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哲学
哲学
宗教
艺术
历史
地理
社科
政治
军事
心理学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人文社科
>
哲学
>
中国人性论史
2010-02-12
市场价:¥39.80卓越价:¥34.40为您节省:5.40元 (86折) VIP 价:¥33.37 SVIP价:¥32.68 ...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中国人性论史
中国人性论史
市场价:
¥39.80
卓越价:¥34.40为您节省:5.40元 (86折)
VIP 价:¥33.37 SVIP价:¥32.68
全场购物免配送费!
现在有货,登录后根据您所在地址,商品的发货时间会有所不同。
3人 评论打分
5 颗星:
(0)
4 颗星:
(1)
3 颗星:
(1)
2 颗星:
(1)
1 颗星:
(0)看全部3篇评论
(3篇用户评论 | 写评论)
商品促销和特殊优惠
每购买由卓越亚马逊提供的1件图书产品合格购物商品,另外购买Office 2007 中文家庭和学生版可享受¥20.00 元的优惠。查看详细条款
最佳组合
购买本商品和 两汉思想史(共3册)
共计价钱:¥
137.80
元
同时购买共计:
¥112.80元
为该商品打分以改善“为我推荐”
登录为该商品打分
已经有了
基本信息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页码:386 页
·出版日期:2005年11月
·ISBN:7561744439
·条形码:9787561744437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内容简介
单说一个“性”字,只训信性字的字义,这是语言学上的问题。我所要叙述的“人性论史”,是叙述在中国文化史中,各家各派,对人的生命的根源、道德的根源的基本看法,这是思想史上的问题。若不先把语言学的观点和思想史的观点,稍加厘清,则在讨论中便无法避免木需要的混乱。
几十年来,中国有些治思想史的人,主张采用“以语言学的观点,解释一个思想史的问题的方法”。其根据系来自西方少数人以为“哲学乃语言之副产品”的一偏之论,以与我国乾嘉学派本流相结托。关于哲学与语言的关系,亦即是思想与语言的关系,乃是互相制约,互相影响的关系,……
作者简介
徐复观,中国新儒学的主要代表人物,其著作《中国人性论史》与唐君毅的《中国哲学原论》(原性篇)湛称是当代这一学术领域中的双壁。这部专门讨论人性论的著作,以人格为中心加以审视,尤其是注重以先哲在自己生命生活中体验所得为根据,把握先秦哲人完整生命体中的内在关连,所以能提要钩玄,要言不烦。
编辑推荐
单说一个“性”字,只训信性字的字义,这是语言学上的问题。我所要叙述的“人性论史”,是叙述在中国文化史中,各家各派,对人的生命的根源、道德的根源的基本看法,这是思想史上的问题。若不先把语言学的观点和思想史的观点,稍加厘清,则在讨论中便无法避免木需要的混乱。
几十年来,中国有些治思想史的人,主张采用“以语言学的观点,解释一个思想史的问题的方法”。其根据系来自西方少数人以为“哲学乃语言之副产品”的一偏之论,以与我国乾嘉学派本流相结托。关于哲学与语言的关系,亦即是思想与语言的关系,乃是互相制约,互相影响的关系,……
目录
序
再版序
序
第一章 生与性——中国人性论史的一个方法上的问题
第二章 周初宗教中人文精神的跃动
一、概述
……
文摘
书摘
第二章周初宗教中人文精神的跃动
一、概述
中国的人性论,发生于人文精神进一步的反省。所以人文精神之出现,为人性论得以成立的前提条件。中国文化,为人文精神的文化,现时固已成为定论。但此处得先提醒一句,中国的人文精神,在以人为中心的这一点上,固然与西方的人文主义相同;但在内容上,却相同的很少,而不可轻相比附。中国的人文精神,并非突然出现,而系经过长期孕育,尤其是经过了神权的精神解放而来的。
人类文化,都是从宗教开始,中国也不例外。但是文化形成一种明确而合理的观念,因而与人类行为以提高向上的影响力量,则须发展到有某程度的自觉性。宗教可以诱发人的自觉;但原始宗教,常常是由对天灾人祸的恐怖情绪而来的原始性地对神秘之力的皈依,并不能表示何种自觉的意义。即在高度发展的宗教中,也因人、因时代之不同,而可成为人地自觉的助力;也可成为人地自觉的障碍。从遗留到现在的殷代铜器来看,中国文化,到殷代已经有了很长的历史,完成了相当高度地发达。但从甲骨文中,可以看出殷人的精神生活,还未脱离原始状态;他们的宗教,还是原始性地宗教。当时他们的行为,似乎是通过卜辞而完全决定于外在的神——祖宗神、自然神及上帝。周人的贡献,便是在传统的宗教生活中,注入了自觉的精神;把文化在器物方面的成就,提升而为观念方面的展开,以启发中国道德地人文精神的建立。以下试略加申述。
二、周初文化的系属问题
近来谈殷周文化关系的人,我觉得有两点偏见。第一点,忽视了殷代文化,是经过了长期发展的结果,于是认为殷代的上帝,是部落的宗神;而周人所称的上帝,乃是以殷人的宗神为自己的宗神。第二点,一方面强调中国古代文化与中近东的关系,好像古代的文化交流,比现在还容易。但另一方面却忽视殷代的“帝国地”性质,忽视了周人自述的“革命”的意义,更忽视了殷周的世系是同出于帝喾,而把殷周看作先是两个互不相干,后来却互相敌对的两个文化系统不同的部族。甚至许多人把周对般的革命,看作是历史上野蛮民族,征服了有高度文化的民族之一例。这些说法,并不是有什么新地证据足以推翻传统地论点,只不过是受了不完全地世界古代史的知识的暗示,无形中把它当作中国古代史的可靠地格局,因而在现成材料中随意拣取一部分,作附会的解释。周公在殷遗民前强调“殷革夏命”,以证明周革殷命之为正当;由此可知周未取殷之前,固承认殷之政权系由天所命,亦即系天之代……
P10-11
查看更多
下一篇
本文网址:
https://www.reader8.net/book/20100212/325030.html
读书人精选
热点排行
历史.八年级 第一学期(试用本)(附光盘)
生活中的逻辑学+技术哲学讲演录+外国文学
时间的种子
海德格尔现象学美学研究
李泽厚对话集·八十年代
空空之外
毕淑敏关于人生的沉思:我很重要、我的人
走进乾坤的门户
方洲新概念:小故事大道理(中学版)(畅销1
审辩式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