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人文社科 > 宗教 >

道教生态伦理思想研究

2010-02-10 
基本信息·出版社:东方出版社 ·页码:492 页 ·出版日期:2006年12月 ·ISBN:7506026902 ·条形码:9787506026901 ·版本:第1版 ·装帧:精装 ·开本 ...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道教生态伦理思想研究 去商家看看
道教生态伦理思想研究 去商家看看

 道教生态伦理思想研究


基本信息·出版社:东方出版社
·页码:492 页
·出版日期:2006年12月
·ISBN:7506026902
·条形码:9787506026901
·版本:第1版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内容简介   本书从道教生态伦理的哲学和宗教信仰基础、道教生态伦理的规范和准則、道教生态伦理在实践中的表现样态三方面展开研究,力图开创道教生态伦理的研究范式以及建立“道教生态伦理”的理论框架结构。
  道教生态伦理意蕴具体体现为:“道”与尊重、崇拜自然生命的意识具有相通之处;阴阳五行学说对“道生万物”的解释模式把生态环境纳入“先验性”的认识框架内,避免了把外部自然作为未完成、有待征服的荒诞、无意义的对象,显示了道教对荒野的包容意识;“自然无为”在人格修养上是对“清虚自守”理想人格的尊崇,表现在行为上是对戒律中与“护生”、“戒杀”相关条款的遵循;在对待天地自然整体生态环境的态度和情感上表现为“天父地母”,在对待个体生命的态度和情感上表现为慈心于物和敬畏生命的平等情怀;“天地之间,惟人最贵、最灵”的信念中蕴含着自觉承担生态伦理责任的意识、要求以及超越人类中心主义的情怀,而“吾将与天地万物为侣”則为这一超越情怀的最终皈依。道教生态伦理的实践样态体现在:“洞天福地”对生态保护所作出的贡献,致力于环境保护的道教人物及意义,仙话故事对敬畏生命精神的大力弘扬,科仪活动中天人合一的生态伦理意蕴及其对自然神圣的未证,道教文学作品对道教生态伦理精神的艺术化展现等。
作者简介   蒋朝君,2006年于厦门大学获得哲学博士学位。现为华侨大学人文学院讲师、厦门大学国学研究院《道学研究》杂志编委。曾经参加编写《科学思想的升华》、《中国宗教通论》等书,在《中华文化论坛》、《中国宗教》和《中国道教》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多篇,著有《斗转星移:张陵天师大传》一书。
编辑推荐   本书从道教生态伦理的哲学和宗教信仰基础、道教生态伦理的规范和准則、道教生态伦理在实践中的表现样态三方面展开研究,力图开创道教生态伦理的研究范式以及建立“道教生态伦理”的理论框架结构。
  道教生态伦理意蕴具体体现为:“道”与尊重、崇拜自然生命的意识具有相通之处;阴阳五行学说对“道生万物”的解释模式把生态环境纳入“先验性”的认识框架内,避免了把外部自然作为未完成、有待征服的荒诞、无意义的对象,显示了道教对荒野的包容意识;“自然无为”在人格修养上是对“清虚自守”理想人格的尊崇,表现在行为上是对戒律中与“护生”、“戒杀”相关条款的遵循;在对待天地自然整体生态环境的态度和情感上表现为“天父地母”,在对待个体生命的态度和情感上表现为慈心于物和敬畏生命的平等情怀;“天地之间,惟人最贵、最灵”的信念中蕴含着自觉承担生态伦理责任的意识、要求以及超越人类中心主义的情怀,而“吾将与天地万物为侣”則为这一超越情怀的最终皈依。道教生态伦理的实践样态体现在:“洞天福地”对生态保护所作出的贡献,致力于环境保护的道教人物及意义,仙话故事对敬畏生命精神的大力弘扬,科仪活动中天人合一的生态伦理意蕴及其对自然神圣的未证,道教文学作品对道教生态伦理精神的艺术化展现等。
目录
论序
绪论
一、道教生态伦理命题的提出
二、“道教生态伦理”的内在含义
三、道教生态伦理的理论框架
四、道教生态伦理思想研究的价值和意义
……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