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教育科技 > 水利 >

水利水电工程测量(第3版)

2010-02-10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页码:248 页 ·出版日期:1992年11月 ·ISBN:9787801243607 ·条形码:9787801243607 ·版本:第3版 ·装帧: ...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水利水电工程测量(第3版) 去商家看看
水利水电工程测量(第3版) 去商家看看

 水利水电工程测量(第3版)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页码:248 页
·出版日期:1992年11月
·ISBN:9787801243607
·条形码:9787801243607
·版本:第3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中等专业学校教材

内容简介 《水利水电工程测量(第3版)》共分16章。第1-5章介绍测量基本知识和主要测量仪器的使用,第6-9章介绍控制测量,地形图的测绘和应用,航测的基本知识;第10-16章介绍施工放样的基本方法,渠道河道测量,水工建筑物的放样和淹没界桩的测设,工业和民用建筑测量,架空输电线路测量,建筑物的外部变形观测。
教材中第1-10章为各专业通用。第11-16章供有关专业选用。
《水利水电工程测量(第3版)》供水工,农水,水文,水保,工管,工民建,工程地质,水电站及电力设备等专业教学使用,也可供从事水利水电工程的有关技术人员参考。
编辑推荐 《水利水电工程测量(第3版)》为中等专业学校教材之一,由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出版。
目录
第三版前言
第一版前言
第二版前言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测量学的任务及其在水利水电建设中的作用
第二节 地面点位置的表示方法
第三节 用水平面代替水准面的范围
第四节 地形图的成图原理
第五节 测量工作概述

第二章 水准测量
第一节 水准测量的原理
第二节 水准测量的仪器和工具
第三节 水准仪的使用
第四节 普通水准测量
第五节 水准仪的检验和校正
第六节 水准测量的主要误差来源及其消减方法
第七节 自动安平水准仪和精密水准仪简介

第三章 角度测量
第一节 角度测量的概念
第二节 DJ6型光学经纬仪
第三节 经纬仪的使用
第四节 水平角观测
第五节 天顶距观测
第六节 经纬仪的检验和校正
第七节 角度测量的主要误差来源及其消减方法
第八节 DJ2型光学经纬仪简介

第四章 距离测量和直线定向
第一节 视距测量
第二节 距离丈量
第三节 红外测距
第四节 直线定向
第五节 距离、方向与地面点直角坐标的关系

第五章 测量误差的基本知识
第一节 测量误差概述
第二节 偶然误差的特性和算术平均值原理
第三节 衡量精度的标准
第四节 误差传播定律
第五节 算术平均值及其观测值的中误差

第六章 控制测量
第一节 控制测量的概念
第二节 经纬仪导线测量
第三节 经纬仪交会法测量
第四节 小三角测量
第五节 三、四等水准和五等水准测量
第六节 过河水准测量
第七节 三角高程测量
第八节 经纬仪视距导线的观测和记录

第七章 地形图的测绘
第一节 地物地貌在图上的表示方法
第二节 测图前的准备工作
第三节 经纬仪配量角器测图
第四节 平板仪测图
第五节 等高线的勾绘
第六节 地形图的拼接、整饰、检查与验收

第八章 航空摄影测量的基本知识
第一节 航空摄影及对航摄像片的基本要求
第二节 航摄像片与地形图的差别
第三节 航摄像片的判读
第四节 像对立体观察和高差量测原理
第五节 航测成图的一般过程

第九章 地形图的应用
第一节 慨述
第二节 高斯投影和高斯平面直角坐标
第三节 地形图的分幅和编号
第四节 地形图应用的基本内容
第五节 地形图在水利工程规划设计中的应用
第六节 面积量测

第十章 施工测设的基本方法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施工控制网的布设
第三节 基本测设工作
第四节 测设点位的基本方法
第五节 直线延长和直线中间定点
第六节 圆曲线的测设
第七节 坡度线的测设

第十一章 渠道测量
第一节 踏勘选线
第二节 中线测量
第三节 纵横断面测量
第四节 纵横断面图的绘制
第五节 土方计算
第六节 施工断面放样

第十二章 河道测量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水位测量
第三节 水深测量
第四节 河道纵横断面测量
第五节 水下地形测量

