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文学 > 诗歌词曲 >

豪放词典评

2010-02-09 
基本信息·出版社:辽宁教育出版社 ·页码:287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2月 ·ISBN:7538283056/9787538283051 ·条形码:9787538283051 ·版本:第1版 · ...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豪放词典评 去商家看看
豪放词典评 去商家看看

 豪放词典评


基本信息·出版社:辽宁教育出版社
·页码:287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2月
·ISBN:7538283056/9787538283051
·条形码:9787538283051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21
·正文语种:中文
·套装数量:16
·图书品牌:北京磨铁文化

内容简介 豪放与婉约,其实就是壮美与优美在词论中的另一种表达方式。豪放,作为诗评用语,始于司空图《二十四诗品》之十二《豪放》:“观花匪禁,吞吐大荒。由道反气,处得以狂。天风浪浪,海山苍苍。真力弥满,万象在旁。前招三辰,后引凤凰。晓策六鳌,濯足扶桑。”在他看来以超强的真力表现自然万象,以悟道的狂气去消纳大荒风月,这便是《诗品》中的豪放。欧阳修在《六一诗话》中说:“唐之晚年,诗人无复李杜豪放之格。然亦务以精意相高。”这是将精致优美的晚唐诗风和李杜的海涵山负的大美风格相比而言的。那么,作为豪放词派的创始人苏轼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呢?他在《书吴道子画后》称:“诗至于杜子美,古今之变,天下之能事毕矣。道子画人物,如以灯取影,逆来顺往,旁见侧出,横斜平直,各相乘除。得自然之数,不差毫末。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所谓游刃余地,运斤成风,盖古今一人而已。”
可见只有既不悖于法度,又不拘于法度,而能尽古今之变的新意和妙理,才是东坡心中的“豪放”。
作者简介 周笃文,字晓川,1984年生,湖南汨罗人,夏承焘弟子。中国韵文学会及中华诗词学会创始人之一。现为中国韵文学会常务理事、中华诗词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华诗词编著中心总编辑、中国新闻学院教授。著有《宋词》《宋百家词选》《金元明清词》《华夏之歌》《豪放词典评》等。
媒体推荐 唐人有寄托,故高远有致。
  ——纳兰性德
编辑推荐 《豪放词典评》:诗词读本,最佳选择。 
中国韵文学会及中华诗词学会创始人周笃文先生遴选、评点,最权威典藏版本,精选唐宋至现代婉约词派经典名作,展现中华传统文化的细腻本色,名句精录,选取最动人的传世佳句,于吟诵间点化人心。
目录
胸盈山海,笔走龙蛇
杨广
纪辽东
李白
忆秦娥
戴叔伦
调笑令
韦应物
调笑
令狐楚
一七令·赋山
李绅
一七令·赋月
姚合
剑器词
潘阆
酒泉子
柳永
望海潮
范仲淹
渔家傲·秋思
王安石
桂枝香
苏轼
水调歌头
念奴娇·赤壁怀古
江城子·密州出猎
浣溪沙·送梅庭老赴上党学

