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河道崩岸与护岸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页码:260 页 ·出版日期:2008年08月 ·ISBN:9787508456515 ·条形码:9787508456515 ·版本:第1版 ·装帧: ...
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长江河道崩岸与护岸 |
 |
|
 |
长江河道崩岸与护岸 |
 |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页码:260 页
·出版日期:2008年08月
·ISBN:9787508456515
·条形码:9787508456515
·版本:第1版
·装帧:精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长江河道崩岸与护岸》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关于长江中下游河道崩岸机理的研究,包括崩岸的基本概念、国内外对崩岸研究的现状与护岸工程技术的发展,崩岸与防治研究的方法和内容,崩岸与河道平面变形的关系及河势控制,崩岸形态分类及影响因素的宏观分析等,并重点就崩岸机理中的水流泥沙运行条件和河床边界条件以及特殊形态——“口袋型”崩窝的成因进行了分析;第二部分是长江中下游护岸工程的研究与实践,在根据护岸工程类型、材料、结构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抛石护岸机理的研究成果和新材料护岸的试验成果,并全面提出长江中下游护岸工程设计的方法和指标,最后又总结了长江中下游护岸工程的经验,并展望发展前景。
《长江河道崩岸与护岸》可供河流研究学者、河道整治工程技术人员和大专院校相关专业师生参考。
目录 序
前言
绪论
1冲积平原河流崩岸的基本概念
1.1冲积平原河流的河漫滩与河岸
1.2河流崩岸现象与河道平面变形的关系
1.3崩岸发生的实质——近岸水流泥沙运动与河床相互作用的结果
1.4崩岸对于河床演变过程的反作用
1.5小结
2长江中下游崩岸与防治研究问题
2.1长江中下游河道崩岸及其影响
2.2崩岸与防治研究综述
2.3长江中下游崩岸与防治综合研究
2.4小结
3长江中下游河道平面变形规律
3.1长江中下游不同河型的平面变形
3.2各类河型中不同河段的平面形态
3.3平面形态与河势控制的关系
3.4小结
4长江中下游崩岸分类及影响因素分析
4.1崩岸形态分类
4.2崩岸影响因素的宏观分析
4.3崩岸影响因素层次分析
4.4小结
5长江河道崩岸机理研究
5.1河型成因、河道形态与平面变形之间的关系
5.2河道崩岸的主导因素——水流泥沙运动条件
5.3河道崩岸的制约因素——河床边界的抗冲性
5.4崩岸在水文年内周期性的变化
5.5长江中下游崩岸的特殊形态——“口袋型”崩窝的成因研究
5.6崩岸过程中岸坡稳定性分析
5.7崩岸预报分析研究
5.8小结
6长江中下游护岸工程概况
6.1护岸工程实施概况
6.2护岸工程在防洪、河势控制和河道整治中的作用
7长江中下游护岸工程类型及布置
7.1护岸工程类型
7.2护岸工程结构及材料
7.3护岸工程布置
8护岸工程技术研究
8.1抛石护岸工程
8.2丁坝(矶头)水流结构和局部冲刷研究
8.3新材料护岸试验研究
8.4小颗粒材料护岸试验研究
8.5柴排护岸工程
8.6三峡工程二期导流明渠防护工程试验研究
9长江中下游护岸工程设计
9.1水上护坡工程
9.2水下护脚工程
9.3丁坝、顺坝护岸工程
9.4崩窝整治设计
10长江中下游护岸工程实践及主要经验
10.1长江中下游护岸工程实践
10.2长江中下游护岸工程经验
10.3长江中下游护岸工程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
序言 长江出南津关峡口以后,进入中下游平原,流经鄂、湘、赣、皖、苏、沪六省(直辖市)注入东海。中下游平原的面积为12.6万km,土地肥沃、人口密集、城市林立、经济发达,是我国的精华地带。中下游河道是沟通我国腹地东、中、西部的黄金水道,岸线寸土寸金。整治好中下游平原河段,保障防洪安全、航道畅通,在两岸城乡一体化,实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目标中,将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建设,中下游堤防已全面整修加固,上游一系列水库正在兴建,三峡水库即将全面发挥作用,以防洪为中心的治江三阶段任务已基本完成。长江水利委员会(简称长江委)的老主任林一山同志及时提出要加强长江中下游河道的治理,将中下游河道建设成为河势合理、河床窄深、安全稳定的黄金水道。实施的途径一个是沙市至武穴刷深河道二个是武穴以下河道堵支并汉,形成相对稳定的单一河槽。这是林老的未竟事业,是对长江委的嘱托。
在林老的领导下,长江委历来非常重视长江中下游河道的崩岸与防护,20世纪70~90年代曾经召开过5届长江中下游护岸工程经验交流会,我都参与并主持了第三、第四、第五届护岸会议。
文摘 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