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人文社科 > 地理 >

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概况

2010-02-10 
基本信息·出版社:民族出版社 ·页码:366 页 ·出版日期:2008年11月 ·ISBN:9787105086092 ·条形码:9787105086092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 ...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概况 去商家看看
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概况 去商家看看

 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概况


基本信息·出版社:民族出版社
·页码:366 页
·出版日期:2008年11月
·ISBN:9787105086092
·条形码:9787105086092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国家民委民族问题五种丛书,中国少数民族自治地方概况丛书

内容简介 《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概况》主要讲述了:《中国少数民族自治地方概况丛书》,是国家民委民族问题五种丛书编辑委员会主持编辑的《民族问题五种丛书》之一.是在各有关地区党委和政府领导下,由各自治地方分别编写的。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各民族对伟大祖国的缔造都作出了自己的贡献。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我们党和国家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旗)的建立,实现了各少数民族在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上的民主权利.体现了各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三十多年来,各民族自治地方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政治、经济、文化都取得了巨大成就。
为了介绍各民族自治地方的基本情况,宣传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促进各少数民族地区的四化建设,特编辑出版《中国少数民族自治地方概况丛书》。主要内容包括:各自治地方的行政区划、自然资源、民族分布、历史发展、政权建设、社会变革、经济文化以及名胜古迹、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本《丛书》的出版,对于各民族之间的互相了解,互相学习,进一步增强民族团结,巩固祖国统一,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编辑推荐 《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概况》由民族出版社出版。
目录
第一章 地理环境
第一节 自然资源
一、山脉
二、河流和湖泊
三、气候
第二节 物产资源
一、草场
二、森林
三、土地与土壤
四、矿藏
五、水能资源
六、动植物资源
七、名优土特产
第三节 人口与民族
一、人口
二、民族
三、宗教信仰
四、语言文字
五、藏族风俗习惯与禁忌
第四节 行政区划
一、夏河县
二、碌曲县
三、玛曲县
四、卓尼县
五、临潭县
六、迭部县
七、舟曲县
八、合作市
第五节 名胜古迹
一、古遗址
二、寺庙

第二章 历史沿革与社会变革
第一节 历代行政区划设置
第二节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过境及甘南农民大起义
一、工农红军过境甘南
二、甘南农民大起义
第三节 新中国成立前的政治经济状况
第四节 人民政权的建立
一、甘南各族人民的解放
二、建立人民政权
三、人民政权建设
第五节 土地改革
第六节 社会主义改造
一、互助合作化运动
二、社会主义改造
三、平叛和反封建斗争
四、“社教”运动
第七节 改革开放
一、经济建设
二、基础设施建设
三、各项改革
四、社会事业
五、社会保障
六、民主法制建设

第三章 民族区域自治
第一节 自治地方的建立
第二节 自治机关的建设
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二、机构设置
三、机关建设
第三节 法制建设
一、民族立法
二、法律监督
三、规范性文件制定
四、行政执法监督
五、法制宣传教育
第四节 民族关系
一、加强民族政策教育
二、广泛使用民族语言文字
三、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
四、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干部
五、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第五节 人民生活

第四章 农业
第一节 农业
一、农业发展简况
二、农业技术推广
三、重点项目建设
四、良种繁育推广
五、农村能源建设
六、农业科技队伍
第二节 林业
一、森林资源
二、林业分类经营
三、林业产业
四、林业管理
五、造林绿化
第三节 畜牧业
一、畜牧业发展简况
二、畜种资源
三、草原保护和建设
四、畜禽疫病防治
五、动物检疫
六、畜牧产业建设
第四节 渔业
一、渔业资源
二、渔政管理机构
三、渔业技术推广
第五节 水利
一、农田水利
二、人畜饮水
……

