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人文社科 > 军事 >

知识军事

2010-02-12 
基本信息·出版社:军事科学出版社 ·页码:259 页 ·出版日期:2002年04月 ·ISBN:7801375289 ·条形码:9787801375285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 ...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知识军事 去商家看看
知识军事 去商家看看

 知识军事


基本信息·出版社:军事科学出版社
·页码:259 页
·出版日期:2002年04月
·ISBN:7801375289
·条形码:9787801375285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该书分上、中、下三篇。上篇、知识军事蓝图:内容包括知识军事的概念、特征、形成与发展;中篇、知识军事效应:分别论述了知识军事与战争、与武器装备、与体制编制、与军事理论,以及与军队管理的关系;下篇、知识军事大计:内容涉及知识建军、科技强军发展战略、科技练兵、军事理论研究等方面。
目录
上篇 知识军事蓝图
第一章 知识军事的概念
知识概述
知识军事的内涵
第二章 知识军事的特征
全球化
知识化
信息化
第三章 知识军事的形成与发展
知识军事是社会发展的产物
知识军事是高新技术群出现的必然结果
知识军事是信息化时代的产物
知识军事是知识在战争中的全面运用
知识军事随知识的发展、传播、创新而发展

中篇 知识军事效应
第四章 知识军事与战争
知识军事影响战争的性质
知识军事影响战争的形态
知识军事影响战争的样式
知识军事影响作战指挥
知识军事影响作战效能
第五章 知识军事与武器装备
知识带动武器装备的发展
知识军事使武器装备信息化、智能化
第六章 知识军事与体制编制
结构一体
规模小型
编组灵活
功能多样
比例科学
第七章 知识军事与军事理论
知识军事对现行军事理论的影响
知识军事冲击整个军事理论体系
知识军事使军事理论研究出现许多新特点
知识军事使军事理论研究面临许多新要求
第八章 知识军事与军事人员
知识是军事人才开启未来大门的钥匙
知识军事时代的军官是“学位”军官
知识军事时代的士兵是知识化士兵
知识化军人应具备的素质
第九章 知识军事与军队管理
定义知识管理
知识管理理念
知识管理特点
知识管理手段
知识管理方法

下篇 知识军事大计
第十章 吹响知识建军的号角
确立打赢信息化战争的观念,积极探索信息作战的制胜决策
确立新的人一机结合决策观念,大力发展和建设指挥决策支持系统
确立新的指挥时效观念,不断提高适应信息作战的能力
确立新的指挥保障观念,进一步增强作战指挥保障能力
确立新的人才观念,致力培养适应未来作战的高素质人才群体
第十一章 确定科技强军发展战略
科技强军的大背景
世界主要国家的做法
从世界军事革命中把握我军科技强军的脉搏
我军科技强军的基本思路
第十二章 选择科技练兵之路
在知识军事的大潮中推进军事训练发展
科技练兵的着眼点
科技练兵的基本要求
第十三章 把准军事理论研究的脉搏
科学:军事理论研究的生命
系统:军事理论发展的动力
创新:军事理论研究的主旋律
第十四章 打牢素质教育的基础
知识军事教育的基本特征——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的地位作用
素质教育的重心——院校教育
第十五章 构建创新机制
创新的基本特征
创新的一般程序
知识的流动是创新的关键
美军进行创新的一些具体做法
结束语:别掉入知识军事的陷阱
后记
……
文摘 在网络化战场,后勤保障方式将转变为网络化保障,即把信息、后勤部队和运输手段融为一体,利用自动化补给网络系统跟踪监测作战部队对各种物资的动态要求,并将所需物资和勤务及时、准确地送到全球作战中的各战略、战役和战术单位。网络化保障的核心思想是实施精确的保障,这包括在适当的时间输送适当的物资到适当的地点。这种保障,可以是区域性的,也可以是全球性的。因为市场的国际化,这种保障可以是远程保障,也可以是就地取“材”。
  由于网络化战场的部队更多的是采取分散兵力、集中火力的方式作战,因此传统方式的后勤补给更加困难,仅仅依靠改善运输手段将难以满足网络化战场的需要。因此,要在全战场建立一个四通八达的网络,通过网络,后勤部门不但可以了解前方的物资消耗情况,而且可以找出最短的运输路线和最快的运输手段,不仅如此,后勤部门还可随时协调作战部队周围的后勤补给基地,在周围的国际化市场采购物资,对其实施通用物资的补给。在物资从工厂到散兵坑、航母、空军基地运输的过程中,由于嵌人了信息装置,因此,在运输过程中受到了全程监控,当运输的目的地发生改变时,对信息装置输人相应的信息,则物资的运输计划也作出相应的变化。这就是所谓的“全资产可见性”,只有在知识军事时代,实施网络化保障,才能做到“连一个螺丝钉都算得清清楚楚”。
  在知识军事时代,实施网络化保障,军民结合将更加紧密,军队后勤部门在减少库存的同时,可直接通过网络寻找民用资源。民间机构通过网络也可更加清楚地了解部队的需要,从而为部队提供精确的后勤保障。
后记 就在“知识军事”还在“不识庐山真面目”之时,笔者敢于揭开其面纱,实乃初生牛犊不怕虎。
  1998年初,就在国内外学者掀起研究知识经济的热潮时,我有幸进人国防大学学习。凭借优越的学习条件,我也开始思考知识军事的有关问题。此时,军内的许多学者也开始了对知识军事的研究,1999年《解放军报》还为此开辟了专栏,发表了大量的研究文章。后来,我调到出版社工作,只能为他人做“嫁衣”了。由于工作很忙,平时只能收集一些资料,在心中构思写作思路。2000年下半年,在社长黄龙保同志的关怀下,才腾出一点时间开始整理资料、拟制写作提纲。为了尽快成书,邀请了军事科学院研究生部正在攻读博士学位的何明远同志参加了写作。经过一年多的辛勤耕耘,终于完成了初稿。之后,又在许多同志的帮助下,数易其稿,今天总算与读者见面了。
  书虽然是出版了,但此书对“知识军事”的研究还是非常肤浅的,而且这肤浅的研究成果也是在吸收了军内学者大量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形成的。因此,对关心本书出版的军事科学出版社,对参与了“知识军事”研究的学者们,在此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