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文学 > 传记 >

张居正大传(J)—名人名传系列

2010-02-12 
基本信息·出版社:东方出版社 ·页码:413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3月 ·ISBN:7506033909/9787506033909 ·条形码:9787506033909 ·版本:第1版 ·装帧 ...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张居正大传(J)—名人名传系列 去商家看看
张居正大传(J)—名人名传系列 去商家看看

 张居正大传(J)—名人名传系列


基本信息·出版社:东方出版社
·页码:413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3月
·ISBN:7506033909/9787506033909
·条形码:9787506033909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名人名传系列

内容简介 《张居正大传》主要讲述了:“在写作上,这部传记善于抉择材料、重证据,不忌繁琐、不事谀扬、持论中肯的鲜明特色,既继承、借鉴,而又发展了我国古代传记和西方传记文学的艺术手法,开创了我国传记文学的新体例,使它成为独立的文学样式。”(周捷《毕生心血半世耕耘——记传记文学家朱东润教授》)“朱先生在我国传记文学创作方面的成就及其理论贡献,更具开拓之功而令人难忘。……其四十年代初出版的《张屠正大传》如先生所说,志在‘替中国文学界做一番斩伐荆棘的工作’,其开创之功不可没。其传记文学创作,很有艺术个性而激动人心。”(蒋凡《风骨铮然自成名家——朱东润先生对传记文学的开拓》)
“朱东润先生是著名的古典文学研究专家,同时也是传记文学作家。《张居正大传》是他传记文学的代表性作品。他吸取了西方传记文学的所长,加之他深厚的古文功底,于是他所有的传记文学作品都具有中西合璧的艺术特征。而这部《张居正大传》更是代表了他传记文学的最高成就。”(徐丽梅《名家撰写名人——四大传记热销》)
作者简介 朱东润(1896—1988),江苏泰兴人,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专家、传记文学作家。1913年留学英国伦敦西南学院,新中国成立后曾任复旦大学中文系主任、全国写作学会名誉会长等职,是复旦大学第一批博士生导师之一。其研究领域涉及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古代历史,尤其擅长历史人物传记文学的创作。他善于将中国古代文学与中国历史结合起来研究,注重史料的收集和史实的分析考辨。 著作有《张居正大传》、 《杜甫叙论》、《陆游传》、《陈子龙及其时代》、《中国文学批评史大纲》、《中国文学批评论集》、《中国文学论集》等。
编辑推荐 朱东润是中国第一位用现代方法写作的最重要的传记文学作者。《张居正大传》是中国第一部接近西方传记风格的现代传记,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张居正乃大毁之人:誉之者,推为“圣人”,比其为伊尹、周公;毁之者,贬为“禽兽”,斥其为王莽、朱温。朱东润则合两方面而观,认为其既非伊,周,亦非莽、温、固“禽兽”,亦志不在“圣人”,只是一“爱时代陶熔而同时又想陶熔时代”之人物……
目录

