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人文社科 > 军事 >

孙子兵法教程

2010-02-11 
基本信息·出版社:军事科学出版社 ·页码:463 页 ·出版日期:2007年10月 ·ISBN:7802371163/9787802371163 ·条形码:9787802371163 ·版本:第1版 · ...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孙子兵法教程 去商家看看
孙子兵法教程 去商家看看

 孙子兵法教程


基本信息·出版社:军事科学出版社
·页码:463 页
·出版日期:2007年10月
·ISBN:7802371163/9787802371163
·条形码:9787802371163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通过《(孙子兵法)教程》,反映当代研究和应用《孙子兵法》最新成果,把孙武的主要思想观点和知识融在古今的应用实例之中加以领会;再着力把《孙子兵法》中的思想引入当代其他学科领域,探索其影响。尽管探索是初步的,但愿这初步探索会成为读者今后探索的引玉之砖。以上所述,不仅是对书名的解释,也应是这《(孙子兵法)教程》的基本特色。愿此书能为广大青年读者学习《孙子兵法》尽微薄之力。
目录
第一部分 《孙子兵法》原文
第一章 《孙子兵法》原文

第二部分 孙武兵学理论的思想渊源及其应用

第二章 《孙子兵法》的根柢与成就概述
一、孙子的出生及其历史时代背景
二、孙武军事思想的渊源及其形成
三、《孙子兵法》的成就和局限性

第三章 《孙子兵法》研究与应用概述
一、政治学知识
二、外交谋略学知识
三、天文气象学知识
四、地形学知识
五、心理学知识
六、信息学知识
七、运筹学知识
八、经济学知识
九、历史学知识
十、竞争领域知识
十一、管理学知识
十二、有关人才学方面知识
十三、威慑思想的论述
十四、文学知识
十五、哲学知识
十六、军事谋略知识
十七、美学知识
十八、艺术学知识

第三部分 《孙子兵法》国家战略思想

第四章 《计篇》
一、总论战争的意义和它的重要性(导言)
二、关于战略战术运筹:论平时要用“五事”以经营军事。并主张在战前,对敌我双方的情况,作重点比较,末复以个人去留,争取计划的实施
三、发挥主观能动性——论战势的意义和用兵的各种诡道
四、庙算——论战争的避败,可预决于未战以前政府的作战大计

第五章 《用间篇》
一、论用间的意义和作用
二、论问谍的种类及其性质
三、论用问的秘诀和纪律
四、论用间察敌的方法与反问的重要性和论用上智为间必成大功

第六章 《作战篇》
一、战争所需费浩大,发动困难,用兵多一日,即多一日耗费,当国者务宜引为深戒
二、极论师老财竭,后患不堪设想,巧久不如拙速
三、分论就食于敌的利益和激励士兵战斗及处置战利品和俘虏的各种方法
四、总论本篇大意,唯在速胜,是为画龙点睛,揭示题旨之法

第七章 《谋攻篇》
一、兵贵以全策取胜,不锐于伐兵攻城——不战而屈人之兵
二、谋攻和兵攻方法的巧拙及其利弊、得失
三、论将为国辅,制胜万全之策,唯在于将
四、论知胜之道,谋攻之秘,不外乎审己料敌。故特标“知彼知己”四字,为一篇眼目
第四部分 《孙子兵法》战略战术思想

第八章 《形篇》
一、论先求能守以自保,次图能攻以取胜
二、论自保全胜之道,要在修道保法,胜于无形
三、条举制胜的五项兵法,并设喻刻画胜兵进攻时的形势,以结全篇

第九章 《势篇》与《虚实篇》
一、论战势的内容,不外分数、形名、奇正、虚实四项
二、论奇正的变化和作用与战势的姿态和方法
三、战斗的要诀,在于择人而任势
四、虚实要诀——致人
五、转变虚实的方法
六、测虚实的方法
七、因敌制胜

第十章 《军争篇》与《九变篇》
一、军争的总方略,提出“以迂为直”、“以患为利”的作战原则
二、军争的危险、伐谋伐交的重要及孤立无援的后果,论述了军争为利,军争为危的辩证关系
三、战斗三大基本原则和战斗行动的六大法则
四、将者能通晓九变之利、通九变之术,方能利用地形,发挥部队作用.
五、明变通尽利之道,要在兼权利害、熟计得失,以为应敌制变的策略
六、两军争胜时,将军的性情一有偏向,就不免有覆军杀将的五种危险
七、军队的进退和治气、治心、治力、治变的各项法则及攻击敌人应注意的八项变则

第十一章 《行军篇》
一、论战时适应地形,申明行军、驻军及作战的各种措置
二、战时侦察敌情(战术情报),以准备战斗的各项要目
三、论战时前卫兵力的编制和任务
四、论统御军队,平时要有教育,战时要有威信

第十二章 《地形篇》与《九地篇》
一、详论战地六种战地的性质和战法
二、战地官兵的素质和修养上分兵败六种
三、论战时知地、察己固属重要,但尤在于先知敌情,方能战无不胜
四、掌握战区九地之变
五、论宣战后,政府的方略、措施及随敌屈伸,以趋利避害的各项策略(屈伸之利)以及深入敌境后,将军的决心和处置和总结全篇论述的纲领
六、要“视卒如婴儿”,才能取胜和“知彼知己,知天知地,乃可全胜”

第十三章 《火攻篇》
一、论火攻的目标(和作用)
二、论火攻的必备条件
三、论实行火攻和预防火攻的各项法则
四、论火攻的效力优于水攻
五、慎重对待战争战术运筹
……
文摘 第一章《孙子兵法》原文
《计篇》第一
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也。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故经之以五,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故可与之死,可与之生而不诡也。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地者,高下、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将者,智、信、仁、勇、严也。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凡此五者,将莫不闻,知之者胜,不知者不胜。故校之以计,而索其情。曰: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吾以此知胜负矣。
将听吾计,用之必胜,留之;将不听吾计,用之必败,、去之。
计利以听,乃为之势一以佐其外。势者,因利而制权也。
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
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吾于此观之,胜负见矣。
《作战篇》第二
孙子曰:凡用兵之法,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千里馈粮;则内外之费,宾客之用,胶漆之材,车甲之奉,日费千金,然后十万之师举矣。
其用战也,胜久则钝兵挫锐,攻城则力屈,久暴师则国用不足。夫钝兵挫锐,屈力殚货,则诸侯乘其弊而起,虽有智者,不能善其后矣。故兵闻拙速,未睹巧之久也。夫兵久而国利者,未之有也。故不尽知用兵之害者,则不能尽知用兵之利也。
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粮不三载;取用于国,因粮于敌,故军食可足也。
国之贫于师者,远师者远输,远输则百姓贫。近师者贵卖,贵卖则财竭,财竭则急于丘役。屈力中原,内虚于家。百姓之费、十去其七;公家之费,破车罢马,甲胄矢弩,戟楯矛橹,丘牛大车,十去其六。
故智将务食于敌,食敌一锺,当吾二十锺;(芑心)秆一石,当吾二十石。
故杀敌者,怒也;取敌之利者,货也。故车战,得车十乘已上,赏其先得者,而更其旌旗,车杂而乘之,卒善而养之,是谓胜敌而益强。
故兵贵胜。不贵久。
故知兵之将,民之司命,国家安危之主也。
《谋攻篇》第三
孙子曰: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破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