第十三章 水工建筑物的放样和淹没界桩的测设
第一节 重力坝的放样
第二节 拱坝的放样
第三节 水闸的放样
第四节 隧洞的放样
第五节 水库淹没界桩的测设

第十四章 工业与民用建筑测量
第一节 建筑场地施工控制网的建立
第二节 民用建筑物的施工放样
第三节 工业厂房的施工放样
第四节 烟囱(或水塔)的施工放样
第五节 竣工测量

第十五章 架空输电线路测量
第一节 架空输电线路的基本知识
第二节 路径方案的选择
第三节 定线测量
第四节 平断面测量
第五节 杆塔定位测量
第六节 线路施工测量

第十六章 建筑物的外部变形观测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垂直位移观测
第三节 水平位移观测
第四节 倾斜观测和裂缝观测
第五节 变形观测资料的整理
……
序言 本书是根据1987年8月修订的中等专业学校水工、农水、水文、水保、工管、工民建、工程地质、水电站及电力设备等8个专业的测量教学大纲编写的教材。在编写过程中,总结和吸取了前两轮教材的经验,广泛征求了各水利、水电学校测量教师和某些水电勘测设计单位有关同志的意见,本着教学和生产相结合的原则,对教材内容和体系作了认真的选择和安排。编写时注意了以下几点:
(1)有关名词、术语的定义和解释,以1981年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测绘辞典》为依据,力求概念准确,文字简明;有关测量技术要求,以1982年水利电力出版社出版的《水利水电工程测量规范(规划设计阶段)》为标准,采取规范中适合一般情况的规定,以兼顾教学和实际作业的需要。
(2)根据现代光学经纬仪的特点和广泛使用电子计算器的情况,对普通测量中的传统观测项目、记录计算表格和计算方法作了某些改进。其中最主要的是引入了天顶距的概念,将竖直角(高度角)观测改为天顶距观测,在视距测量以及三角高程测量中都采用天顶距进行计算。
(3)考虑到开设测量课程时,学生一般还未学习泰勒级数,因此在讲述地球曲率对平距和高差的影响时,只用一般的代数知识;在讲述三角锁的近似平差时,用自然对数取微分导出近似平差的真数公式,不用级数展开的方法。
(4)吸收了水利水电勘测单位一些成熟的测量经验和方法,介绍了当前已在这些单位广泛使用的某些新仪器和新技术,尽量使教材内容符合当前水利水电测量的实际情况和要求。
由于使用本教材的专业较多,除第一章至第十章为各专业的基本通用部分之外,其余六章可根据不同专业需要有选择地进行教学。
参加本书编写工作的有:贵州省水利电力学校冼志德(第五章、第十一章、第十二章);黄河水利学校黄德普(第二章、第七章、);辽宁省水利学校黄文义(第九章);成都水力发电学校李小白(第十四章);湖南省水利水电学校丁云庆担任主编并编写了其余各章。本书由黄河水利学校刘志章主审。
在本书编写过程中,湖南省水利电力勘测设计院测量队向雪涛高级工程师和湖南大学测量教研室主任林则政副教授就教材有关内容提出了宝贵意见,北京水利电力学校赵世雨讲师和湖南省水利水电学校测量教研组全体教师给予了热忱帮助,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希望使用本书的广大师生和有关技术人员,对书中存在的缺点和错误予以批评指正。
文摘 插图:



水闸一般由闸室段和上、下游连接段三部分组成(图13——12)。闸室是水闸的主体,这一部分包括底板、闸墩、闸门、工作桥和交通桥等。上、下游连接段有防冲槽、消力池、翼墙、护坦(海漫)、护坡等防冲设施。由于水闸一般建筑在土质地基甚至软土质地基上,因此通常以较厚的钢筋混凝土底板作为整体基础,闸墩和翼墙就浇筑在底板上,与底板结成一个整体。放样时,应先放出整体基础开挖线;在基础浇筑时,为了在底板上预留闸墩和翼墙的连接钢筋,应放出闸墩和翼墙的位置。具体放样步骤和方法如下:
一、主轴线的测设和高程控制的建立
水闸主轴线由闸室中心线(横轴)和河道中心线(纵轴)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组成。从水闸设计图上可以量出两轴交点和各端点的坐标,根据坐标反算出它们与邻近测图控制点的方位角,用前方交会法定出它们的实地位置。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