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若思想史
基本信息·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页码:85 页 ·出版日期:2006年07月 ·ISBN:753254236X ·条形码:9787532542369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 ...
| 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
般若思想史 |
 |
|
 |
般若思想史 |
 |

基本信息·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页码:85 页
·出版日期:2006年07月
·ISBN:753254236X
·条形码:9787532542369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0开 Pages Per Sheet
·丛书名:觉群佛学译丛
内容简介 本书作者山口益先生精通梵、藏以及汉文,以深厚拘语言学功底研究印度中观、唯识两派论书的原典文献,在国际佛教学研究领域有极其广泛的影响。山口先生一生著述颇丰,如《世亲之成业论》、《佛教思想入门》、《西藏语之系统》、《印度文化史》、《中边分别论释疏》、《月称造中论释》、《中观佛教论考》、《世亲唯识的原典解明》、《般若思想史》等等。
译者在山口先生众多著作中之所以首先择取《般若思想史》介绍给中文读者,其理由主要有三:一是《般若思想史》的部头虽然不大,但它却是山口先生在深入研究原典文献的基础上旨在揭示印度中观和唯识两派思想之内涵的总结性著作。二是山口先生将此著冠以《般若思想史》的名称,其用意极深,即这是一种从学术的角度试图通过“般若”理念打破中观、唯识及如来藏思想间壁垒的极其有意义的尝试。三是山口先生《般若思想史》中从历史实践的角度就如来藏思想的产生背景做了深入的深讨,并从《究竟一乘宝性论》中挖掘出“缘起即是如来藏”的核心思想,换言之,在他看来,《究竟一乘宝性论》中提及的“如来藏”一词指的就是“缘起”,这对于解决近二十多年来国际上围绕“如来藏思想”所发生的种种争端有着极其重要的参考价值。
本书由十章构成。根据各章阐述问题的不同,描述方式也不尽相同。前三章对于整本书而言相当于序论部分,因为必须在这里阐明各种观点,以备第四章以后之用。
编辑推荐 本书作者山口益先生精通梵、藏以及汉文,以深厚拘语言学功底研究印度中观、唯识两派论书的原典文献,在国际佛教学研究领域有极其广泛的影响。山口先生一生著述颇丰,如《世亲之成业论》、《佛教思想入门》、《西藏语之系统》、《印度文化史》、《中边分别论释疏》、《月称造中论释》、《中观佛教论考》、《世亲唯识的原典解明》、《般若思想史》等等。译者在山口先生众多著作中之所以首先择取《般若思想史》介绍给中文读者,其理由主要有三:一是《般若思想史》的部头虽然不大,但它却是山口先生在深入研究原典文献的基础上旨在揭示印度中观和唯识两派思想之内涵的总结性著作。二是山口先生将此著冠以《般若思想史》的名称,其用意极深,即这是一种从学术的角度试图通过“般若”理念打破中观、唯识及如来藏思想间壁垒的极其有意义的尝试。三是山口先生《般若思想史》中从历史实践的角度就如来藏思想的产生背景做了深入的深讨,并从《究竟一乘宝性论》中挖掘出“缘起即是如来藏”的核心思想,换言之,在他看来,《究竟一乘宝性论》中提及的“如来藏”一词指的就是“缘起”,这对于解央近二十多年来国际上围绕“如来藏思想”所发生的种种争端有着极其重要的参考价值。
目录 总序
译者序
作者序
第一章 印度古代精神文化的轮廓
第二章 佛陀及其觉证
——十二因缘和四圣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