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学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页码:340 页 ·出版日期:2002年09月 ·ISBN:9787810665179 ·条形码:9787810665179 ·版本:第1版 ·装帧: ...
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畜牧学 |
 |
|
 |
畜牧学 |
 |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页码:340 页
·出版日期:2002年09月
·ISBN:9787810665179
·条形码:9787810665179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
内容简介 《畜牧学》是研究家畜育种、繁殖、饲养、管理、防病防疫,以及草地建设、畜产品加工和畜牧经营管理等相关领域的综合性学科。畜牧学的内容大体包括基础理论和各论两大部分,前者是以家畜生理、生化、解剖、遗传等学科为基础,研究家畜良种繁育、营养需要、饲养管理和环境卫生等基本原理;后者则在上列学科的基础上,分别研究牛、羊、兔、猪、禽等畜禽的具体饲养技术、饲料生产技术、畜产品深加工与产品开发技术,以及经营管理方法等。
编辑推荐 《畜牧学》: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
目录 第一章 饲料营养物质及其营养价值评定
第一节 动物对饲料的消化
一、动物消化道结构及消化特点
二、动物对饲料的消化方式
三、饲料养分的可消化性
第二节 饲料中主要营养成分及其营养功能
一、水与动物营养
二、蛋白质与动物营养
三、碳水化合物与动物营养
四、脂肪与动物营养
五、矿物质与动物营养
六、维生素与动物营养
七、饲料的能量价值
思考题
第二章 饲养标准与动物营养需要
第一节 饲养标准与营养需要的含义
第二节 动物的维持营养需要
一、维持需要的概念和意义
二、动物对各种养分的需要
第三节 动物生长育肥的营养需要
一、动物生长育肥的能量需要
二、动物生长育肥的蛋白质需要
三、动物生长育肥的矿物质元素需要
四、动物生长育肥的维生素需要
第四节 动物繁殖的营养需要
一、繁殖母畜的营养需要
二、种公畜的营养需要
第五节 泌乳动物的营养需要
一、泌乳动物的能量需要
二、泌乳动物的蛋白质需要
三、泌乳动物的矿物质需要
四、泌乳动物的维生素需要
第六节 产毛动物的营养需要
一、营养对产毛的影响
二、产毛动物的能量需要
三、产毛动物的蛋白质需要
四、产毛动物的矿物质和维生素的需要
第七节 产蛋禽类的营养需要
一、产蛋禽类的能量需要
二、产蛋禽类的蛋白质需要
三、产蛋禽类的矿物质需要
四、产蛋禽类的维生素需要
思考题
第三章 饲料营养特性评价与饲料加工调制
第一节 饲料的分类
第二节 饲料的营养价值
一、粗饲料及其营养特性
二、青绿饲料及其营养特性
三、青贮饲料及其营养特性
四、能量饲料及其营养特性
五、蛋白质饲料及其营养特性评述
第三节 各类饲料的加工与调制
一、饲料加工调制的必要性
二、饲料加工调制的一般方法
三、粗饲料的加工调制技术四、青贮饲料的加工调制技术
五、能量饲料的加工调制技术
第四节 配合饲料
一、配合饲料的概念
二、配合饲料的优越性
三、配合饲料的种类
思考题
第四章 家畜育种
第一节 家畜的品种
一、品种及相关知识概述
二、品种的分类
三、品种资源的保存和利用
四、引种与风土驯化
三、品种资源的保存和利用
四、引种与风土驯化
第二节 畜禽的生长发育
一、生长发育的概念
二、生长发育的测定和计算
三、影响生长发育的主要因素
第三节 家畜外形与生长性能评定
一、家畜外形的一般要求
二、不同用途家畜的外形特点
三、家畜的生产性能
第四节 家畜的选种与选配
一、家畜的选种
二、家畜的选配
第五节 品种选育与品系繁育
一、本品种选育
二、品系繁育
三、杂交育种
第六节 杂种优势利用
一、杂交亲本种群的选优与提纯
二、杂交亲本的选择
三、杂交效果的估测
四、配合力测定
五、杂交方式
六、杂种的培育
第七节 生物技术在育种中的应用
一、数量性状的标记辅助选择
二、转基因动物
思考题
第五章 家畜繁殖
第一节 家畜生殖器官及其功能
一、公畜生殖器官及其功能
二、母畜生殖器官及其功能
第二节 家畜的生殖生理特点
一、生殖激素
二、公畜的生殖机能
三、母畜的生殖机能
四、受精与妊娠
五、分娩与护理
第三节 家畜的繁殖技术
一、发情鉴定
二、人工授精
三、同期发情
四、排卵控制
五、诱发发情
六、诱发分娩
第四节 胚胎工程技术
一、胚胎移植
二、体外生产胚胎
三、胚胎克隆
四、性别鉴定
五、胚胎融合与胚胎嵌合
六、转基因技术
思考题
第六章 家畜环境控制与防疫卫生
第一节 温热环境
一、温热因素
二、温热因素的综合作用
