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页码:264 页 ·出版日期:2008年07月 ·ISBN:9787301140628 ·条形码:9787301140628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
| 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
地理学教学研究改革与实践 |
 |
|
 |
地理学教学研究改革与实践 |
 |

基本信息·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页码:264 页
·出版日期:2008年07月
·ISBN:9787301140628
·条形码:9787301140628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本书通过从教学改革,本科教学,实验教学,学生篇,等内容介绍地理学教学研究改革与实践。
目录 序
第一部分教学改革
地理学创新型人才培养——理念与改革实践
科学建设旅游专业,培养合格旅游人才——旅游管理专业建设与改革研究培养环境科学综合能力的方法探讨
地理科学下的GIS专业的实践教学研究
第二部分本科教学
地理教学技能培养中的“识”、“行”和“省”
地理教学案例示范库建设的研究
GIS专业本科生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
旅游管理专业自然地理学课程探究式教学的若干问题
在实践中加深人地关系的认识——门头沟人文地理野外实习内容的设计与实践
在旅游管理专业教学中运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教学方法初探
在教与学的互动中实现“授之以渔”——饭店管理本科层面教学方法的思考与实践
在教学中培养大学生学习能力的思考与尝试
信息时代地图学教学改革探索
小组讨论过程中的学生参与性研究——以旅游要素的表示方法为例
谈提高“多媒体技术及应用”教学质量的几点体会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兼谈应用目标导向课程教学方式
时空分异在植物地理教学中运用探讨
生态旅游项目库建设及其案例主导型教学实践浅论教学基本功
面向遥感课程教学改革的实验教学软件设计思想
旅游环境学网络课堂及双语教学设计
旅游管理专业自然地理学(2)探究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完善地理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的一些想法
关于提升旅游管理专业教学质量的探索——以旅游线路设计课程教学为例
地域分异在中国自然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地理学科本科生科研立项实践的几点思考
地理信息系统专业英语交互式课堂教学探讨与研究
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探究式教学设计与实践
网络课程建设的现状、问题和解决途径——以中国地理网络课程建设为例
GIS专业数据结构课程教学方法探索
旅游景区管理教学改革探讨
GIS工程课程教学改革浅谈
第三部分 实验教学
野鸭湖湿地“3S”技术野外综合实习设计
地理专业实习的改革与实践
区域地理野外实习的特色与创新
论野外实习在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课程中的地位与作用——黄山地区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实习设计与应用
旅游管理专业实验教学模式研究
面向不同年级的学习引导型教学质量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重视实践——地质学实验课程建设的探索
理论实践有机结合法:地质地貌课程野外实习的探索与创新
第四部分学生篇
港口对城市发展影响研究——以辽宁营口港为例
遥感融合方法分析与评价
昆玉河水质调查研究
1:10000土地利用现状建库工作之图幅接边方法
Laboratory Report on Case 5
实验报告——案例研究1A
1:10000土地利用现状建库工作
TGIS技术在立体停车场管理中的应用设计
浅谈ArcGIS数字地图拓扑
……
序言 随着国家“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全面实施,本科教育的春天来临了!
在人类所有的创造中,没有任何一项能超越创建大学之举。大学的辉煌,凝聚着师生们的智慧与创造。
本科教育是整个高等教育的重中之重,质量工程的核心是人才培养,关键是本科教学。这本论文集反映了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师生近期在本科教学、教学改革、教学管理等诸多方面的探索和实践,其中不乏真切的直接经验、鲜活的案例和创新的思想,这对于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学改革具有启迪与借鉴意义。
30年前,那个我们记忆犹新的科学春天,开启了一个科学研究的新时代。世纪之初,本科教学与教学改革的春天,期待着师生们更加杰出的创造!
文摘 二、通过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大学阶段的学习是专业定向基础上的学习,需要围绕培养目标和专业特点进行。学生不仅要学习经典的、基础的理论知识,而且要学习本学科的新理论、新技术,了解本门学科的最新成就和发展状态。然而,当前知识更新的速度日新月异,需要学习的知识呈爆炸趋势。知识经济社会对人的要求逐步提高,任何学校、任何教师都不可能使学生学到他终身受用的全部知识。可见,终身学习,不断进取,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因此,加强大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大学生所应具备的重要的学习能力之一。
自学有助于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阅读理解、表述概括、创造性思维等方面的能力。大学生学习课程较多,各门课的授课时间少,需要学生通过自学,广泛涉猎相关的学科知识。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深刻地体会到,兴趣是学生自学的动力,也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基础。因此,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尝试将一些与学科内容相关,也是学生普遍感兴趣的问题作为自学问题留给学生,要求学生通过自学,写出读书报告。
例如:厄尔尼诺事件是一个学生普遍感兴趣的问题,我们要求学生通过自学,完成相关的读书报告。从学生作业完成情况可知,他们在课下阅读专业书籍、期刊杂志,并在网上查询收集大量资料,在自学的过程中接触学术前沿和热点问题。可见,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提高学生自学的积极性,有助于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三、通过加强实习,培养学生的实践、科研能力
实践、科研能力是大学生各种能力的整体显现和实际运用,是大学生学习能力的最终价值体现。学生毕业后不论从事何种工作,实践、科研能力的强弱将影响他们就业竞争力和今后的作为。因此,实践和科研能力是大学生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学习能力,也是培养大学生学习能力的最终目的。在教学实践中,应针对本学科的特点,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提高学生实践、科研能力。
例如:气象观测与分析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讲述观测方法和理论的基础上,更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教学中,我们将学生分成若干观测小组,利用气象园,对主要气象要素进行连续观测,并要求每个小组对观测资料进行分析,写出相关报告。这样做既提高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又深化了学生对气象理论知识的理解,有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伞面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