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出版社:五洲传播出版社 ·页码:217 页 ·出版日期:2008年05月 ·ISBN:7508512340/9787508512341 ·条形码:9787508512341 ·版本:第1版 · ...
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外国诗中国画(英汉对照) |
 |
|
 |
外国诗中国画(英汉对照) |
 |

基本信息·出版社:五洲传播出版社
·页码:217 页
·出版日期:2008年05月
·ISBN:7508512340/9787508512341
·条形码:9787508512341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英语/中文
·外文书名:Foreign Poetry Reproduced In Chinese Painting
·图书品牌:北京首发精典
内容简介 汪涛其作品先后入选第六届、第七届、第八届、第十届全国美术作品展和第六届全国优秀美术作品展。1990年开始《外国诗·中国画》的创作活动,先后创作了澳诗/中国画52幅;太平洋岛国诗/中国画109幅;美国诗/中国画45幅;日本诗/中国画20幅;德国诗/中国画59幅。1994应邀出席“南太平洋国际艺术节”。53件《新诗/中国画》作品在惠灵顿国家档案馆展出,全部作品被新西兰国家档案馆收藏。《外国诗·中国画》为汪涛的《外国诗·中国画》。
《外国诗·中国画》精选了103首外国现代诗歌原作和名家汉语译文。并收录了103幅国画佳作,写意西方诗文意蕴。
作者简介 汪涛,字山石,号保成。1941年出生于安徽桐城。擅长中国画写意山水。1987年以本科学历考入中国画研究院写意山水专业研修生班,导师李可染、何海霞等。
历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安徽省第六、七、八届委员。安庆市书画院中国画创作研究室主任、安庆市中国画研究会会长、安庆市美协荣誉主席、北京戴伦文化传播公司艺术总监、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画家。
作品先后入选第六届、第七届、第八届、第十届全国美术作品展和第六届全国优秀美术作品展。1990年开始《外国诗,中国画》的创作活动,先后创作了澳诗/中国画52幅;太平洋岛国诗/中国画109幅;美国诗/中国画45幅;日本诗/中国画20幅;德国诗/中国画59幅。1994应邀出席“南太平洋国际艺术节”。53件《新诗/中国画》作品在惠灵顿国家档案馆展出,全部作品被新西兰国家档案馆收藏。
汪涛作品曾赴法、日、美、德、新西兰、英、新、澳等国家展出和收藏。
编辑推荐 经典外国诗歌,隽美汉语译文,《外国诗·中国画》精选103首外国现代诗歌原作和名家汉语译文。
浓墨淡彩,东情西韵。一个中国画家近20年泼墨挥毫,103幅国画佳作,写意西方诗文意蕴。
目录 美国篇
及时的文字
三个名词
船商之妻:一封信
赠别的礼物
黑色的铃鼓
购画时
海龟
现象
闹鬼的乡村
舞蹈
来生
澳大利亚篇
澳大利亚
梦
读书的村姑
此是孤寂时
凤凰木开了花
白日坐飞机
十四行诗
短诗两首和李白
露
一座新英格兰农场,1914年8月
神话
早到的黄昏
空屋
游独树山
回归
“立马观东海,登高望太平”——黄山题词
奥义书
湖
蟹
前窗
“分散的灯光”
商人之歌
合约
德国篇
归来
金鱼
夏嘎勒
石头的时代
沉默
和松鸦在一起的日子
现在
林间小屋前
秋水仙
献给帕索利尼
线的太阳群
勃兰登堡
斧子
艺术的末日
致谢之歌
冰融
日本
思故乡
难相见
自嘲
无题
红尘未了
暂时
警惕
静池
思念
绣球花
无常
一梦永不醒
山荫草
希冀
壮时虑暮年
新西兰篇
祖坟之一
会厅院子里可悲的笑话
梦,黄狮
老人喻
夏
群岛
喜鹊
慧星看地球
蓟絮
海潮涌向韦拉乌
茬地--为伊安·里德作
以死亡结束的诗篇
照相机是小房间
港湾
给L·H·B
装腔作势
鱼和薯条在团团转
短休
狗木树
茶舞
十四行诗咏人类情谊
献身之歌
池
瀑前
月光谷
太平洋岛国篇
在工人中间
冲动
寻求
预言--墓志铭
美人鱼
美丽
我的岛
我是谁
终于到家了
你,我双亲的选择
我们的诗篇
新赫布里底
……
序言 1990年4月,澳大利亚诗人保罗·卡瓦纳博士来中国讲学,经安徽大学马祖毅教授介绍,与画家汪涛会晤,读画谈诗,遂有中国画配澳大利亚诗之议。卡瓦纳先生选出了澳国当代43位诗人的51首诗歌,汪涛创作出51件绘画作品。
1992年澳大利亚驻上海总领事馆和澳大利亚驻华大使馆分别在上海、北京举办了汪涛创作的“澳诗/中画”展览。
澳诗人布鲁斯的反战诗《回国》,描述的是澳大利亚将士战死在越南战场上,其尸体被运送回国的情景。汪涛画出一轮淡月,临照着暗蓝的湖面,湖面十字浮桥上交叉停放着一口口黑色闪白的棺木,与远方湖岸墓地组成了充满画面的一个“又”字图案。在月光宁静的暗蓝灰的肃穆氛围中,画家既寄托了对充当炮灰将士“魂兮归来”的哀怜,又似乎警示人们:战争,是否又会再次出现?
