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页码:208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3月 ·ISBN:9787509511619 ·条形码:9787509511619 ·版本:第1版 ·装帧: ...
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后美元经济时代:透析金融海啸后的全球经济新格局 |
 |
|
 |
后美元经济时代:透析金融海啸后的全球经济新格局 |
 |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页码:208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3月
·ISBN:9787509511619
·条形码:9787509511619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后美元新经济时代》讲述在华尔街一直坚守着丛林法则,实行弱肉强食。任何华尔街大户出现问题,就会遭到狼群分尸的残酷命运。如果美国股市持续动荡,任何银行都有倒闭的危机。
世纪金融风暴改变了华尔街的制度和营业方式。在证券业高坐盟主宝座的投资银行在华尔街消失是最明显的转变,见证了世纪金融风暴的冲击。
未来几年,美国要全力对抗金融海啸引起的经济衰退,甚至大萧条,又要从房市泡沫中复苏过来,就在这个时候,大量美国人到了退休年龄又失掉了退休金。
提起后美国时代的新经济秩序,很多人立即想到欧元区会成为新的国际盟主。很可惜,这种事情不会发生,至少不会在2008年或者其后几年发生。美国出现严重经济问题时,欧盟的经济问题可能更严重。
2008年10月,金融海啸影响最猛烈的时候,中国最大的商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在美国纽约开设分行。该行是1991年以来,第二家在美国开设分行的中资银行。在此之前几天,招商银行纽约分行刚刚开业;建设银行也在计划到美国开设分行。
中国的经济体系并非完全向外开放,反过来说,外国市场,尤其是欧美金融市场,对中国是完全开放的。中国金融业在2008年金融海啸中,除了没有受到像欧洲那样的直接冲击之外,还得到了向外扩大影响力的机会。
作者简介 作者杨卫隆,香港著名财经专家,现长居美国,拥有多年的金融专业从业经历,以令人震惊的经济预测精准性而著称,与财经畅销书《货币战争》作者宋鸿兵等一起,被誉为“杰出的中国民间经济学家”。
作者的多本金融财经畅销书如《大国衰落——沦陷的美国经济》、《大崩盘:次贷扭曲的世界》等,均雄踞各大书店金融丛书畅销榜。
编辑推荐 一场空前绝后的金融战争,令华尔街哀鸿遍野,一触即溃!谁是背后的始作俑者?华尔街背后的“精英们”从金融海啸中赢取了多少暴利?下一个崛起的超级大国,将如何挑战美国和世界?后美元时代的来临,何以成为我们千载难逢的投资良机?《后美元新经济时代》将告诉你这一切!
专业书评 华尔街金融体系的崩解,标志着美国经济霸权的终结
世界新经济秩序的开始,也就是新的投资策略的开始!
──香港财经书第一畅销作家 杨卫隆
金钱没有祖国,金融家不知道何为爱国和高尚,他们的唯一目的就是获得。
──法国著名军事家、政治家 拿破仑
费解的金融品、迟钝的监管者、神经质的投资者,这就是21世纪第一场金融危机所包含的全部内容。
──IMF首席经济学家、哈佛大学教授 罗格弗
通过连续的通货膨胀,政府可以秘密地、不为人知地剥夺人民的财富,在使用多数人贫穷的过程中,却使少数人暴富。
──西方经济学鼻祖 凯恩斯
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就像皇帝的新装。之所以看不见,是因为本来就不存在的。信息总是不充分的,市场总是不完全的,也就是说市场总是不具有受约束的帕累托效率的。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约瑟夫?斯蒂格利茨
只有当潮水褪去时,我们才能发现到底是谁在裸泳。
──著名投资家、企业家 巴菲特
最重要的是品德。因为金钱买不到品德。一个我不能信任的人,即使他以整个基督教世界的一切做抵押,也不可能从我这里借走一分钱。
──摩根公司创始人、金融寡头 J.P.摩根
目录 致内地读者
序
前言
花旗救市秘辛
第一章:华尔街明日之后
第1节:资本主义世界的圣殿——华尔街
第2节:华尔街评论员
第3节:华尔街大户CEO捞金实录
第4节:弱肉强食的华尔街
第5节:AIG = All Is Gone
第6节:利益冲突
第7节:银行和基金不择手段
第8节:管理不善
美国两房
华尔街小故事——骗人的电钮
第9节:华尔街的小圈子交际
第10节:影子内阁
第11节:投资顾问
第二章:世纪金融海啸
第1节:来势汹涌有如海啸
第2节:花旗的观音开库
第3节:见好就收
第4节:货币市场基金
第5节:美国梦
第6节:杠杆比率太高
第7节:投资银行末日
金融小故事——花旗寿星婆自轰
第8节:最坏时机
第9节:美国政府用人不当
第10节:美国政府为何要救市
第11节:社会进步=放弃工业?
