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教育科技 > 医学 >

食物是最好的药:细说国家卫生部推荐的87种药食两用食物

2010-02-11 
基本信息·出版社:金城出版社 ·页码:280 页 ·出版日期:2010年03月 ·ISBN:9787802512658 ·条形码:9787802512658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 ...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食物是最好的药:细说国家卫生部推荐的87种药食两用食物 去商家看看
食物是最好的药:细说国家卫生部推荐的87种药食两用食物 去商家看看

 食物是最好的药:细说国家卫生部推荐的87种药食两用食物


基本信息·出版社:金城出版社
·页码:280 页
·出版日期:2010年03月
·ISBN:9787802512658
·条形码:9787802512658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食物是最好的药:细说国家卫生部推荐的87种药食两用食物》内容简介:神农尝百草的传说,是“药食同源”的最早缘起,人类通过试用、口尝,然后相互分享经验,累积数代人的实践和智慧,渐渐认识了自然界的食物和药物。药物与食物的共同点是都可以用来防治疾病。但不可忽视的是,药物虽然作用强,但一般不会经常吃;食物虽然作用弱,却天天都离不了。
2002年2月,国家下发了《卫生部关于进一步规范保健食品原料管理的通知》,其中涉及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名单,共87种。这些物品,常被人们作为食物食用,又兼具很高的药用价值。
如果您能粗略地掌握它们的功能,并加以运用,相信这些原本有着峻烈外衣的药食两用之品,会像润物的春雨一样给人的身心无穷的能量和营养,滋养我们的身体。
作者简介 李蔓荻,中药学硕士,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现为北京中医药大学教师。发表中医药和中医养生等方面科普文章百余篇,已出版著作有《健康滋补系列丛书》(包括《素炖补100锅》、《汤补100锅》、《粥补100锅》、《月子补100锅》)、《家常饮食宜忌》、《中医是本故事书》和《中华茶饮养生大全》等。
靳婷,北京联合大学中医药学院中医临床专业本科毕业,学士学位。从事医疗、保健相关媒体编辑工作十余年,出版有《会吃的宝宝最聪明》等著作。
编辑推荐 《食物是最好的药:细说国家卫生部推荐的87种药食两用食物》有300余种家用美食谱,近千种治病良方,告诉你不生病的养生智慧。
《食物是最好的药:细说国家卫生部推荐的87种药食两用食物》使用办法
1.翻阅式读法。如果您是一位刚刚接触中医养生和药食两用之品的读者,可随意翻开此书,取任意一种食物进行详读,培养您的兴趣。
2.逐字阅读法。如果您不仅有兴趣,还抱着增知益智、祛病健体的目的,请认真逐字阅读,真正学会药食两用,从而呵护您和家人的美好人生。
3.索引式读法。如果您需要一些食疗验方或保健食谱,请直接翻看“常见病食疗验方索引”和“身体机能保健食谱索引”,按照标注的页码进行查找。
目录
第一篇话说药食同源
话说药食同源
话说饮食调理
话说“药补不如食补”
话说药食两用
学会药食两用,呵护美好人生

