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经济管理 > 投资 >

保险制度与市场经济:历史、理论与实证考察

2010-02-09 
基本信息·出版社:经济科学出版社 ·页码:127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6月 ·ISBN:7505881949/9787505881945 ·条形码:9787505881945 ·版本:第1版 · ...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保险制度与市场经济:历史、理论与实证考察 去商家看看
保险制度与市场经济:历史、理论与实证考察 去商家看看

 保险制度与市场经济:历史、理论与实证考察


基本信息·出版社:经济科学出版社
·页码:127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6月
·ISBN:7505881949/9787505881945
·条形码:9787505881945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北大赛瑟-英杰华保险研究系列丛书

内容简介 在改革发展保险业和建立完善市场经济的进程中,我们应当站在历史和国际的高度,深刻审视保险与市场经济的关系,澄清认识误区,树立正确理念。《保险制度与市场经济:历史、理论与实证考察》通过对保险制度演进与市场经济兴起的历史考察,以及对市场经济标准与保险制度引入的分析,在参考国际经验和总结中国改革开放30年实践的基础上,对未来30年中国市场经济下的保险业发展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保险制度与市场经济:历史、理论与实证考察》的研究成果具有很强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具有很高的学术研究和决策参考价值。
编辑推荐 《保险制度与市场经济:历史、理论与实证考察》除导论之外,分为五章。第一章是“保险制度演进与市场经济兴起”,第二章是“市场经济标准讨论与保险制度的引入”,第三章是“市场经济与保险发展:国际经验”,第四章是“中国改革开放30年:保险制度与市场经济”,第五章是“未来30年中国市场经济中的保险业”。
目录
摘要
导论 保险与市场经济的六个理念
第一章 保险制度演进与市场经济兴起
一、分析框架说明
二、自然经济与“自我”保障
三、商品经济的兴起与保障制度“商品”化
四、市场经济发展与保险制度市场化

第二章 市场经济标准讨论与保险制度的引入
一、市场经济判别的传统标准
二、传统市场经济判别标准对保险制度的忽视
三、保险制度指标对于市场经济判别的特殊意义
四、重构市场经济判别标准的思路

第三章 市场经济与保险发展:国际经验
一、问题的提出
二、文献回顾
三、保费支出的影响因素与模型构建
四、数据说明与描述
五、实证分析

第四章 中国改革开放30年:保险制度与市场经济
一、保险与企业改革
二、保险与社会保障
三、保险与“三农”问题
四、保险与巨灾应对
五、保险与金融改革
六、保险与对外开放
七、保险与国家竞争力

第五章 未来30年中国市场经济中的保险业
一、未来30年中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图景
二、中国未来市场经济发展对保险业的要求
三、中国保险业如何应对未来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
序言 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我们初步探索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保险业发展道路。对于什么是中国特色的保险业,我们形成了几点初步的认识:一是必须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保险业发展全局;二是必须始终坚持把服务最广大人民群众作为保险业发展的根本目的;三是必须始终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保险业前进中的问题;四是必须始终坚持把加强改善监管和防范化解风险作为保险业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五是必须始终坚持把建设创新型行业作为保险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六是必须始终坚持把政府推动和政策支持作为保险业发展的重要动力。
当前保险业发展的总体形势很好。从宏观形势看,发展的外部条件十分有利;从行业自身看,我们具备了又好又快发展的基础;从政策环境看,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国务院领导同志十分重视和关心保险业发展,多次对保险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温家宝总理指出,保险是一个重要的行业,保险业发展有利于稳定人们未来预期,从而促进消费,扩大内需,这是关系全局的一件事。《国务院关于保险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发布后,保险业在国家经济社会整体布局中的定位更加清晰,即保险具有经济补偿、资金融通和社会管理功能,是市场经济条件下风险管理的基本手段,是金融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很多地方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把保险业纳入自身发展规划统筹考虑,社会各界对商业保险在现代经济社会中重要作用的认识逐步提高,保险业发展的社会环境逐步改善。
保险业改革发展的成绩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认可。但是,发展的形势越好,我们越是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我们要以对事业高度负责的态度,居安思危,未雨绸缪,认真发现和解决保险业前进道路中的苗头性问题,不断提高保险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能力。
文摘 第一章 保险制度演进与市场经济兴起
一、分析框架说明
为了清晰地考察保险制度的兴起与演变历程,我们需要一个解释性的分析框架。首先,我们对一些基本概念和分析框架做出界定与假设:第一,在对历史的考察中,我们主要关注人类社会活动的两个基本方面——生产和生活。第二,我们对风险作一般性的界定,即风险是影响人类生产和生活的任何不确定性。第三,我们将人类作“经济人”的一般假定,但是这里“经济人”的概念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简单追求利益最大化的概念,而是在引入风险的基础上,从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的角度来考察人类的“利益最大化”。简单来说就是,首先满足生存需要,其次满足保障安全的需要,最后再追求经济利益与自身发展。第四,将风险管理制度界定为一切化解和降低人类生产和生活不确定性的正式和非正式的规则,从而,风险管理制度可以划分为正式风险管理制度和非正式风险管理制度,正式风险管理制度是指现代保险制度,以及风险自留、损失控制等现代风险管理方法,而非正式风险管理制度则不仅包括家庭保障、社会救助、慈善活动等带有社会保障性质的制度,也包括为人类生产、生活、甚至生命提供基本保护的基本法律制度或保障制度。第五,在社会阶段的划分上,本书依据社会经济运行的基本形态将其划分为自然经济、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三个阶段。自然经济是与极其落后的社会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经济形态;商品经济是以社会化大生产为生产力基础,是人类社会发展至今最基本的一种经济形态;商品经济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的发达阶段。第六,在分析视角上,我们借鉴比较制度分析的分析框架,分别从共时性关联和历时性关联来考察风险管理制度兴起和发展的历史背景以及演进路径。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