八声甘州·寄参寥子
黄庭坚
定风波·次高左藏使君韵
贺铸
六州歌头
王安中
蝶恋花
叶梦得
八声甘州·寿阳楼八公山作
水龙吟
水龙吟
周紫芝
临江仙·送光州曾使君
李清照
渔家傲
胡世将
念奴娇
赵鼎
花心动
张元斡
贺新郎·寄李伯纪丞相
贺新郎·送胡邦衡谪新州
张中孚
蓦山溪
蔡松年
大江东去
岳飞
满江红·写怀
曾觌
浪淘沙·凤潮作
袁去华
水调歌头·定王台
陆游
诉衷情
范成大
满江红
王质
定风波·赠将
张孝祥
六州歌头
水调歌头
辛弃疾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沁园春
木兰花慢·席上送张仲固帅
兴元
水龙吟·甲辰岁寿韩南涧
尚书
木兰花慢
贺新郎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陈亮
水调歌头·送章德茂大卿使虏
念奴娇·登多景楼
刘过
沁园春
姜夔
满江红
赵秉文
大江东去
戴复古
柳梢青·岳阳楼
完颜踌
朝中措
黄机
满江红
高永
大江东去·滕王阁
高宪
三奠子·留襄州
王渥
水龙吟
刘克庄
贺新郎
满江红
贺新郎·九日
黄舁
贺新郎·题双溪冯熙之交游风月之楼
辛愿
临江仙·河山亭留别钦叔、裕之
邓千江
望海潮·献张六太尉
折元礼
望海潮·从军舟中作
元好问
水调歌头·赋三门津
木兰花慢·游三台
水龙吟
李昴英
……
……
序言
豪放与婉约,其实就是壮美与优美在词论中的另一种表达方式。豪放,作为诗评用语,始于司空图《二十四诗品》之十二《豪放》:“观花匪禁,吞吐大荒。由道反气,处得以狂。天风浪浪,海山苍苍。真力弥满,万象在旁。前招三辰,后引凤凰。晓策六鳌,濯足扶桑。”在他看来以超强的真力表现自然万象,以悟道的狂气去消纳大荒风月,这便是《诗品》中的豪放。欧阳修在《六一诗话》中说:“唐之晚年,诗人无复李杜豪放之格。然亦务以精意相高。”这是将精致优美的晚唐诗风和李杜的海涵山负的大美风格相比而言的。那么,作为豪放词派的创始人苏轼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呢?他在《书吴道子画后》称:“诗至于杜子美,古今之变,天下之能事毕矣。道子画人物,如以灯取影,逆来顺往,旁见侧出,横斜平直,各相乘除。得自然之数,不差毫末。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所谓游刃余地,运斤成风,盖古今一人而已。”可见只有既不悖于法度,又不拘于法度,而能尽古今之变的新意和妙理,才是东坡心中的“豪放”。
诗词是抒情的个性化的文学。人的感情是异常复杂的心理活动,它有时激昂,有时宁静,有时偏于粗犷,有时偏于优雅。满篇美人香草的《九歌》却奏出了“霾两轮兮絷四马”、“严杀尽兮弃原野”的悲壮歌吟。“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西楚霸王,却在垓下的军帐中发出了“虞兮虞兮奈若何”的温情的叹息。“知否兴风狂啸者,回眸时看小於菟”,鲁迅笔下的老虎竟是这样威猛与慈爱统一在一起。
豪放派是后人评价词体的专用术语。它是对金戈铁马、气势恢弘、奋发扬厉的词风的概括性说法,用以区隔以绮罗香泽、儿女柔情为特色的婉约词风。这对于总体上将两种最基本的风格倾向加以把握、鉴别,并按照系统性的原则进行研究、评价是有益的。故一直相沿至今。
词的兴起已逾千年。据当代学者的研究,可以上溯到隋代。因为作为词体形成的两个基本元素——音乐性与长短句,已在隋人作品中得到体现。宋王灼《碧鸡漫志》云:“盖隋以来今之所谓曲子者渐兴。至唐稍盛。今则繁声淫奏,殆不可数。” “水调、河传,炀帝幸江都所制。声韵悲切,帝喜之。”明王世贞《艺苑巵言》云:“昔人谓李太白菩萨蛮、忆秦娥……以为词祖。不知隋炀帝已有望江南词。”杨慎《词品》亦云:“隋炀帝夜饮朝眠曲云:‘忆睡时,待来刚不来。卸妆仍索伴,解佩更相催。博山思结梦,沉水未成灰。’其二云:‘忆起时,投签初报晓。被惹香黛残,枕隐金钗袅。哭动林中乌,除却司晨鸟。’二词风致婉丽。其余如春江花月夜、江都乐、纪辽东并载乐府。”以上云云,文献俱在,言之凿凿,无可怀疑。其《纪辽东》更是重大历史的实录,尤其值得重视。《隋书》大业八年(612),“炀帝伐高丽,度辽水,大战于东岸。击贼破之,进围辽东”。共作四首。其一云:“辽东海北剪长鲸,风云万里清。方当销锋散马牛,旋师宴镐京。”其二云:“前歌后舞振军威,饮至解戎衣。判不徒行万里去,空道五原归。”皆七、五、七、五句式,并且伴以歌舞音乐,词体形式已完全具备。同行官员如王胄也随即作了四首,都收入宋郭茂倩《乐府诗集?近体曲辞》内。另据任中敏《敦煌歌辞总编》也录有名之为《求因果》的同体之作四十五首。说明在唐代此体即已流传于民间,并非单纯的庙堂文学。