张氏世系表
隆庆、万历十六年间内阁七卿年表
第一章 “荆州张秀才”
第二章 政治生活的开始
第三章 休假三年
第四章 再投入政治漩涡
第五章 内阁中的混斗(上)
第六章 内阁中的混斗(下)
第七章 大政变
第八章 初步的建设(上)
第九章 初步的建设(下)
第十章 第一次打击以后
第十一章 从夺情到归葬
第十二章 元老的成功
第十三章 鞠躬尽瘁
第十四章 尾声
后记
……
序言 二十余年以前,读到鲍斯威尔的《约翰逊博士传》,我开始对于传记文学感觉很大的兴趣,但是对于文学的这个部门,做切实的研讨,只是1939年以来的事。在那一年,我看到一般人对于传记文学的观念还是非常模糊,更谈不到对于这类文学有什么进展,于是决定替中国文学界做一番斩伐荆棘的工作。
宗旨既经决定,便开始研读。除了中国作品以外,对于西方文学,在传记作品方面,我从勃路泰格的《名人传》读到现代作家的著作;在传记理论方面,我从提阿梵特斯的《人格论》读到莫洛亚的《传记综论》。当然,我的能力有限,所在地的书籍也有限,但是我只有尽我的力量在可能范围以内前进。
在这几年以内,陆续写成的《中国传记文学之进展》、《传记文学之前途》、《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达论》、《传记文学与人格》和其他几篇文字发表了,没有发表的也有几篇。除了散篇以外,本拟叙述中国传记文学之趋势,但是因为参考书籍缺乏,只能写定一些纲领,未能完成;完成的只有《八代传记文学述论》一本十余万字的著作。
对于中国传记文学的进展,总算勉强有些认识,但是认识过去,当然不是开导将来。佛家所谓“阅尽他宝。终非己分”,是一句颠扑不破的名言。要想为中国文学努力,专靠称扬古人,叙述故籍,其结果只落得“阅尽他宝”,谈不上继往开来的工作。
文摘 第一章“荆州张秀才”
宋恭帝德祜二年,临安陷落,皇帝成为俘虏。宋代遗臣,立益王是为帝,改元景炎,继续斗争;景炎三年帝星死了,他们再立卫王爵为帝,改元祥兴。整个的斗争,开始向南转进,南宋王朝的根据地,剩得海南岛的一角。是年,文天祥的孤军失败,天祥也成为俘虏。祥兴二年,崖山的斗争又失败了,陆秀夫抱帝昺投海。张世杰还想再立皇帝,重新燃起斗争的火焰,但是惊天动地的风浪,沉灭了这一个民族英雄。南宋王朝的抗元斗争就这样惨痛地结束了,这一年是元世祖至元十六年。
宋王朝倒下去了,元王朝兴起来了。但被压在底层的广大贫苦人民,地位并没有改善,他们过的仍然是被奴役的生活。在中国境内,仍然是只见到荒淫、暴虐、屠杀和灭亡。部分的统治阶级没落了;曾经统治中国三百二十年的宋室,再不能产生一个雄才大略的君主;文天祥、陆秀夫、张世杰的死亡,在士大夫的中间,也喊不出一个百折不回的志士。剩余的只是月泉吟社这一流的诗人,借着“春日田园杂兴”的诗题。流露一点改朝换代的叹息。
整个的中国,便随着上层阶级的没落而没落,四千年的历史,从此便成为统治者脚下的灰尘吗?不会的。和西方传说中的长命鸟一样,中国人民正从毁灭里得到再生。人民的力量是不能摧毁的。统治者的错庸腐朽,替他们自己挖掘坟墓,但是人民大众不会随着垂死的统治者走向灭亡,他们要用自己的力量挣断身上的枷锁,争取生存的权利。他们正准备力量给骑在头上的统治者以狠狠的打击,而他们中间,也正在产生领导人物,领导全人民做斗争。这便是元顺帝以后中国的情态。顺帝至正十一年贩布的徐寿辉起兵,十二年卜士的儿子郭子兴起兵,十三年贩盐的张士诚起兵,十五年白莲会的韩林儿称帝。在这一大群人中,最特出的,一个是皇觉寺的和尚朱元璋,一个是沔阳的渔夫陈友谅。朱元璋把握着最后的胜利,成为明朝的太祖高皇帝。
明太祖起兵,定远人李善长到了军门,只是说,“从此有天有日了”。濠人陆仲亨才十七岁,父母兄弟都死了,他怀着最后的一升麦,躲在草中,惟恐被乱兵搜到,把他送上死亡的境地,恰恰被太祖看见了,太祖喊一声“来呀”,仲亨从此投军。这里看到当时的惨状,和一般人对于这一番动乱的期待。以后善长直做到左丞相,仲亨也成为开国功臣,封吉安侯。有名的功臣里,徐达、汤和是濠人,李文忠是盱眙人,李善长、冯国用、冯胜是定远人,邓愈、胡大海是虹县人。常遇春是怀远人,廖永安是巢县人,他们以外还有许多出身濠州附近的功臣。
……
后记 朱东润(1896-1988),江苏泰兴人,我国现代著名的文学史家、传记文学家。他善于将中国历史与古代文学结合起来研究,注重史料的收集和史实的分析考辨,著有《张居正大传》、 《杜甫叙论》、《陆游传》等传记文字作品,另有《中国文学论集》、《诗三百篇探故》等古典文学论著多种,其《中国文学批评史大纲》是我国最早的文学批评著作之一。
本书严格遵照史实,擷取了明政治家张居正政治生涯中的几件大事。着力表现了张居正作为一个天才政治家的雄才大略,而且揭示了他矛盾复杂的人格和丰富的内心世界。张居正注重制度变革,却又固守祖制;他追求务实政治,不屑道德说教,却又遵循儒学成规;他以振兴天下为己任,却又贪婪地谋求个人私利。在这本书中,作者不囿成见,不拘一格,使张居正这一人物形象具有丰富的文化历史内涵,也使全书增加了浓厚的理性思辨色彩。
鉴于水平有限,在本书的编辑过程中出现的错讹还请广大读者予以斧正。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