三、温热因素与畜禽体热调节
第二节 畜舍内环境的改善与控制
一、畜舍建筑材料、基本结构及其应用
二、畜舍的形式
三、畜舍的保温隔热设计
四、畜舍内的有害物质及其消除措施
五、畜舍的通风换气
六、畜舍的采光与照明
第三节 畜牧场的设置与场内布局
一、畜牧场场址的选择
二、畜牧场分区规划和建筑物合理布局
三、畜牧场的卫生设施
第四节 畜牧场环境保护与卫生监测
一、畜牧场的环境污染
二、畜禽废弃物的处理与消除污染
……
第七章 牧草生产与草地管理
第八章 畜产品加工
第九章 畜牧经营管理
第十章 动物生产技术
……
序言 畜牧业是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畜牧业与农业有着互相依存、相互促进的辩证关系。一个国家畜牧业在农业中的比重和人民对畜产品的占有量,被看做是一个国家的发达程度和衡量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腾飞,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畜产品的需求日益加大;充分利用我国畜产资源,大力发展我国畜牧业,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的要求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另一方面,面对加入WTO后的全球经济一体化,我国畜牧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严峻的挑战,如何进一步应用现代科技成果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改善产品质量,以及加大畜产品深加工的研究与开发力度,拓宽销售渠道,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推动我国畜牧业产业化发展,将是我国畜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所面对的重大课题。
近十余年来,随着家畜遗传育种与繁殖技术、家畜营养与饲养技术、家畜环境与生态科学、畜产品深加工技术及高新生物工程技术等学科的进展,以及新技术在畜牧生产中的广泛应用,畜牧生产有了巨大飞跃,家畜生产力和畜产品商品率有了很大提高,这些成绩的取得,是畜牧生产各个环节紧密联系、综合发展的结果。
畜牧学是研究家畜育种、繁殖、饲养、管理、防病防疫,以及草地建设、畜产品加工和畜牧经营管理等相关领域的综合性学科。畜牧学的内容大体包括基础理论和各论两大部分,前者是以家畜生理、生化、解剖、遗传等学科为基础,研究家畜良种繁育、营养需要、饲养管理和环境卫生等基本原理;后者则在上列学科的基础上,分别研究牛、羊、兔、猪、禽等畜禽的具体饲养技术、饲料生产技术、畜产品深加工与产品开发技术,以及经营管理方法等。
作为非畜牧专业的学生,通过上述两大部分的学习,可以从整体上了解畜牧业生产的主要环节及关键技术,从而对畜牧业形成一个全面而系统的认识。
学习畜牧学的目的在于“农、林、牧、草”紧密结合,在不断促进生态恢复的前提下,利用现代科技成果改善各个生产环节,充分发挥畜禽的生产潜力,提高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并大力开展畜产品的深加工与“名、特、优”品牌产品的开发,增加畜产品附加值,增强其国内、国际市场竞争能力,以适应加人WTO后国际市场的要求,保证畜牧业生产的顺利进行和可持续发展。
文摘 插图:

第一章 饲料营养物质及其营养价值评定
动物为了生存、生长和繁衍后代,必须从外界环境中摄取食物,动物采食的食物被称为饲料。一切能被动物采食、消化、吸收和利用,并对动物无毒、无害的可饲物质,都可以作为动物的饲料。在饲料中,凡能被动物用以维持生命、生产畜产品的物质,称为营养物质,简称养分。动物摄取、消化、吸收、利用饲料中的营养物质,形成畜产品的一系列化学、物理及生理变化的生命活动,都是动物营养学研究的范畴。
第一节 动物对饲料的消化
一、动物消化道结构及消化特点
动物采食饲料并从中获得所需要的营养物质,但饲料中的营养物质一般不能直接进入动物的体内,必须在其消化道内经过物理、化学和微生物的消化作用后,才能被吸收和利用。饲料在动物体内被消化的程度是养分能否充分利用的关键,了解动物的消化生理过程有助于对饲料营养价值的评定和制定提高饲料利用效率的技术措施。这一点在生产实践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各类动物对饲料中养分的消化、吸收和利用的整个过程受其消化道解剖结构和生理特点的影响。根据消化道的组成、结构和功能的不同,可将动物分为非反刍动物、反刍动物和禽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