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特色类别 > 杂志 >

今日美术(2009年2月刊)

2010-02-12 
基本信息·出版社:《今日美术》杂志社 ·页码:151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2月 ·ISBN:19974515 ·条形码:9771997451007 ·ISSN:19974515 ·版本:第 ...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今日美术(2009年2月刊) 去商家看看
今日美术(2009年2月刊) 去商家看看

 今日美术(2009年2月刊)


基本信息·出版社:《今日美术》杂志社
·页码:151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2月
·ISBN:19974515
·条形码:9771997451007
·ISSN:19974515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图书品牌:颂雅风

内容简介 《今日美术(2009年2月刊)》由今日美术馆主办,自2004年创刊起,立足于中国当代文化艺术情境,探讨全球化语境中的一切当代文化艺术现象及其学理,彰显学术、先锋、敏锐的专业气质和实验试错的勇气,已成为牵动世界艺术领域研究与探讨、分享与沟通的强大平台。每一期都包含深度专题研究,对国内外焦点、热点学术话题进行高端剖析,同时,对世界范围内具有先锋实验性质的艺术展览、建筑、设计、音乐、戏剧等最新成就进行追踪探讨与报道,呈现视觉图像的震撼效果。《今日美术》现为季刊,每年四期,出刊时间分别为2月、5月、8月、11月。2009年《今日美术》全新改版为中英双语刊物,国内外同步发行。
编辑推荐 《今日美术(2009年2月刊)》是《今日美术》杂志社编写的,并由《今日美术》杂志社出版。
目录
锐评
第三种心灵——美国艺术家对亚洲的思索,1860—1989
新一代女性影像艺术展
今日美术馆研究专题
女性主义艺术:价值体系·革命性策略·生活方式
女性主义艺术
中国的“女性艺术”——贾方舟访谈
今日美术馆论坛
“意派导论:一个颠覆再现的理论”研讨会

深度评述
繁荣已过,艺术万岁!
中国当代艺术现象的传统根源
社会学前卫与美学前卫:20世纪中国艺术发展中的双重变奏
“后抽象”的过程与批评性艺术
亚洲的隐身现代主义

区域艺术
云南当代艺术的历史和生态

聚焦
印度当代艺术的转变与持续
德国多媒体艺术的光芒与繁衍
拉丁美洲当代艺术新锐
极简主义干预和“建构的情境”

艺术家
马丁·培耶尔:不同的观念
视野

博物馆的隐形特权
乔斯林艺术博物馆的收藏
朴素中的极致建筑
生命?雕塑中的生物形态
半导体:磁电影
银幕表演
麦克奎恩让时尚在废墟中绽放

展讯
合作空间
封面
……
文摘 插图:




多媒体技术早期的发展大多以军事应用为目的,如录像能够控制空中航线,电脑可以更快的破译敌人的代码和计算雷达数据,国际互联网大大改善军事通信。艺术家们敏锐、快速地发觉媒体技术与生俱来的强大力量,并开始探索从媒体的技术革命中撷取养分转化为创作元素或主要媒材。多媒体技术与艺术的结合,促成了多媒体艺术的诞生,如多媒体艺术之父、现代艺术大师白南准所宣告的:“正如拼贴技巧取代了油画一样,阴极射线管将一定取代画布。”多媒体艺术诞生于20世纪,主要包括以计算机、数码技术、录像和胶片技术相结合完成的艺术作品。
20世纪60年代德国多媒体以白南准、沃尔夫.沃斯特(WolfVostell)及沃尔夫.卡伦(WolfKahlen)为代表,以电脑介面及摄影机为媒介进行的艺术创作为主,从而将观众带人到艺术的互动中,缔造了新的艺术表现与创作的可能性。白南准于1963年在瓦伯泰举办的展览《音乐的解说一电子电视》,开拓了德国多媒体艺术的新纪元。其中《林布兰电视》是一组由13个电视屏幕构成的作品,观众可利用一个脚控开关转换画面位置,类似“参与性电视”,另一组电视屏幕则面向地板,拒绝被观看,蕴含对一些公认价值的嘲讽。同年,沃尔夫.沃斯特使用电视机与画布等其他媒材混合拼贴,开启了以影像与电子科技器材为媒介的艺术创作形式.
如何掌握新的媒体科技,破坏并重构它成为20世纪70年代艺术家们的追求,他们将录像媒体创造性与艺术性的实验视为“再造作用(WiederaufbauEffekc)”,并形成新艺术形式的探索一“跨媒材艺术实验”。录像机被艺术家视为身体的延伸,连接真实世界与观念的一个媒材。这一时期德国艺术家布鲁斯.纽曼(BruceNauman)成功地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的艺术创作,大步伐地推动了多媒体艺术发展的进程。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