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文学 > 散文 >

用梦想化妆

2010-02-11 
基本信息·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页码:303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9月 ·ISBN:9787563384280 ·条形码:9787563384280 ·版本:第1版 ·装帧: ...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用梦想化妆 去商家看看
用梦想化妆 去商家看看

 用梦想化妆


基本信息·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页码:303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9月
·ISBN:9787563384280
·条形码:9787563384280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深南丛书

内容简介 《用梦想化妆》内容简介:吧凳之高耸,表情是轻。吊椅之摇晃,表情是松。沙发的表情是忘却。餐椅不免一副催人前倾的姿态,因食物在桌上。摇椅养尊处优,较沙发大有过之。唇形沙发的诉求较为暖昧,不是轻易坐得上去的。现代设计已令椅子成为一个世界,令人忘却臀部而欲问:它是坐的吗?
作者简介 王绍培,男,生于武汉。1982年夏毕业于武汉大学哲学系。现居深 圳。媒体人。近些年的文字,多见于深圳媒体。
编辑推荐 《用梦想化妆》:深南丛书
目录
辑一 椅子的表情
椅子的表情
狗一样的年代
人性的小母鸡
生活就是反刍
我们每天司空见惯的事物
真正的生活
最后的权利
失去速度的风
下午
死之冥想
倾听寂静
略说寒冷
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
在而并不属于
海上游轮
爱上热忱
跟虚无拔河
两千年并不远
正午的草地
雨天记忆
猫与狗与鼠

辑二 暴力的撒娇
近善的粹华已经过去
先离开水的气泡
存在就是“胃”感知
暴力的撒娇
暴力:美学以及利益
美学的暴政:从缠足到断腿
不在场的道德
烧开一壶水
渐变中的婚姻革命
“反应正确”与潜规则
“爱国足球”与“喂奶生活
2008年的桥
可能性的稻草
潜意识之心安
情感生活的维生素
由“虚拟人”说开去
“不沾锅”的赢家
找最不像的作为代表
竭力成为一个“个人
刘翔的“绝世好臀
节约型社会与人才身价
狂妄是一个人的资产
偶像并未黄昏
狼之为文人偶像
分众与文化
在虚拟中疏离
“超迷”与“儒迷
“上下结构”与两种儒学
祭孔不过一台戏
裹脚布不必复兴
文化遗产与江陵端午祭
中医是什么
游内乡县衙有感
基本好的城市
一点点脏,一点点错
关于“宜居城市
街道总体命名之可疑
长城的造价是多少
筑高台以威诸侯
“无摊城市”或“城市美学”
什么被“拆啦”
只有建筑的奇观长存
国际化的浮肿
终于肤浅成为霸权
过甚其词的推论
咖啡或茶
“以难题为工作对象”
延宕在下结论之前
遇事每问“合法性”
泛政治化的淡出
真实是逼出来的
调侃中的身份认同
好奇心使人看下去
正确的东西最终会取胜