第五章 工业
第六章 交通通信
第七章 财政金融
第八章 贸易
第九章 旅游
第十章 对外开放
第十一章 社会事业
第十二章 城乡建设
第十三章 环境保护
后记
……
序言 国家民委《民族问题五种丛书》,包括《中国少数民族》、《中国少数民族简史丛书》、《中国少数民族自治地方概况丛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简志丛书》、《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丛刊》,记录了中国55个少数民族从起源至21世纪初的历史发展进程,涵盖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方面面的内容,荟萃了大量原始的、鲜活的、极其珍贵的资料,是一部关于中国民族问题的大型综合性丛书,是中国民族问题研究的重大项目和重大出版工程。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民族问题和民族工作。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改革和社会主义建设逐步展开。为了摸清少数民族的社会历史状况,抢救行将消失的宝贵的历史文化资料,1953年,全国人大民族委员会和中央民族事务委员会组织进行全国性的民族识别调查,1956年又开始少数民族语言、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
文摘 甘南州境内河流纵横,千江万流汇成一江三河,分属黄河和长江两大水系。碌曲、玛曲、夏河、临潭、卓尼等县属黄河水系;迭部、舟曲及碌曲县郎木寺镇一带属长江水系。
(一)黄河水系
黄河藏语称“玛曲”。从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久治县门堂流人甘南的玛曲县。自西向东,然后又转向西,绕了一个180~的大弯,复入青海,形成黄河的第一弯曲部。黄河在玛曲境内由于地势平坦而流速缓慢,至阿万仓乡境内的堪本日多滩、俄后滩等处宣泄不畅,形成很多的汊河和沼泽,两岸杂灌稠密。在齐哈玛乡和采日玛乡境内再次出现大量的汊河,因而形成为参科滩、文保滩、万延滩、扎西滩等大面积沼泽区。黄河在甘南境内全长为433千米,河面最宽处350米,最窄80米。水的深度,洪水期为8米,常水期为3.5米,枯水期为1.5米。平均流速每秒1.5米。封冻期一般在每年11月下旬,次年4月初解冻。
黑河黑河是黄河的一条较大的支流,在甘南境内流程30余千米。
洮河藏语名“碌曲”。发源于本州碌曲县西南西倾山和它的支脉李恰如山南麓的代富桑草原。东流44千米后,在李恰如牧场附近与野马滩河汇合,方称洮河。然后蜿蜒绕行于甘、青二省边界线上,先后有周科河、科才河、热乌克赫河汇人,水量逐渐增大。至碌曲县西仓、双岔、阿拉乡及夏河县勒秀乡,河面陡然变窄,河湾很大。自卓尼县以下,两岸稍显开阔,但也间有陡峻的石砭和石峡。
后记 《甘南藏族自治州概况》是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统一组织修订的民族自治地方丛书之一。该书介绍了甘南藏族自治州的地理环境、历史沿革和社会变革,全面展示和反映了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五十多年来民族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及发生。的深刻变化,它将为宣传党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扩大甘南的对外知名度和影响起到十分积极的作用,是了解甘南的一个窗口。
《甘南藏族自治州概况》的修订工作得到了中共甘南州委和州人民政府的高度重视,成立了由州长沙拜次力为主任、王扎东、杨卓玛、虎英海为副主任,35个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修订委员会,并安排专门经费,由州民族宗教事务局具体负责组织书稿的撰写和编辑工作。州直相关部门对修订工作给予了大力支持,安排人员,提供资料,保证了该书的修订工作顺利完成。
《甘南藏族自治州概况》的统稿和主要编辑工作由原州民族宗教事务局副局长敏俊杰具体负责,经过半年多时间的资料收集、撰写,几易其稿,得以顺利出版。安国华、李小平、康主次力、敏兰芳为本书的资料收集、编辑做了大量工作,云丹更登、杨清华、后俊、王之华、李耀明、敏文贵为本书提出了许多好的修改意见。在此,对支持该书修订工作的各位领导、相关单位和具体负责撰写的人员表示诚挚的谢意。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