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出版社:大象出版社 ·页码:199 页 ·出版日期:2006年11月 ·ISBN:7534744156 ·条形码:9787534744150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 ...
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从菩萨蛮到沁园春:公元十世纪前后中国文人的生存状态 |
 |
|
 |
从菩萨蛮到沁园春:公元十世纪前后中国文人的生存状态 |
 |

基本信息·出版社:大象出版社
·页码:199 页
·出版日期:2006年11月
·ISBN:7534744156
·条形码:9787534744150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内容简介 词牌作为中华文明特有的文化符号,包涵着丰富的文化信息和美的张力。本书以词牌为线索,引线穿珠,串起与之关联的人物故事、逸闻佳话、名作佳构,通过对词之创作背景、心理的挖掘,力图呈现出唐、五代乃至两宋文人的生存状态。
词兴于唐而盛于宋,是一种可以配乐歌唱的诗。在我国传统的文学样式中,词与汉赋、唐诗、元曲并称于世,是宋代文学的主要代表形式。词在起源、发展、创造过程中,由于文人、歌女的积极参与,产生了大量脍炙人口的名篇佳制,留下了许多趣味盎然的风流佳话,又有人据此加以整理,或述其故实,或臧否创作优劣得失,这就形成了隽永的笔记体散文——词话。《从菩萨蛮到沁园春》可以看作是这一形式的延续。与之不同的是,后者是具有现代批评意识的学术类文化随笔。
词牌作为中华文明特有的文化符号,包涵着丰富的文化信息和美的张力。本书以词牌为线索,引线穿珠,串起与之关联的人物故事、逸闻佳话、名作佳构,通过对词之创作背景、心理的挖掘,力图呈现出唐、五代乃至两宋文人的生存状态,这种尝试是有益的,该书对于我们考察公元十世纪前后身逢乱世的知识分子的心态不无参考意义。在重现这些生活场景、生存状态过程中,作者还探讨了当时社会的经济、思想状况如何影响了词的文学样式、审美风格、创作特点,并反过来进一步影响文人士大夫的价值取向,如《满江红》之于爱国情怀,《更漏子》之于思妇闺情,等等,作者在书中都作了详细的论述。
作者简介 周伟励,男,1953年11月生于广西梧州。诗人,资深出版家,曾策划过《素
质教育在美国》等图书,反响极大。现供职于广东某出版社。
个人博客:http://zhouweili1953.blogcn.com
编辑推荐 词牌作为中华文明特有的文化符号,包涵着丰富的文化信息和美的张力。本书以词牌为线索,引线穿珠,串起与之关联的人物故事、逸闻佳话、名作佳构,通过对词之创作背景、心理的挖掘,力图呈现出唐、五代乃至两宋文人的生存状态。
词兴于唐而盛于宋,是一种可以配乐歌唱的诗。在我国传统的文学样式中,词与汉赋、唐诗、元曲并称于世,是宋代文学的主要代表形式。词在起源、发展、创造过程中,由于文人、歌女的积极参与,产生了大量脍炙人口的名篇佳制,留下了许多趣味盎然的风流佳话,又有人据此加以整理,或述其故实,或臧否创作优劣得失,这就形成了隽永的笔记体散文——词话。《从菩萨蛮到沁园春》可以看作是这一形式的延续。与之不同的是,后者是具有现代批评意识的学术类文化随笔。
词牌作为中华文明特有的文化符号,包涵着丰富的文化信息和美的张力。本书以词牌为线索,引线穿珠,串起与之关联的人物故事、逸闻佳话、名作佳构,通过对词之创作背景、心理的挖掘,力图呈现出唐、五代乃至两宋文人的生存状态,这种尝试是有益的,该书对于我们考察公元十世纪前后身逢乱世的知识分子的心态不无参考意义。在重现这些生活场景、生存状态过程中,作者还探讨了当时社会的经济、思想状况如何影响了词的文学样式、审美风格、创作特点,并反过来进一步影响文人士大夫的价值取向,如《满江红》之于爱国情怀,《更漏子》之于思妇闺情,等等,作者在书中都作了详细的论述。
目录 序
风流的岁月(代自序)
菩萨蛮
更漏子
杨柳枝
女冠子
……
文摘 书摘
天空中飘洒着稠密的细雨,绵软的风从杨柳梢头吹来,轻轻地拂拭着水
村山郭的宁静明丽,牛背上的牧童短笛明亮而悠扬,飘荡在满眼凄迷的绿色
中,孤独的乌篷船停泊在古老的枫桥下,倾听千年不变的钟声,望江楼上的
美丽女子红袖飞舞,召唤着万千征帆中一颗颗漂?自的心——江南永远是中
国文人一个温柔绮丽的梦。
白居易来了,带着北方的沉重,带着时代给他的创痛。
822年,五十岁的白居易上疏唐穆宗论河北用兵事,不听;有感于国政
日非,朋党倾轧,战乱频起,民生益困,乃求外任,旋出任杭州刺史。白氏
在任上短短的两年间,挖城中六井,以供百姓饮用;修筑湖堤,蓄水防旱,
使濒湖千余顷良田无凶年之忧——“唯留一湖水,与汝救凶年”,白居易在
任满离杭前所写的《别州民》,颇为自负地道出了自己这一政绩然而,白居
易留给杭州最宝贵的财富,也许并不是几口水井,不是一段湖堤,不是救凶
年的湖水,而是那些清新优美的诗篇,那些脍炙人口的诗句: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钱塘湖春行》)
湖上春来似画图,乱峰围绕水平铺。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
。碧毯线头抽早稻,青罗裙带展新蒲。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
(《春题湖上》)
白居易为杭州西湖写下了世上最美的诗,杭州西湖也因此成为天下最美
的湖。
西湖的美是典型的江南之美,美丽的西湖是江南的象征符号。
江南绝美的景色以及远离政治中心的宁静,与北方的战乱纷扰形成了巨
大的反差,白居易徜徉于江南的绿水青山之间,疲惫的身心得以稍稍歇息,
种种失意与烦恼得以暂且忘却,因此,他才能够写下如此美丽的诗歌。
白居易放着好好的京官中书舍人不当,来到江南当地方官,他的心情一
定是万分无奈的。他面对的是一个混乱不堪的朝廷:皇帝是宦官手上的木偶
甚至是砧上的鱼肉,牛僧孺与李德裕这两个家伙为着各自的利益与恩怨斗得
死去活来,手握重兵的藩镇们在不断地制造着年复一年的战乱……他的心里
一定是这样想的:既然无法改变现状,既然无力回天,躲总是可以的吧!如
果要躲,江南应该是个不错的地方。
822年,距离“甘露之变”尚有十三年。835年,宰相李训等人与风翔节
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