辑三 用梦想化妆
颠覆靓女
快即不乐
关于“舞者
青春“欲”女
社交工具
性的辩证法
奇理斯玛
蝴蝶是裸体的
用梦想化妆
弹钢琴与弹棉花
明星的婚配
空无一人
甘于局外
玉碎
有关LV
隐私的窥探
绯闻的,太绯闻的
绯闻的再生产
身体写作与写到身体
谁是艺术家
坎普即好笑
四点时装及牌式通缉令
流行的今典
眼泪是复杂的语汇
……
辑四 给意义做减法
辑五 漫长的努力
后记
……
文摘 自己只是在而不属于吧。每个人似乎都有自己属于的一部分。每个人都不愿意轻易地跟别人交换这一部分。但是我,对于我自己,我是一个滑行者,即使我在某一点上,我也知道不属于这一点。一个其实并不热衷旅游的人,也可能在骨子是一个人生的游客。
那些渴望归属的人,那些效忠他们的归属的人,那些一定要在归属中找到心安的感觉的人,跟我有微妙的差异。
不管怎么说,我已经滑过了那个江边城市的B街,滑过了一处河流纵横的农村。现在我在这个叫深圳的城市滑行。即使我长久地居住在这个属于深圳的S村,这跟我有什么关系呢?或者我偶尔出没在那座43层高的大楼,那又跟我有什么关系呢?我不属于这里的原因是,已经没有一个现实的地方是我愿意属于它的了。我正好是根据我不愿意从属的这一古怪情绪,接受了我曾经面对和将要面对的现实。
有时候会陷入一阵轻微的茫然。所谓“轻微的茫然”就是几乎意识不到茫然,仅仅是一阵大脑的空白:没有想望,没有情绪,没有感觉,也没有不安。身边的所有事物如此司空见惯。窗外的景致无非是楼房、树木和天空,从某个固定的角度,已经看过数千次。室内的一切更是熟悉,即使有时把这间小小的书房想象为驾驶舱,依然不能说服自己,它真的就是驾驶舱。到底不是那种能够哄骗自己的艺术家。
在日常的生活里,是重复之后的无尽重复制造了牢狱。犯人在刚刚进入监狱的时候无疑会有兴奋感,因为说起来那也是一种新生活。因此,一个犯人真正体验到监狱的存在,不是在意识中,而是在生理上或者说情绪上。牢狱并不一定取决于铁丝网、高墙、岗哨……这些外在的特征,而被牢狱所囚禁的当然也并非只有犯人。
我们往往不是思想的犯人,而是神经的犯人。我们可以轻易地改变思想,但未必能够轻易地改变神经系统发出的信号。倦怠就是倦怠,那种并非身体的而是神经的倦怠。心理学上有所谓的“韦伯定律”——神经对于刺激的反应趋向于越来越麻木,因为这个定律,赏心悦目的美人和触目惊心的丑女最后总是在我们的感觉中相差无几,这真是视觉的公平。这也就是“审美疲劳”——因为电影《手机》而成为陈词滥调,而较为有意思的例子是王小波写过的,一个美国的驻俄国大使,积年累月地陪人观赏《天鹅湖》,直至《天鹅湖》成为他的梦魇。
热衷旅游的人应该比一般人更喜新厌旧。到一个新的地方去,或许就像放风,甚至于像出狱。一切人生的变动之中都包含着神经方面的隐秘的理由——人的神经类型当然很不一样。有些忍耐力不够的人在生活
……
后记 因为供职于媒体的缘故,自然会写下一堆文字。其中部分是命题作文,部分则是过去在深圳一些报刊上的专栏文章。我之作文,恐怕被逼的成分更多些,试过能够不写的话,真的就可以不着一字。不过一个人当然不能完全按照自己的欲望来行事,比如王宝宝同学觉得自己的最大梦想就是天天能够睡懒觉,但她最后还是得按时起床,干点自己其实并不是那么喜欢的事情。
我因此有时不免会说我写的这些文字都是垃圾。直到某天某人忽然大哉问:那干吗还要写,干吗写了还结集出版呢?而且,干吗还要浪费纸张破坏环保?所以,无论是谦虚还是表明自己多么有自知之明,都不能没有一点点分寸——盖因为一篇文章虽然由某人写就,但完成则是很多人一起参与的事情,其中也包括表示了欣赏或是异议的陌生读者——作者按说没有代替读者表态的权利。
所以,有机会把过去的一些文字收罗到一本小册子里,我也还是老实不客气地不打算放弃。在这个几乎人人都是作者,不少人还是优秀作者的年代里,舞文弄墨不再是一件可以带来光荣或者虚荣的事情。我欣赏Y君的出书态度:悄悄地出书,打枪的不要。但我还是情不自禁地违背了这个低调原则,我在自己门庭冷落车马稀的博客一我称之为“某某某的菜园”一一里预告了这个有可能发生的事情,邀约了几个菜园的游客写一点有可能像序言的文字,结果导致他们勉为其难地写了一批表扬稿,把一些有价值的批评意见统统包装成几乎无法觉察的含沙射影——好在我虽然老眼已经昏花,但老头还没有完全晕掉。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