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出版社:三联书店 ·页码:158 页 ·出版日期:2005年07月 ·ISBN:7108018551 ·条形码:9787108018557 ·版本:第2版 ·装帧:平装 ·开本: ...
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诺贝尔奖获得者与儿童对话 |
 |
|
 |
诺贝尔奖获得者与儿童对话 |
 |

基本信息·出版社:三联书店
·页码:158 页
·出版日期:2005年07月
·ISBN:7108018551
·条形码:9787108018557
·版本:第2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Pages Per Sheet
内容简介 《诺贝尔奖获得者与儿童对话》内容简介:大问题,小问题,愚蠢的问题,聪明的问题,傻问题,好问题,简单的问题,艰深的问题——整个生命充满了问题。事实上,孩子们总是随随便便就提出最重大的问题,这类问题儿童会提,成年人也会提,假如这不会令成年人感到难堪,儿童们会以为有些事成年人也不知道。孩子们随时随地都会提出这样的问题,光躲闪、反问、玩游戏是不够的。孩子们需要有一个答案,他们有权提问,否则,他们就会在某个时候停止发问。但是,面对这些问题,一般的大人却往往力不从心:或是找不到合适的表达方式,或者干脆不知道答案。这样的大问题,人们最好去问顶尖人物,去问那些必定真正知道这件事情的人,如果事情涉及大问题,那么谁也不会胜过他们。《诺贝尔奖获得者与儿童对话》就是为这样的时刻准备的。《诺贝尔奖获得者与儿童对话》汇聚了全球诺贝尔奖获得者(涉及物理、化学、数学、经济学、生物学、医学、文学、艺术以及政治等领域)在各自的研究范围内回答了由儿童提出的各种问题(比如:“什么是政治”,就由以色列前外长西蒙·佩雷斯,1994年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之一回答)。就象前面提到的,书中那些天真的问题都是一些“大问题”,有些问题可能成年人也未必知道如何回答。这不是一本简单的科普读物或是灌输知识的东西,诺贝尔奖获得者对所有的问题的回答都充满了人文精神。他们告诉孩子如何从生活的感悟中正确地认识、思考我们生活中所发生的事情,鼓励他们的梦想并激发他们去实践。深厚的学识背景和强大的人格力量,使作品极富感染力。该书中译本现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将于六月出版,作为奉献给孩子的礼物。
人之所以是人,第一是因为他提问题,第二则是因为他想回答问题。这本奇妙的书里的问题全都是大大小小的问题,这类问题儿童会提,成年人也会提:地球还会转动多久?为什么有战争?为什么印第安人不知道疼痛?为什么我不能光靠吃炸土豆维持生命?……为了回答这样的问题,人们最好问顶尖人物,去问那些必定真正知道这件事情的人——而诺贝尔奖获得者无疑是合适的人选。
媒体推荐 书评
从好奇心和热情上看,科学家实际上是长大了的孩子。
——中国工程院院士 韦钰
编译一本诺奖获得者答儿童提问的书,实在是别具慧眼,美不胜收,我们可以从中看到,大致上西方的精英们的最好一面是什么样的风景。
——文学家 王蒙
对提问权利的坚持,对真理的热爱和永不枯竭的求知欲,有了这些东西,孩子们就能够成长为拥有内在的富有和尊严的真正的人。
——哲学家 周国平
天真的问题,权威的回答。大人和小孩都值得一读。小孩有“天真的问题”,但常常得不到“权威的回答”;大人有“权威的回答”,但常常想不到“天真的问题”。
——科学哲学家 吴国盛
编辑推荐 为什么1+1=2?为什么有男孩和女孩?我们为什么必须上学?天空为什么是蓝的?……有时候小孩子会突然出其不意地向我们提出一个个问题。 大问题,小问题,愚蠢的问题,聪明的问题,傻问题,好问题,简单的问题,艰深的问题——整个生命充满了问题。能够精妙回答这些问题的人,自然就是诺贝尔奖获得者,因为如果他们不是他们所研究的那个专业的顶尖人物——他们会得诺贝尔奖吗?这是一本供少年儿童阅读的书籍。它也可供成年人阅读——或者供家长与孩子一起阅读。《诺贝尔奖获得者与儿童对话》无论如何值得推荐阅读。
目录 前言
为什么布丁是软的,石头是硬的?
什么是政治?
为什么要有科学家
为什么有贫穷和富裕?
为什么我们不能光吃油炸土豆条?
我们为什么必须上学?
天空为什么是蓝的?
电话是怎么回事?
不久就有两个我么?
为什么会有战争?
为什么印第安人不知道疼痛?
妈妈爸爸为什么必须上班?
究竟是谁发明了戏剧?
空气是什么?
我为什么会生病?
为什么树叶是绿的?
我如何成为诺贝尔获得者?
为什么我忘记一些事情而不忘记另外一些事情?
为什么有男孩和女孩?
地球还会转动多久?
为什么1+1=2?
……
文摘 书摘
为什么1+1=2 ?
恩里科·蓬比里
有一天,我家附近一家小商店的老板想出了一个有趣的主意。他将满满
的一杯糖果放在他的柜台上,并承诺,谁猜中里面有多少块糖果,就把这一
整杯糖果送给谁。由于我是数学家,我当然不愿意只是简单地猜一猜,而是
要找出糖果的精确数目。可是怎么找?我试图用肉眼估计,一块糖果大约有
多大,糖果间的空间多大以及玻璃杯多大。然后我开始计算。但是,可惜我
计算出来的数字,跟大多数其他顾客的数字一样,离正确的数字相去甚远。
我们可以看出一只果盘里放着4个还是5个苹果,但是,如果十几种物品
放在一起,我们就不能同时看出来了。我们更不可能一眼就看出,多少块糖
果装满整只玻璃杯。我们的眼睛同样也不能测定糖块间的距离,精确度达到
毫米之间。只有用专门的仪器才行。所以我所做的糖果数量的测定试验,没
有多大成功的希望。但是它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可以说明我们数学家如何着
手解决一个难题:我们总是要简化一项任务,办法就是,我们把它化为基本
数值和这些数值之间的关系——就糖果而言,就是化为糖果数值、糖果间距
离数值和玻璃杯数值之间的关系。知道了这些数值,人们才能精确地计算出
糖果的数量。
全部数学探讨的就是这样的关系。这在数数时就已经开始了。虽然数数
对于我们来说,是世界上最自然不过的事情,这里面还是有着很重要的原则
。数数究意是什么意思?为什么1+1=2?你这样问我。为了明白这个道理,你
就必须仔细观察,你在数数时做些什么。你如何数玻璃杯里的糖果?你拿一
块出来,把它放在桌上。然后你拿第二块出来,把它放在第一块旁边。如果
现在有人问你,你拿出来几块糖果,你当然回答:两块!在数数时我们在想
像中概括这两块糖果,并说这是两块糖果。所以我们就写1+1=2。
从一个物件向两个物件迈出的这第一步是数数的基础,此后便总是这样
继续进行下去。你又从玻璃杯里拿出来一块糖果,桌上就放着2+1块糖果。
所以我们说“3块糖果”并写2+l=3。所以数数的意思是从一个数向紧挨着的
下一个数前进。这个对数字的原则也可以这样表述:以单位1开始,一边数l
,得2,一边数1,得3,如此等等。我们数学家认为2是1的继数,3是2的继
数,如此等等。因此l+1=2是一个论断,它无非是指2是1的继数。除了继承
原则以外,数数时还有别的基本原理。譬如问题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