但是唐朝的吟坛几乎成了诗歌的一统天下,词的创作受到影响,但也仍有所发展。例如写在鼎州沧水驿楼上的菩萨蛮、忆秦娥,这两首未具作者姓名的作品。据宋僧文莹《湘山野录》云:“后至长沙得《古风集》于曾子宣(布)内翰家,乃知太白所作。”然疑之者犹以为过早,不符合词体发展规律,殊不知早在隋代已经滥觞。李白此作在诗中也可得到印证。今按李白至德二年(757)贬夜郎途中,曾长留洞庭,并于越年路过鼎州(即朗州—常德)有《春滞沅湘有怀山中》诗,中云“沅湘春色还,风暖烟草绿。古之伤心人,于此断肠续”之语。与词中“寒山一带伤心碧”句,语境心情如出一辙。可定为盛唐曲词之代表作品。其《忆秦娥》末二句“西风残照,汉家陵阙”,王国维以为“寥寥八字,遂关千古登临之口”,堪称前期豪放风格之杰作。
词的全盛期在宋代。东坡以前,柳永的新声慢词几遍天下。叶梦得《避暑录话》云:“尝见一西夏归朝官云:‘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李清照《词论》亦云:“始有柳屯田永者,变旧声作新声,出乐章集,大得声称如世。虽协音律而辞语尘下。”指出了这种流行歌词存在着风格不高的缺点。而这也正是东坡所不以为然的。他在自己的言论与创作中有意地与之区隔。其《与鲜于子骏书》云:“近却颇作小词,虽无柳七风味,亦自是一家。呵呵!数日前猎于郊外,所获颇多。作得一阕(即《江城子》),令东州壮士抵掌顿足而歌之,吹笛击鼓以为节,颇壮观也。”又据汤衡《张紫薇雅词序》:“昔东坡见少游《上已游金明池》诗,有‘帘幕千家锦绣垂’之句,曰:‘学士又入小石调矣。’世人不察,便谓其诗似词。不知坡之此言盖有深意。夫镂玉雕琼,裁花剪叶,唐末词人非不美也。然粉泽之士,反累正气。东坡虑其不幸而溺乎彼,故援而止之。”《避暑录话》卷三云:“苏子瞻于四学士中最善少游……然尤以气格为高。故常戏云:‘山桂微云秦学士,露花倒影柳屯田。’‘露花倒影’,柳永破阵子语也。”正是秉持着豪迈向上的美学理念,东坡运长笔写壮怀,在婉约词风统治下的吟坛,打拼出一片豪放壮词的朗朗天地。胡寅云:“柳耆卿后出,掩众制而尽其妙。好之者以为不可复加。及眉山苏氏一洗绮罗香泽之态,摆脱绸缪宛转之度。使人登高望远,举首浩歌,而逸怀浩气超乎尘垢之外。”(《题酒边词》)元好问亦云:“自东坡一出,情性之外不知有文字。真有一洗万古凡马空气象……坡以来山谷、晁无咎、陈去非、辛幼安诸公,俱以歌词取称,吟咏情性,留连光景,清壮顿挫,能起人妙思。”(《遗山先生文集》)东坡开创的豪放词风,经过百年探索,到南宋辛弃疾而获得极大成功。这位率部南归的爱国英雄,空有满腹经纶,擎天只手,却受到主和派的排挤,生平抱负百不一施。只好将“平戎万里”的壮志与“看试手补天裂”的宏愿,化作满腔忠愤一一表现于词中。他的这些精光万丈的词章,荡涤靡靡暮气,振奋国族英魂,起到了振聋发聩、气壮山河的作用。刘克庄在《辛稼轩集序》中称:“公所作大声镗鞳,小声铿锵,横绝六合,扫空万古,自苍生以来所无。”甚至连力主废诗的胡适在其《词选》中也称道:“(辛弃疾)是词中第一大家。他的才气纵横,见解超脱,情感秾挚。无论长调或小令,都是他人格的涌现。”
自苏辛大放异彩,豪放词便成了词坛上最积极、富有生气、表现力与创新性的流派。它一脉相承,生生不息。可以摄自然之伟观,发人世之大美,述心曲之激情,昭阳刚之浩气。可以鼓荡风雷,激扬义烈,揶揄怪力,游戏人生,乃至呼唤野性,放浪形骸,为多彩的人生提供表现个性的大舞台。试数南宋以来噪名词坛的衮衮诸公,如张元干、张孝祥、岳飞、陈亮、刘过、元好问、刘秉忠、文天祥、萨都剌、高启、杨慎、归庄、金堡、陈维崧、屈大均、顾贞观、龚自珍、王鹏运、文廷式、易顺鼎、谭嗣同、秋瑾、吕碧城、黄侃以及柳亚子、张伯驹、夏承焘、高亨、赵朴初、胡乔木、寇梦碧等,何人不是想落天外、笔力千钧、自具面目的健者。更不用说掀天揭地,前无古人的毛泽东词了。豪放词还因它关心国族命运,贴近大众生活,具有使命感和责任感的传统,以及其富有批判性与突破性的思维优势,使它在今天仍深具活力与表现的空间,是当代词家创作的主要选项。如能发扬其固有的优长,防止其易流于空枵粗野的弊端,直面生活,镕铸意象,则完全可能在表现当代生活中作出积极的贡献。豪放词不仅震灼前古,而且应当成为当代文坛的一丛鲜活的香花和高昂的乐曲。从毛泽东到胡乔木等政治家,从吕碧城到夏承焘等词学家的杰出的作品已为我们提供了极可宝贵的经验。
本编收录自隋以来迄于当代的豪放词作三百首,计二百一十五家。要从浩瀚的作品中遴选出最能代表时代风貌、艺术特色的词来,是很难的。搜罗爬剔,久历岁时,乃得成编。本着溯河及源之理,对杨广、李白之词,从学术上有所论列,以明本源。近世词人,身丁世变,豪情悲感之作尤多。惜流传不广,考索殊艰,是编虽殚精竭虑,发覆阐幽,但限于水平,难免讹漏,敬希方家读者不吝赐正。
文摘 插图:





