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教育科技 > 电工技术 >

电气安全工程

2010-02-12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页码:401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6月 ·ISBN:7504578878/9787504578877 ·条形码:9787504578877 ·版本: ...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电气安全工程 去商家看看
电气安全工程 去商家看看

 电气安全工程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页码:401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6月
·ISBN:7504578878/9787504578877
·条形码:9787504578877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全国高校安全工程专业本科规划教材

内容简介 《电气安全工程》共分十章,主要内容有电气安全基础、直接接触电击防护、间接接触电击防护、兼防直接接触电击和间接接触电击的防护措施、电气线路安全、电气设备安全、电气防火防爆、雷电防护、静电防护、电气安全管理。《电气安全工程》是全国高等院校安全工程专业的本科规划教材,也可作为有关工程技术人员和技术管理人员的培训教材。
编辑推荐 《电气安全工程》为全国高校安全工程专业本科规划教材之一。
目录
第一章 电气安全基础
第一节 工业企业供配电
一、电力系统
二、工业企业供电
三、工业企业配电
第二节 电气事故
一、电气事故概要
二、电气事故的类型
三、触电事故的分布规律
第三节 电流对人体的作用
一、人体阻抗
二、电流对人体的作用

第二章 直接接触电击防护
第一节 电击事故的防护准则及措施要求
一、防止电击事故的基本准则
二、防止电击事故的措施要求
三、防止电击事故的措施分类
第二节 绝缘
一、绝缘材料的电气性能
二、绝缘的破坏
三、绝缘检测和绝缘试验
第三节 屏护和间距
一、屏护
二、间距

第三章 间接接触电击防护
第一节 IT系统
一、接地的基本概念
二、IT系统的安全原理
三、保护接地的应用范围
四、接地电阻的确定
五、绝缘监视
第二节 TT系统
一、TT系统的安全原理
二、工作接地
三、TT系统的应用
第三节 TN系统
一、TN系统的安全原理及类别
二、保护接零应满足的要求
三、TN系统速断和限压的要求
四、保护接零的应用范围
五、速断保护元件
第四节 保护导体
一、保护导体的组成
二、保护导体的截面积
三、等电位联结
四、保护导体的安装
五、相—零线回路检测
第五节 接地装置
一、自然接地体和人工接地体
二、接地线
三、接地装置的施工与安装
四、接地体流散电阻的计算
五、接地测量
六、接地装置的检查和维护

第四章 兼防直接接触电击和间接接触电击的防护措施
第一节 特低电压
一、特低电压的区段、限值和特低电压额定值
二、特低电压防护的类型及安全条件
三、SELV和PELV的安全电源、回路配置
四、SELV及PELV特殊要求
五、FELV的辅助要求
六、插头及插座
第二节 剩余电流动作保护
一、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的原理
二、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的分类
三、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的主要技术参数
四、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的应用
第三节 双重绝缘和加强绝缘
一、双重绝缘和加强绝缘的结构
二、双重绝缘和加强绝缘的安全条件
三、不导电环境
第四节 电气隔离
一、电气隔离安全原理
二、电气隔离的安全条件

第五章 电气线路安全
第一节 电气线路的种类和特点
一、架空线路
二、电缆线路
三、室内配电线路
第二节 电气线路常见故障
一、架空线路故障
二、电缆线路故障
第三节 电气线路安全条件
一、导电能力
二、机械强度
三、线路防护
四、导线连接
五、线路管理
第四节 负荷计算
一、设备功率的确定
二、负荷计算
三、单相用电设备计算负荷的折算

第六章 电气设备安全
第一节 电气设备安全基础知识
一、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
二、电工电子设备防触电保护分类
三、用电环境危险性
第二节 常用用电设备安全
一、电动机
二、手持式电动工具安全
三、照明设备安全
四、电焊机
第三节 低压保护电器
一、低压保护电器概述
二、低压断路器
三、低压熔断器
四、保护继电器
五、隔离器与隔离开关
第四节 变配电设备安全
一、变配电所设备构成及其作用
二、电力变压器
三、互感器
四、高压电器
五、电力电容器

第七章 电气防火、防爆
第一节 电气引燃源
一、危险温度
二、电火花和电弧
三、电气装置及电气线路引燃源
第二节 危险物质
一、危险物质的分类及其性能参数
二、危险物质的分级分组
第三节 危险环境
一、爆炸性气体环境
二、爆炸性粉尘环境
三、火灾危险环境
第四节 防爆电气设备和防爆电气线路
一、防爆电气设备
二、防爆电气线路
第五节 电气防火、防爆措施
一、电气火灾爆炸危险的防范措施
二、消防供电
三、电气灭火

