:9787508726847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季羡林讲佛教(插图珍藏本)》汇集了先生关于佛教研究的诸多思论,内容涉及佛教的起源、佛教的教义、佛教创始人的生平及佛教兴起、传播所带来的文化历史发展等。先生的研究,始于语言工作者对语言现象的解读,终于对佛教的评价,以及对佛教在中国历史上和文化史、哲学史上所起作用的实事求是的分析,即研究佛教的意义在于可以清楚地了解印度文化,从而清楚地了解我们自己的哲学史、思想史和文化史的家底。
作者简介 季羡林,1911年8月6日出生于山东省临清市康庄镇。著名的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东方学家、思想家、翻译家、佛学家、作家。他精通12国语言,曾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科院南亚研究所所长。 季羡林先生学术研究领域主要有印度古代语言、中印佛教史、吐火罗文译释、中印文化交流史、比较文学、文艺理论、东方文化、敦煌学、糖史等。主持编纂《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神州文化集成》、《东方文化集成》等大型丛书。出版《季羡林文集》24卷等。此外,季羡林先生还有大量散文、杂文作品问世,风格自成一体,在文学界享有极高声誉,在学术界被誉为“中国东方学奠基人”。北京大学授予他“终身教授”的荣誉称号。
目录
第一讲 我和佛教研究
第二讲 原始佛教的历史起源问题
第三讲 论释迦牟尼
第四讲 商人与佛教
第五讲 浮屠与佛
第六讲 再谈“浮屠”与“佛”
第七讲 原始佛教的语言问题
第八讲 再论原始佛教的语言问题
第九讲 三论原始佛教的语言问题
第十讲 佛经的翻译与翻译组织
第十一讲 法显
第十二讲 中国佛教史上的《六祖坛经》
第十三讲 佛教教义的发展与宗派的形成
第十四讲 佛教对于宋代理学影响之一例
第十五讲 佛教的倒流
……
文摘 第一讲 我和佛教研究
我接触到佛教研究,已经有五十年的历史了。1935年,我到了德国哥廷根,开始学习梵文、巴利文和吐火罗文,算是我研究佛教的滥觞。从那以后,在长达半个世纪的漫长的年代里,不管我的研究对象“杂”到什么程度,我对佛教研究始终锲而不舍,我在这方面的兴趣也始终没有降低。
“你研究佛教是不是想当和尚呀?”有人曾半开玩笑地问过我。我从来没有信过任何宗教,对佛教也不例外。而且我还有一条经验:对世界上的任何宗教,只要认真地用科学方法加以探讨,则会发现它的教义与仪规都有一个历史发展过程,都有其产生根源,都是人制造成的,都是破绽百出、自相矛盾的,有的简直是非常可笑的。因此,研究越深入,则信仰越淡薄。如果一个研究者竟然相信一种宗教,这件事情本身就说明,他的研究不实事求是,不够深入,自欺欺人。佛教当然也是如此。
那么为什么还要研究佛教呢?要想圆满地回答这个问题,应该先解决对佛教评价的问题。马克思主义对宗教的评价是众所周知的,从本质上来看,也是正确的。(参阅赵复三,《中国社会科学》1986年第三期,《究竟怎样认识宗教的本质》)佛教这个宗教当然也包括在里面。但是我感觉到,我们过去对佛教在中国所产生的影响的评价多少有点简单化、片面化的倾向。个别著名的史学家几乎是用谩骂的口吻来谈论佛教。这不是一个好的学风。谩骂不等于战斗,也不等于革命性强,这个真理早为大家所承认,可惜并不为这位史学家所接受。平心而论,佛教既然是一个宗教,宗教的消极方面必然会有。这一点是不能否认的。如果我们说佛教简直浑身是宝,完美无缺,那也不是实事求是的态度。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