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中天使:5·12汶川大地震医疗救援纪实
基本信息·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页码:123 页 ·出版日期:2008年10月 ·ISBN:7117106182/9787117106184 ·条形码:9787117106184 ·版本:第1版 · ...
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震中天使:5·12汶川大地震医疗救援纪实 |
 |
|
 |
震中天使:5·12汶川大地震医疗救援纪实 |
 |

基本信息·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页码:123 页
·出版日期:2008年10月
·ISBN:7117106182/9787117106184
·条形码:9787117106184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5月16日,一封邮件躺在了编辑的邮箱里,是人民医院转发过来的。他们派出的医生写回了战地日记,打开看看,心里惊了一下,印象中不苟言笑的医生们竟然有这么好的文笔,这么丰富的情感。打开邮箱,这样的邮件还不只一封,有来自条件相对好些的绵阳的,也有来自震中汶川的。于是决定在报纸上开始连载,栏目叫震中天使,专门用来刊登抗震一线医护人员眼中的震区。
目录 武警总医院
再坚持一会儿你的父母在等你
别怕让我拉住你的手
等我能动了 一定到北京去感谢你们
七天了她第一次开口说话
一定要坚强请相信叔叔阿姨们
扎营“宝地”歇息之前先赶猪
阿姨这里太危险您快出去
有你们在我一定挺得住
电视里的妈妈
4小时便登上了救灾专机
哭声雨声鞭炮声声声凄惨
告诫队员要经常“向上看”
澡不能洗睡也难安稳
一包压缩饼干传了三个组
住进“狗窝”终于睡舒展了
北医三院
4名医生两天做了300台手术
家乡 余震在继续爱更在继续
我们的车怎么成了“绕”字头
道别时老病号流泪了
来不及擦干泪水就做了一名志愿者
三天汽笛声准时响起
中英医生 同台手术
住进宾馆心里很愧疚
北京佑安医院
两双布鞋成都妈妈一片心
亲情家书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我庆幸一条生命被留在人间
一位医生在救灾第一线的15天日记
我要替全班考大学请你们一定治好我
总理你就像一位亲切的兄长
这一刻我是如此的无力
爸爸你才给我打了两次电话
只要灾区需要我们会留下
相识相知患难与共
北京军区总医院
躺在操场上的同学天堂安息
生命之桥从北京连向什邡
60里山路藏族汉子真情相送
少将院长一名“上战场的兵”
望着突击队员的背影将军泪眼蒙咙
解放军第二炮兵总医院
伤好了我也要去救人
生命在“废墟手术室”延续
余震不断大家都已“习惯”了
这么长时间 真没想到哥哥能生还
手术在四道手电光下进行
北川和瘟疫赛跑
有了这个小医院我们可以安心救人了
北京天坛医院
余震中开颅手术成功完成
灾后第七天收下三个“最”
医院里建起“战地病历”
保证手术零死亡!
空军总医院
大雨中生死转送在进行
身后山石倾泻而下
伤口中一条条蛆虫在蠕动
身后滚石腾起蘑菇云
抗震第一线家书抵万金
灾难带不走孩子的笑声
七尺男儿禁不住泪流满面
北京宣武医院
给我最爱的女儿
脑出血的她一直默默地流泪
解放军总医院
网络会诊 院士救下北川幸存者
他的后半生不能靠双拐支撑
89岁院士第四次走上抗震一线
北京安定医院
心会跟爱一起走
孩子不是你的错
课桌一角涂改液写下“救命”
大姐您需要我们帮忙吗
其实她也很恐惧
四只手连成一颗“心”
我们有个约定
北京积水潭医院
我是地震孤儿肩负着唐山的嘱托
北京朝阳医院
爸爸我想对您说
爸爸放心我挺乖的
孩子叔叔一定带上你
北京来的“换药师”
北京博爱医院
我又看到蓝天了
解放军302医院
到灾区第二天他的母亲去世了
北京望京医院
手术在最大余震中继续
如果我回不来队长按顺序接任
北京东直门医院
坚强的臂膀取代了牵引床
等回去了 我一定要开个骨科
请战申请 自德阳前线发回
手机遭遇短信“强震”
……
序言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8.0级特大地震.举世震惊,而那一天,恰恰也是护士节,白衣天使们的节日。当晚,国家救援队到达都江堰,其中22名队员来自武警总医院。
5月13.日,北京派出的第一批医疗队也出发了,目的地是震区第一线。此后,“我们医院也出发了”,“我们的第三批队员已经走了”,这样的消息不断传到报社。北京有多少家医院派出了医疗队,有多少人去了灾区,没有人统计,恐怕也统计不过来。只知道,队伍中有普通的医生、护士,也有院长、副院长等专家,甚至是年过八旬的老院士。
5月16日,一封邮件躺在了编辑的邮箱里,是人民医院转发过来的。他们派出的医生写回了战地日记,打开看看,心里惊了一下,印象中不苟言笑的医生们竟然有这么好的文笔,这么丰富的情感。打开邮箱,这样的邮件还不只一封,有来自条件相对好些的绵阳的,也有来自震中汶川的。于是决定在报纸上开始连载,栏目叫震中天使,专门用来刊登抗震一线医护人员眼中的震区。
对于报纸来说,版面总是有限的,每天1500字已是极限,而收到的文字,却是版面所呈现的两倍、三倍。
“我们给他们出本书吧!”每天忍痛删稿的编辑们提议。是的,的确是忍痛。“我们正在翻越夹金山,路不通,只能翻山了,很冷,大家穿得很少,队里有些女孩子已经发烧了。”
文摘 一定要坚强请相信叔叔阿姨们
5月13日凌晨3时,饱受地震摧残的都江堰聚源镇.一片黑暗、一片狼藉、一片凄凉、一片泥泞……不断降下的大雨让都江堰这个著名的旅游城市陷入了更深的孤寂中。路边.身心俱疲的群众神情木然地望着这从天而降的灾难,泪流满面……
就在此时,我们这支身着橘红色服装的队伍来到了他们的身旁,灾后的小镇被这生命的颜色点亮了。除了我们医院的22名全科医护专家外,这支专业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还包括北京军区某集团军工兵团的150名官兵和国家地震局的专家。
本来,我们只是途经此处,目的地是震中汶川。但看到眼前的惨状,指挥部I临时决定改变救援计划:一边沿途搜救,一边向震中前进。
顾不上片刻休整,所有队员就立即投入到与时间抢夺生命的战斗中。作为医疗队队长,我先将队员们分为4个组.分别赶到受灾最重的聚源镇中学、都江堰中医院、都江堰新建小学和一幢居民楼实施救援。
在镇里,聚源镇中学受损最为严重,6层高的教学楼里一共有18个班级的1200余名师生。在地震发生时,强烈的震撼令楼房齐刷刷地倒塌,成吨的楼板落下,将正在楼里上课的师生全部压在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