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格古建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页码:236 页 ·出版日期:2005年09月 ·ISBN:7508424123 ·条形码:9787508424125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
| 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
风格古建 |
 |
|
 |
风格古建 |
 |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页码:236 页
·出版日期:2005年09月
·ISBN:7508424123
·条形码:9787508424125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24开 Pages Per Sheet
·丛书名:图解中国古建筑丛书
内容简介 这是图解中国古建丛书的其中一本。本书主要以彩图和照片生动有趣地介绍了中国古建小品,此外,作者还以全面系统、全新的角度解析了这些传统建筑的历史、进程、构架、细节处理、风俗、风水、装饰等。内容雅俗共赏,尤其适合于建筑研究者、建筑工作者。
中国以汉族建筑为传统建筑的主流,其内容包括城市、宫殿、坛庙、陵墓、寺观、石窟、佛塔、衙署、景观楼阁、王府、民间公共建筑、民居、防御建筑和桥梁等门类。重视群体组合的美是中国建筑的一个显著特点。构图方式严谨,常取中轴对称的模式。但在园林、某些山林寺观或民居中,也常有采取自由式组合的构图方式。从内在的模式分析,中国建筑遵从平易、中和、深沉、含蓄的审美习惯,体现了中国人的民族性格在美学上的追求。
作者简介 王其钧教授,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美上术系,后在重庆建筑工程学院建筑系获硕士学位,清华大学建筑学院获博士学位。现担任英国格拉斯高美术学院驻中央美术学院合作办学项目英方负责人,并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其著作颇丰,曾荣获“国家图书奖”等奖项。主要著作有:《古今建筑》少年儿童出版社,1993年;《中国民居》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1年;《中国古建筑之美:民间住宅建筑》中国台湾省光复书局,1992年;《中国传统民居建筑》中国台湾省南天书局,1993年;《中国传统民居建筑》香港三联书店,1993年;《图说中国文化形象:中华名居》广西教育出版社,1997年;《古往今来道民居》中国台湾省大地地理文化科技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中国民间住宅建筑》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年;《图说民居》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年;《华夏营造——中国古代建筑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等。
编辑推荐 这是图解中国古建丛书的其中一本。本书主要以彩图和照片生动有趣地介绍了中国古建小品,此外,作者还以全面系统、全新的角度解析了这些传统建筑的历史、进程、构架、细节处理、风俗、风水、装饰等。内容雅俗共赏,尤其适合于建筑研究者、建筑工作者。
目录 总序
前言
B 10 八达岭
13 巴团桥
15 抱鼓石
16 碑的造型
……
文摘 书摘
八达岭名称的由来有两种说法:一种是这里所处的地理位置正是南面可通向南口、昌平、北京,西面可通沙城、宣化、张家口、北面可通向延庆、永宁,道路四通八达,所以因此得名为“八达岭”:第二种则是明朝的时候长城主要是用于防范鞑靼,所以得名“把鞑岭”其谐音就是“八达岭”。
八达岭正地处居庸关的门户,古人曾有诗云:“居庸之险不在关而在八达岭。”在八达岭上就可俯视居庸,居高临下可以远望北京,地势十分的险峻。
八达岭关城形如一个不太规则的四方形,其东西两面各有一座关门,东西两门各有“居庸外镇”,”北门锁钥”的题字。从现在两个关门的匾额上的题字来看,要比史书记载的明弘治十八年(1505年)的修筑时间大约晚了30多年。从长城的整体上看,八达岭一带的长城均属内长城,八达岭的关城为“内口”。
八达岭因其地势十分的险峻,又是重兵守卫,所以古时的战争中以强攻取胜的并不多见,他们大都绕道从南口前后两面攻击,夺占居庸关,从而攻进北京城。
明朝崇祯十七年(1644年)3月,李自成率兵兵进居庸,在八达岭下因久 攻不下,于是分兵改攻地势稍险而防守较弱的柳沟,从南口夹攻居庸关并最终取得了胜利。
原来关沟中七十二景中的“望京石”和“天险留题”至今还保存在八达岭的旁边。“望京石”是“居庸外镇”关门前大道南侧的几块很大的天然岩石,在岩石的上面有“望京石”三个字,每当天气晴朗站在上面便可远远看到北京。
“天险留题”在沿公路往下差不多一公里的山崖上,它是在一处由人工凿平了的崖壁上用楷体刻了“天险”。两个字。有传说是明朝时留下的,然而就在“天险”二字的左下方有:“知延庆州事四明童恩摩口同游,元和朱骏声、四明张忠恕、四明张嗣鸿。道光十五年(1835年)四月保阳刘振镌”的清代题字。至于这是不是明代原有的,因为字迹随时光的流逝早已模糊不清,在清代道光年问又进行了重刻,所以现在也就无从考证了。P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