第八章 雷电防护
第一节 雷电种类及危害
一、雷电的种类
二、雷电参数
三、雷电的危害
第二节 雷电防护措施
一、防雷分类
二、防雷装置
三、防雷技术措施

第九章 静电防护
第一节 静电的产生及危害
一、静电的产生
二、静电的消散
三、静电的影响因素
四、静电的危害
第二节 静电防护措施
一、静电危险的安全界限
二、静电防护措施

第十章 电气安全管理
第一节 电气安全组织管理
一、管理机构和人员
二、规章制度
三、安全检查
四、安全教育
五、安全资料
第二节 电工安全用具
一、绝缘安全用具及其使用要点
二、电压电流指示器(验电器)及其使用要点
三、登高安全用具及其使用要点
四、临时接地线、遮栏和标示牌
五、安全用具保存与安全试验
第三节 检修安全措施
一、检修安全管理制度
二、检修技术管理措施
第四节 电气安全分析和评价
一、事故树分析
二、安全评价
参考文献
……
序言 在人类的生产活动和日常生活中,由于电能有着便于大规模生产、输送、分配,以及转换方便、价格低廉、容易实现自动控制和信息处理等特殊的优越性,使得它得到了日益广泛的应用。从人类文明发展的角度来说,火的利用,标志着人类摆脱了愚昧时代;铁器的普遍使用,使人类从奴隶社会跨入封建社会;蒸汽机的发明,引发了产业革命的到来;而电能的广泛使用,则开辟了人类向现代物质文明社会发展的新时代;尤其是作为电能在电子技术和信息处理方面应用的典范——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则把人类带入了信息时代。
然而,在人类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历程中,各种危险因素和事故也无时无刻不与人类的生产活动和日常生活如影随形,威胁着人类生命和健康。以电能形式存在的电气危险因素和事故就是其中之一。电气既看不见、又听不到,还嗅不着,不具备直观识别特征,电气危险隐患潜移默化、不易识别;电以接近光速传播,事故的到来一触即发、猝不及防;电气事故的概念抽象性强,致因机理和对策措施分析涉及电气工程理论,深奥难明。正因为此,电气事故的机理及其防范对策研究凸显其重要性和紧迫性。特别是在当今这个科学技术飞速发展、日新月异的时代,电气设备以其无与伦比的方便快捷迅速渗透到生产和生活的方方面面,这就要求人们不但要有效防范各种以往的电气危险,还要学会应对伴随新技术而来的新的电气危险隐患。如何防范各种电气危险因素,消除电气事故隐患的问题已经成为一个具有极为广泛和普遍意义的重要任务和长久课题。由此,造就和发展了安全工程领域这条主干上的一个重要分支——电气安全工程。
电气安全工程作为一门课程,其内容既包括了电气安全科学技术知识,还包括电气安全管理工程知识。本教材侧重技术方面,以电气安全方法和电气危险因素为横纵两条主线,介绍防止电气事故的各种理论和工程技术方法。主要包括各类电气系统的电击危险分析及技术对策、爆炸火灾危险环境的电气引燃源控制、电气设备及线路的危险因素分析及对策、雷电危险及防护对策、静电危害及防护技术以及电气安全管理等内容。
本书所介绍的电气安全相关主要知识,是工程设计人员、企业安全技术或安全管理人员、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评价师、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认证人员、安全咨询师等做好本职工作的必备知识。从这个角度讲,对于未来有志从事安全工程相关工作的在校安全工程相关专业本科生乃至研究生,掌握好本课程相关电气安全核心知识和能力,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本书由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钮英建教授担任主编,负责全书内容的选择、结构设计。全书共十章,第一、二、四、七、八、九章由钮英建编写,第三、五章由沈阳航空工业学院王旭编写,第六、十章由中国劳动关系学院赵秋生编写。钮英建对第三、五、六、十章做了部分修改。
本书由杨有启教授担任主审,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文摘 插图:


低压配电网的绝缘监视多采用三电压表法,是用三只规格相同的电压表来实现的,接线如图3-5所示。配电网对地电压正常时,三相平衡,三只电压表读数均为相电压,当一相接地时,该相电压表读数急剧降低,另两相则显著升高。即使系统没有接地,只是一相或两相对地绝缘显著恶化时,三只电压表也会给出不同的读数,引起工作人员的注意。为了不影响系统中保护接地的可靠性,应当采用高内阻的电压表。
高压配电网的绝缘监视是利用三相五芯柱特种电压互感器实现的,接线如图3-6所示。互感器有两组低压线圈:一组接成星形,供绝缘监视的电压表用;另一组接成开口三角形,开口处接信号继电器K。正常时,三相平衡,三只电压表读数相同,三角形开口处电压为零,信号继电器K不动作。当一相接地或一、两相绝缘明显劣化时,三只电压表出现不同读数,同时三角形开口处出现电压,当电压达到或超过整定值时,信号继电器动作,发出信号。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