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源诸诠集都序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州古籍出版社 ·页码:279 页 ·出版日期:2008年01月 ·ISBN:9787534827679 ·条形码:9787534827679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
| 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
禅源诸诠集都序 |
 |
|
 |
禅源诸诠集都序 |
 |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州古籍出版社
·页码:279 页
·出版日期:2008年01月
·ISBN:9787534827679
·条形码:9787534827679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中国禅宗典籍丛刊
内容简介 《禅源诸诠集都序》是对宗密所撰《禅源诸诠集都序》、《中华传心地禅门师资承袭图》、《圆觉经大疏钞》卷三之下“第八修证门”和《圆觉经略疏钞》卷四“第八修证门”的校释。宗密是唐代著名的佛教宗师,既是禅宗荷泽系的第五代传人,又是华严宗的五祖。在上述四部著疏中,宗密对于唐代禅宗发展状况作了整体的概括,并对各派的禅法特色进行了总结和评价,既为我们了解唐代禅宗提供了宝贵的历史资料,又反映了宗密本人的禅宗史观。
目录 插图:

……
序言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佛教和道教鼎足而立,是三个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它们在相互排斥的同时又相互吸收,共同丰富和发展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佛教本是从印度传来的外来宗教,然而它在中国这块辽阔丰饶的具有悠久历史文化的国土上传播,经过漫长岁月,已经与中国传统文化和宗教习俗密切结合,演变成中国的民族的主要的宗教。隋唐时期具有民族特色的佛教宗派的创立,标志着佛教中国化历程的基本结束,此后进入中国佛教的持续发展时期。在这些佛教宗派中,天台宗、华严宗和禅宗是最富有民族特色的宗派。在它们的蕴含深刻哲学思辨内容的教义理论中,有说色空、色心和体用相即的宇宙存在论,有论善恶、净染的心性论,有讲出世不离世间的修行解脱论,有用以沟通色空、色心和体用的“不二”的方法论??这些教义理论在中国历史文化,特别在哲学思想领域都产生过极为深远的影响。研究中国历史文化,研究中国哲学思想都离不开对佛教的考察和研究。这早已成为人们的共识。
文摘 一、底本为《大正藏》本,即源于元代大德七年( 1303)雪堂普仁的刻本。二、对校版本为镰田茂雄校译本所依据的万历四年(1576)刊本(略称为镰田校译本)。三、参考的版本有宇井伯寿译注本(岩波文库,1939年第一次印刷,1994年第三次印刷),《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中的标点本(底本依金陵刻经处本,略称为选编标点本)、金陵刻经处影印本、《中华大藏经》所依据的永乐北藏刊本。四、本文的校释主要包括对原文的标点、分段、校勘、文字的注释。底本中错、漏、衍处,在文中予以更正,在校释中加以说明
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