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宗教
哲学
宗教
艺术
历史
地理
社科
政治
军事
心理学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人文社科
>
宗教
>
定慧初修
2010-02-09
市场价:¥14.00卓越价:¥10.50为您节省:3.50元 (75折) 全场购物免配送费! 现在有货,登录后根据您所在地址,商品的发货时间会有所不同。 9人 评论打分5 颗星:(5)4 ...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定慧初修
定慧初修
市场价:
¥14.00
卓越价:¥10.50为您节省:3.50元 (75折)
全场购物免配送费!
现在有货,登录后根据您所在地址,商品的发货时间会有所不同。
9人 评论打分
5 颗星:
(5)
4 颗星:
(0)
3 颗星:
(3)
2 颗星:
(0)
1 颗星:
(1)看全部9篇评论
(9篇用户评论 | 写评论)
商品促销和特殊优惠
每购买由卓越亚马逊提供的1件图书产品合格购物商品,另外购买Office 2007 中文家庭和学生版可享受¥20.00 元的优惠。查看详细条款
最佳组合
购买本商品和 学佛者的基本信念
共计价钱:¥
27.00
元
同时购买共计:
¥20.10元
为该商品打分以改善“为我推荐”
登录为该商品打分
已经有了
基本信息
·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
·页码:243 页
·出版日期:2007年09月
·ISBN:7309031946
·条形码:9787309031942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0开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定慧初修》收录了台湾著名学者南怀瑾先生所作的一组佛学讲演录。其中,前三篇是有关修习"戒、定、慧"三学的论述的摘要(首篇《修止观与参话头》为南怀瑾的老师袁焕仙先生所作),后六篇是作者对《观无量寿佛经》(净土宗的根本经典之一)以及禅观、般若正规、观音法门、净土法门等所作的通俗的讲解。“戒”(戒律)、“定”(禅定)、“慧”(智慧),是佛教全部学说的三大组成部分。戒,是用来防非止恶的;定,是用来息虑静缘的;慧,是用来断除烦恼的。它们之间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佛教人士修学的基本内容。
作者简介
南怀瑾 Public Note UNIMARC 学者、教授。生于浙江温州。著有《论语别裁》、《孟子旁通》、《老子他说》等。
媒体推荐
出版说明
“戒”(戒律)、“定”(禅定)、“慧”(智慧),是佛教全部学说的三大组成部分。戒,是用来防非止恶的;定,是用来息虑静缘的;慧,是用来断除烦恼的。它们之间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佛教人士修学的基本内容。本书收录了台湾著名学者南怀瑾先生所作的一组佛学讲演录。其中,前三篇是有关修习“戒、定、慧”三学的论述的摘要(首篇《修止观与参话头》为南怀瑾的老师袁焕仙先生所作),后六篇是作者对《观无量寿佛经》(净土宗的根本经典之一)以及禅观、般若正观、观音法门、净土法门等所作的通俗的讲解。兹经作者和原出版单位台湾老古文化事业公司授权,将老古最新版(2001年版)校订出版,以供研究。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2年4月25日
编辑推荐
《定慧初修》兹经作者和原出版单位台湾老古文化事业公司授权,将老古最新版(2001年版)校订出版,以供研究。
目录
修止观与参话头
戒学
定学
慧学
修定与参禅
初修禅定入门方法
定慧影像
参禅指月
禅净双修调和论
