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教育科技 > 科学与自然 >

中国历代帝王陵墓之谜

2010-02-09 
基本信息·出版社:哈尔滨出版社 ·页码:287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1月 ·ISBN:7806994327/9787806994320 ·条形码:9787806994320 ·版本:第2版 ·装 ...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中国历代帝王陵墓之谜 去商家看看
中国历代帝王陵墓之谜 去商家看看

 中国历代帝王陵墓之谜


基本信息·出版社:哈尔滨出版社
·页码:287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1月
·ISBN:7806994327/9787806994320
·条形码:9787806994320
·版本:第2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帝王们的一生都在制造着各种各样的谜,但最大的谜还是他们精心为自己打造的地下王国。
帝王陵是帝王们最后归宿。作为一个王朝的缩影,它留给后世的是怎样一个丰富而又扑朔迷离的地下世界?那一砖一瓦都在诉说着付出什么样的故事?
掀开帝王陵的神秘面纱,打开他们的最后一块领地,或许所有的谜都有答案,或许留下的是更多的疑云……
这些陵墓被冷兵器时代的刀剑劈过,被现代兵器时代的机枪、大炮轰过。
汉武帝的茂陵被搬空了,唐太宗的昭陵被扫荡了。康熙大帝连骨头都凑不齐了。
前帝王的皇权。能否证明自己陵墓的坚固以及其魅力的不朽?
编辑推荐 历经了世事的沧桑变幻,一座座曾经辉煌壮观而又神秘无比的帝王陵墓如今是什么样子?大硕大的陵寝里面埋有什么奇珍异宝?地宫里面暗藏着怎样的玄机?它们的背后都隐藏着什么样的故事和秘密?它们都被盗了吗?如果被盗,那些价值连城的稀世珍宝都流向了何方……
透过历史的疑云,还原历史的真相,解剖笼罩在陵寝上的谜团,正是《中国历代帝王陵墓之谜》所关注的焦点。
历经2400多年的风风雨雨,曾候乙墓为何完好无损?
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春始皇陵兵马俑是如何烧制的?
曹操设置七十二疑冢是真是假?他的真墓究竟在什么地方?
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是否真的入葬昭陵?
武则天立的无字碑有何寓意?缘何乾陵的石像都没有脑袋?
在大漠中湮没了千年的西夏王陵到底隐藏着多少秘密?
顺治皇帝是出家为僧还是葬于孝陵?
慈禧精心打造的定东陵豪华到了什么程度?
目录
曾侯乙墓之谜
2400多年前的古墓为何完好无损
神秘的曾候乙和他的地下宫殿
如此精致的青铜器是怎样制造出来的
变化万千的谜图
奇妙乐器的迷宫

秦始皇陵墓之谜
碎陶片中的惊天秘密
栩栩如生的秦俑是如何烧制的
谁是摧残秦俑的元凶
“穿三泉”的秦陵地宫如何防水
两千年皇陵的未尽之谜

中山靖王刘胜墓之谜
谜云重重的墓主身份如何确定
精美绝伦的金缕玉衣出自何人之手
百炼成钢的宝剑真能削铁如泥吗
医针和漏壶中的机关
博山炉有什么神奇的功能

南越王赵昧墓之谜
掘开尘封千年的神秘王朝
防盗功能最好的帝王陵墓
鬼斧神工的地下宫殿是如何建造的
金印背后的故事
银盒和铜镜隐藏着怎样的秘密
亦幻亦真的“长生不老药”

汉武帝茂陵之谜
汉宣帝刘询的杜陵
魏武帝曹操的七十二冢
唐太宗李世民的昭陵
唐高宗的乾陵
宋太祖的永昌陵
西夏党项族王陵
成吉思汗陵
明太祖朱元璋的孝陵
明神宗的定陵
清世祖顺治的孝陵
清世宗雍正的泰陵
乾隆皇帝的裕陵
慈禧太后的定东陵
……
序言 “千古多少兴亡事,惟留青冢向黄昏。”帝王陵是帝王的最终归宿,中国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大大小小也有数百位皇帝,王侯更是数不胜数,所以中国也就有了一部独具特色的皇陵史。
陵寝,作为封建社会家天下的产物,一向被帝王们看成是关乎帝运之盛衰、国祚之长短的龙脉圣地。因此,在历代帝王的心目中,陵寝是至高无上、神圣不可侵犯的。他们知道,无论自己生前如何威风八面、气吞如虎,如何为了长生而上下求索,可终究还是斗不过自然规律,无可奈何地走向生命的终结。因此,他们会毫不吝啬地动用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来营建自己身后的极乐世界,期望着能把人世间的花花世界带到阴间再去挥霍。于是中国大地上就出现了一座座硕大的皇陵。
为了维护皇权的神圣与威严,为了维护自己的个人隐私,为了保住巨大的财富,帝王们可以用高耸的城墙、庞大的军队、严酷的法律,动用整个国家机器来保障自己死后也能安享太平。但他们终究还是放心不下,于是在陵寝上故弄玄虚,广造谣言,让人搞不清他们的真正墓址:朱元璋出殡时是城门四开,仪仗队都是一模一样;曹操更是设置七十二疑冢来迷惑世人,最后,修建陵墓的工匠们往往都成为帝王陵的第一批殉葬品。正是由于帝王陵墓的保密工作做得好,所以一座座高大威严的陵寝就是一座座迷宫,有关陵墓的一切留给后人的就是一团剪不断、理还乱的谜。
文摘 利明还是利阳的梁山
1958年冬季,经过乾陵的西(安)兰(州)公路复修,需要大量的石料。乾陵附近的农民便到梁山上炸石取料。在一炮炸响之后,半空中飞出几块石条,硝烟散去,众人跑过去一看,只见爆炸面上尽是石条,像是人工凿的,上面有字,或连着些像钢筋一样的东西。“莫非把姑婆陵炸开了!”就这样,儿个农民居然找到了千年来无数人梦寐以求的乾陵入道口。
乾陵陵址所在地梁山,是自古被堪舆家指定为“龙经”的“风水”宝地。那么,唐高宗是如何选中这里作为自己的陵寝之地的呢?原来,唐高宗登基不久,就派自己的舅父长孙无忌和专管天文历法的太史令李淳风为自己选择陵寝之地。一天,二人到梁山上,只见此山三峰高耸,主峰直插天际。东隔乌水与九峻山相望,l曲有漆水与娄敬山、岐山相连。乌、漆_二水在山前相合抱,形成水垣,围住地中龙气。他们认为梁山确实是世间少有的一块“龙脉圣地”,于是回京向高宗禀报。
曾为唐太宗军师的袁天罡听说后,极力反对。原来他曾为高祖选陵址到过粱山,深知此山“风水”的优劣之处。他对高宗说:“梁山从外表上看是一块‘风水’宝地,但细看有许多不足之处。
插图: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