汪涛紧接着又进行《新西兰诗/中国画》的艺术创作。艺术地再现了新西兰湖怀托莫洛洞里的灯影,马图基图基河谷里的波光,南岛荒山上的榛莽,北岛海湾的夕照,密提密提的雨夜,耶路撒冷的教堂,毛利会厅院子里的神鬼浮雕,婀娜多姿的少女茶舞……难得的是,汪涛画出了新西兰国土上的那种神秘的洪荒,赤裸的质朴和雄浑粗犷的情调,画出了新西兰诗歌的韵味和所表达的意境,使新西兰文化人拍案叫绝。
汪涛进行外国诗画创作的过程,分为入境、出境、创境三个阶段。
画家反复读诗,欣赏品味,不同国度诗作者的情感,消除时空的窒碍,将诗人的体验和感受变成自己的体验和感受,这是“入境”。在与诗作者进行感情交流后,画家有了创作激情和灵感,但诗与画毕竟是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画家不为诗中某些具体情节所囿,而去重新组合意象,独立构思,这便是“出境”。“创境”是一个形象思维过程,在挥笔泼墨时,画家既要胸中有诗,又要胸中无诗,发挥丰富的想象进行构思创作,以画的意境表现诗的情感。这样,观之是画,读之是诗,诗画之间就有了紧密的联系。通观汪涛的外国诗画作品,似乎总有一个不可名状的精灵在天地间不停地跃动、冲击、奋进。
英国作家吉.卜林曾说:“东方是东方,西方是西方,两者永不相遇”。而汪涛终于让中西方的两种不同艺术走到一起握手了。
文摘 及时的文字
在我们睡梦中醒来的天使
那不完整的文字让人困惑——
然后,唱着的音乐消逝
时光留不住的亮光也隐没!
当我们从梦中醒来,有那一霎
躺在那里,心里困惑迷糊。
当亮光、声音和一切回答:
那一瞬,时光必须将它驯服、留住。
那一瞬,像一群鸟
从它们冬眠的枝头飞出,
诗人带着文字的击敲
投入到时间里,让时光将它留住。
三个名词
孩提时我听说上千个法国人
死在街头,为这三个红色名词:
自由,平等,博爱——我问
人们干嘛为名词而死。
我长大了;生着小胡子,短腮胡子,
拿着紫丁香的人们对我说,崇高的金色名词是
母亲,家庭和天堂——另一些戴面饰的
年长者说,上帝、义务、永生
——他们唱着这三个词,慢吞乔,声深沉。
毁灭巨钟滴滴答答地年复一年
从头到尾响着他们的传言;一颗颗流星
闪烁地迅速传播他们的空话;从伟大的俄罗斯
传来了工人们持枪出门为之而死的三个惨淡名词
面包、和平、土地。
我遇到一名美国海军陆战队队员,这士兵
怀抱一个姑娘,回忆着周游世界各港的情况
他说,告诉我那三件事怎幺说
我总是混过来了——给我来盘火腿炒鸡蛋——
多少?——还有——你爱我吗,小乖乖?
船商之妻:一封信
还在我头发梳得覆盖脑门的时候,
我在门前游戏,采着花儿。
拿着竿当马骑,你来了
在我身边转悠,耍弄青梅。
我们一直住在长干里,
两个小人儿,情投意合无猜疑。
十四岁嫁进你夫君门。
我羞羞答答,从未开口笑一声,
低着头眼睛盯着墙壁,
呼唤一千次,我也绝不把头回。
十五岁我不再蹙额皱眉。
就是化尘土,我也恋和你混和不分开,
永远,永远,永远。
干吗要登高望远盼人归?
十六岁时,我和你分离。
你远去瞿塘峡,那儿汀流湍急而洄漩。
你已去了五个月
船头山上的猿猴鸣声悲衰。
你拖着脚步走出家门。
如今门边长青苔,不同的青苔
太深太厚扫也扫不开!
八月里蝴蝶色变黄,
在西园里的草上成对儿飞翔;
我触景伤情,慨叹人变老。
如果你穿过峡江东下
请预先给我捎个话,
我好出门相迎呀
远到那长风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