第12节:企业愈大愈好
第13节:降息的魔咒
第三章:细数金融海啸
第1节:央行降息
第2节:市场恐慌
第3节:信换证券市价
第4节:次贷证券和它闯的祸
第5节:大市见底
第6节:经济衰退
第7节:金融海啸的起因是什么
第8节:庸官的错
第9节:美国民意
第10节:盲目信奉美国金融制度
第11节:放宽监管条例
第四章:金融海啸日后的发展
第1节:保尔森与伯南克
第2节:香港财政官员
第3节:香港股市去向
第4节:台湾与内地股市
第5节:香港房市
第6节:金融海啸的淘金机会
第7节:次贷证券
第8节:10月股灾对金融海啸的启示
第五章:后美国时代的新经济秩序
第1节:亚洲金融机构扩张
金融小故事——存贷危机
第2节:日本沦陷
金融小故事——御手洗
第3节:美国的财经信誉
金融小故事——1万美元的破坏
第4节:中华美利坚
第5节:中国威胁论
第6节:美国的全球战略
第7节:中国的高速成长
第8节:中国如何吸引人才
第9节:欧元区的经济情况
欧元区仍在扩展
欧洲的银行业
第10节:新经济目标
第11节:天然资源
第六章:中国经济新形势的崛起
第1节:金融海啸对中国长远发展有利
第2节:经济情况改变军事形势
第3节:2009年中国经济情况预测
第4节:金融海啸中的中国投资策略和时机
第5节:如何避免投资失利
第6节:最好的投资
附录:另类经济研究
……
文摘 2008年金融海啸的起因表面上是滥发信贷的次贷风暴,里面的真正原因其实是美国在过去几十年轻视生产、崇尚消费的社会问题。到了2000年之后,美国的进口是出口的近两倍;美国人每赚100元,就要花掉107元;美国的经济活动之中,有70%是内需;财政赤字和贸易赤字长期得不到解决,2008年10月,美国国债突破10万亿美元。这样的恶况能够长时间维持,还有赖于各国对美国金融制度的盲目信奉。
美国、欧洲和日本的情况都是差不多,不重视生产,甚至不事生产。除了举债之外,这些国家在经济上的生存之道是将钱搬来搬去,即名为海外投资或者商品交易的经济活动,甚至明目张胆地操控商品和原材料价格。不客气地说,这样做其实就是掠夺别人的劳动成果。本来,这些事体现的是资本主义的本质,活在资本主义世界就得接受。可是,美国人发现,只要有人买债券,每借1块钱出去,就能够创造1块钱的财富,于是,如此美妙的不劳而获的经济活动迅速大行其道起来。贪婪令这些发达国家滥发信贷,大量创造有如海市蜃楼的财富,那就是次贷风暴的根源。这样的滥发信贷,总有一天要停下来,那时就是信贷紧缩了,紧接着就会是经济萧条。
到了经济大萧条的边缘,美国人还没有从不劳而获的美梦中醒来,反而趁着美国总统大选,推动减税和退税等消费政策,又注资银行体系,放松银根,企图继续以借贷为生,无疑会让美国经济更加泥足深陷。
金融海啸对经济的打击
金融海啸对经济的打击有两个方面:金融业和市场消费。
大家可能会奇怪,为何新车上市两年就要换款式。属于中产阶层的美国人买车,通常只用两年,因为用了两年再卖出去,旧车的价钱会较高。因为汽车和时装一样,有时流行体形巨大的多用途休闲车,有时流行小巧的大马力跑车,因此车厂也跟着这样的市场节奏,为每款汽车订立每两年推出新车的计划。由于汽车是美国人生活的一部分,甚至以汽车作为身份象征。美国人借钱把性能良好的汽车换掉是常有的事情。
可是,这样的挥霍到了2008年终于因为经济环境恶劣和信贷紧缩的双重打击而停了下来。首当其冲的自然是大量出口汽车到美国的国家,例如日本、韩国和德国。以往一直畅销美国的日本汽车在2008年9月出现了史无前例的超过30%销量的跌幅。除了汽车分销商大量倒闭之外,日本的汽车工业也受到了影响。
昂贵的消费品,例如1000美元以上一件的时装,名师设计的首饰等等都出现了严重滞销。欧洲和日本原本主要走高档路线,现在吃尽苦头,倒闭之声不绝。
中国出口到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