第二篇 细说国家卫生部推荐的87种药食两用食物
植物类(花、果实、根茎、全草、皮、叶、种子、其他)
1 花类(共7种)
白扁豆花——消暑化湿功同扁豆
代代花——三世同堂的香花
丁香——古代的口香糖
槐花(附:槐米)——凉血要药
金银花——药铺小神仙
菊花——药中圣贤
2 果实类(共23种)
八角茴香——能治冷气及诸疝痛的调味料
大枣(附:酸枣、黑枣)——天然的维生素丸
佛手——形异香清的果中仙品
覆盆子——风靡全球的黄金水果
枸杞子——轻身却老的上品
黑胡椒——在黑色时尚中大行其道
花椒——涂壁凝香汉宫中
罗汉果——凉茶铺里的甜中药
麦茅——女性乳房的“益友”
木瓜——强筋壮骨之要药
青果——肺胃之果
桑椹——21世纪的最佳保健果品
沙棘——维生素宝库
砂仁——醒脾调胃又安胎
山楂——解酸消食有兼功
乌梅——有“五止”之功的良药
香橼——可药可香的橘品
小茴香——能治寒疝的香料
益智仁——温脾肾的良药
余甘子——减肥美容的南方奇果
栀子——形似酒杯的清热药
枳椇子——解酒良药
紫苏籽——消痰顺气之良剂
3 叶类(共3种)
荷叶——减肥消暑荷香馔
桑叶——健身益寿的“至宝丹”
紫苏——善解鱼蟹毒
4 种子类(共19种)
白扁豆——健脾化湿消暑良药
白果——公孙树结银杏果
赤小豆——擅消水肿的“心之谷”
刀豆——温中止呃胜于柿蒂
榧子——天然驱虫美食
黑萝麻——平民的滋补佳品
黄芥子——辛辣的调味酱料
火麻仁——延年益寿的佳品
决明子——明目通便千里光
莱菔子——三钱换个红顶子
莲子——清香可口入莲馔
胖大海——润肺通便的护嗓药
芡实——水中的珍馐佳蔬
肉豆蔻——脾家瑞气
酸枣仁——养心安神治失眠
桃仁——活血祛瘀又止咳
杏仁(甜、苦)——美容、抗癌的平喘要药
薏苡仁——抗癌治疣的“粮药”
郁李仁——润燥滑肠治便秘
5 根茎类(共13种)
白芷——古代的美容药
百合——益肺抗癌解秋燥
甘草——能调和诸药的“国老
高良姜——温中散寒止胃痛
葛根——补益丰胸的药材
黄精——仙人之余粮
生姜(附:干姜)——常食生姜御百邪
桔梗-著名的“狗宝咸菜
山药——平补佳品
鲜白茅根——止血良药
鲜芦根——不花钱的退热药
薤白——能治胸痹的野蒜
玉竹——滋阴润肺善养生
6 全草类(共9种)
薄荷——清凉美食
淡竹叶——清心除烦的治暑良药
藿香——除湿而能醒脾
菊苣——走入大众餐桌的时尚特菜
马齿苋——天然抗生素
蒲公英——至贱而有大功
香薷——夏月麻黄,治暑首药
小蓟——止血良药
鱼腥草——风味独特的大路野菜
7 皮类(共4种)
8 其他类(共3种)
动物类(共6种)
附录
索引
参考文献
……
文摘 第一篇 话说药食同源
话说药食同源
对于生活在现今科技高度发达、物质极其丰富的社会的人们来说,古老的中医理论和方法几乎淡出视野。然而,随着人们对自然的崇尚和回归,传统的中医学,尤其是中医的饮食养生理论再一次焕发出它不可掩盖的光芒。人们对食物的关注,也从亘古蛮荒、茹毛饮血时代的果腹充饥,上升到当下既追求食物的色、香、味、美,更注重食之有益。
中医讲究“药食同源”。大家都知道神农尝百草的传说,《淮南子·修务训》上说神农“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当此之时,一日而遇七十毒”。知避就,就是懂得百草的基本性能及有毒无毒,可见神农时代药与食不分,无毒者可就,有毒者当避。因此,很多学者也把这看作是中医的一个重要思想——“药食同源”的最早缘起。自燧人氏之后,人类学会了用火,开始进入熟食时代,烹调加工技术逐渐发展起来,食物与药物开始有了分化。
《黄帝内经》是现存最早的中医典籍,它创立了食物五味的概念、与五脏相关的理论、食物五类的划分原则以及药食配制的原则与禁忌。《黄帝内经·素问·六节脏象论》指出:“地食人以五味”,“五味入口,藏于肠胃。味有所藏,以养五气,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五味,这里主要指食物。食物也和药物一样,具有辛、酸、甘、苦、咸五味,它们与五脏有着相应的关系。也就是说,五谷(麦、黍、稷、稻、豆)与五畜(鸡、羊、牛、马、彘)均有其性味特点,分别与五脏功能相关,比如《素问·金匮真言论》上说:“东方青色,入通于肝,开窍于目,藏精于肝……其味酸……其畜鸡,其谷麦。”中医理论认为,相应性味的畜谷对脏腑具有促进和维护作用。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