观无量寿佛经大意
净土三经的高下
禅、唯识、净土
观想和念佛
大道废有仁义
禅观略讲
静坐姿势——七支坐法
静坐的基本认识
修证与方法
六妙法门
六妙法门止观的认识与实践
念身法门的基本认识
般若正观略讲
从普贤行入三摩地
尽无尽法门 汝等当学
《心经》为般若法门精髓
如何了苦?首重观想
照见五蕴皆空
小乘佛法如何禅修
般若就是无上咒
色与空的问题
色不异空 空不异色
受想行识 亦复如是
教你一个咒子
空里谈空 都是空话
五蕴一空 依性起修
无量法门誓愿学
观与照是同是别
事理一定圆融
学佛从有寻有伺开始
境网吹识浪 自有定盘心
轻轻从心头起观
讲个禅宗故事
苦由我来
四大并没有障碍你
多消一分业
不沾念
生死本空
见性解脱 能所双泯
自度自度快快自度
观音法门略讲
念佛如何得一心不乱
净土法门
几人得到了瓦不乱
与《药帅经》合并参究
全心全意的想念
举一则笑话
临终时的念佛
自欺、欺人、被人欺
心头只挂着这一念
穷极呼天 痛极呼父母
“顽空定”的念佛法
但持正念 莫间黑烟
生灭灭已 寂灭为乐
带业往生与消业往生
南怀瑾先生著述目录
……
文摘
书摘
三、依文字。
依先圣教言,如理而知,知实而行,或观或止,以戒以诚。丕说诠乎已言,幽理彰于未着。句破楞严,先型悟则。语阅玄沙,竟彻灵源。曰:依文字。古德曰:从文字得力者弱,盖幽虽渐着,理难彻忘矣。
四、参话头。
此法至易至简,至高至玄,胜行中之特行,要法中之妙法也。以言乎义,空生莫赞。此言乎慧,身子莫诠。摄上中下三根,普过未现三际。行者何修得闻此法?既闻此法,即得此法。既得此法,喻如金刚王剑,魔来斩魔,佛来斩佛,何坚而不摧邪?伊庵曰:是法也,穷未来际而不渝。知言哉!爰以六说,略尽其义。
(一)话头之缘起。
话头者,黄檗揭于前,妙喜倡于后,比来宗门下客言,趣乎人处,莫不竞尚话头。而古人一言一句,契机契理,息心忘心,发明大事之风,不必曰无,然亦渐寝也。原古人纯笃,大事未明,如丧考妣,异域抉择,殊方趋诚,心摇摇于胜义,情殷殷而神一。孟子曰:是集义所生。集义而非,非话头,即话头。话头之义,实亦潜寓也。末法人情浅薄,集义既难,趋诚者少,而此法门,遂应运而诞也。旨哉!旨哉!千古不渝,人百其口,讵能罄赞。
(二)话头之殊胜。
当人果能直下荐取,探堂达寝,固无论也。其或未然,宁离功用。且谈功用者,不越止观。
是法也,止观双运,遮照互通。止则沉掉皆破,观则体用齐彰。惧显而放遮以诠实,虑隐而拘照以明真。不沉不掉,无放无拘。人乎否邪?此观音人德之门,诸菩萨人德之明,三世诸佛、一切贤圣人德之门也。然则参法伊何,说如下支。
(三)话头之参法。
法本无法,无法亦法。今必依法,便摘古德参情数则似之,以新来学。黄檗运曰:若是丈夫汉,看个公案。僧问赵州,狗子有佛性无?州云:无。但二六时中,看个无字,昼参夜参,行住坐卧,着衣吃饭处,屙屎放尿处,心心相顾,猛着精彩,守个无字。日久月深,打成一片,忽然心华顿发,悟佛祖之机,便不被天下老和尚舌头瞒,便会开得大口也。达摩西来,无风起浪。世尊拈花,一场败阙。到这里,说甚么阎王?老子千圣,尚不奈你何!
赵州念曰:汝但究理坐看二三十年,若不会,截取老僧头去。
大慧杲曰:当人当以生死二字,贴在头上。茶里饭里,静处闹处,念念孜孜,心知烦闷,回避无门,求生不得,求死亦不得;到这个境界时,善恶路头,相次绝也。切莫放过,正好把一个话头,直截看下。看时不用博量,不得注解,不用分晓,不得向开口处承当,不用向举起处
……
查看更多
下一篇
本文网址:
https://www.reader8.net/book/20100209/316773.html
读书人精选
热点排行
宗教社会纠纷解决机制:唐和宋的专题研究
宗教社会学:宗教与中国
莲华生大士全传·下卷 (全国第一套全面记
闽粤台民间信仰论丛
歌罗西书注释
宗教.法治与中国传统 - 俞学明 钱雪松
合众科学译丛:灵魂存在吗
古典学译丛·想象中的希腊:神话的多重语
星云日记13:法无定法
一日一禅·(2017)(达摩版)(笔记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