潘阆
潘阆(?—1009),字逍遥,大名(今河北大名东北)人。旅居钱塘(杭州)有年。宋太宗朝进士。以事得罪,变姓名,潜匿多年。后遇赦,出为滁州参军。性疏荡,工诗词,名重一时。有《逍遥集》,存词十首。
酒泉子
长忆观潮,满郭人争江上望①。来疑沧海尽成空,万面鼓声中②。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③。别来几向梦中看,梦觉尚心寒。
〔注释〕
① 观潮:八月钱塘江潮,天下奇观。周密《武林旧事》云:“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至时万家空巷,倾城出观,最称盛况。 满郭:满城。
② 沧海:海水色苍(青),故曰沧海。沧,通苍。 鼓声:形容潮声大作如万鼓齐鸣。
③ 弄潮儿:逆潮戏浪的健儿。《武林旧事》:“吴儿善泅者数百,皆披发文身,手持十幅大彩旗,争先鼓勇,溯迎而上,出没于鲸波万仞中。腾身百变,而旗略不沾湿,以此夸能。”
这首观潮之作,打破两片分界,放笔直书。三四句写潮头之高,涛声之壮。五六句极写踏浪冲波的健儿身手,可说是对人民战胜自然的力量之赞扬,精神非常昂扬。两片之间,衔接紧密,中间不容间断。“梦觉”句与起句关合,忆而入梦,说明思念之深。觉而心寒,更显出潮势之惊心动魄了。横放桀出,确是一篇杰作。难怪此词一出就被绘成《潘阆咏潮图》而广为传颂了。(见《事实类苑》)
柳 永
柳永(987—约1058),字耆卿,原名三变,崇安(今福建县名)人。风流俊迈,而久困科场。景祐元年(1034)始中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他一生落魄,常与伶人乐工交往,因得以汲收民间新声的优长,把它发展成局面开张的慢词。他的《乐章集》音律谐婉,词意妥帖,长于铺叙,不避俚俗,成功地描写了都市的繁华和羁旅行役的情思,对慢词的发展有着开拓性的贡献。“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说明其影响之巨大。然而,他的某些作品,几近秽亵,也是必须看到的。
望海潮①
东南形胜②,三吴都会③,钱塘自古繁华④。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⑤。市列珠玑⑥,户盈罗绮,竞豪奢。重湖叠巘清嘉⑦。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⑧,嬉嬉钓叟莲娃⑨。千骑拥高牙⑩。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⑾。
〔注释〕
① 望海潮:此调前不经见
……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