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福徵寺
基本信息·出版社:民族出版社 ·页码:281 页 ·出版日期:2006年06月 ·ISBN:7105076925 ·条形码:9787105076925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 ...
| 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
风雨福徵寺 |
 |
|
 |
风雨福徵寺 |
 |

基本信息·出版社:民族出版社
·页码:281 页
·出版日期:2006年06月
·ISBN:7105076925
·条形码:9787105076925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Pages Per Sheet
编辑推荐 这里讲述的不仅是一个寺庙的风风雨雨,还有草原上一个家族的起起落落,这里回顾的不仅是一个古老家族的历程,还有草原上燃起的革命之火……
书中呈现的是包头召——福徵寺的300年历史。该寺是清朝康熙包头嘎查(村)的第一座寺庙,也是土默特蒙古族巴氏家族的家庙。这里是聚会祭祀之地,也是各民族民事、商贸的议事中心,同时还是中国共产党在包头早期开展革命活动的场所。因而它的经历及它的见证就是一段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一件件感人的故事……
目录 第一章 巴氏家族驻牧包头/1
第二章 家庙包头召/9
第三章 掌盖衙门话先祖/25
第四章 户口地之由来及演变/35
第五章 西脑包与大照壁之谜/55
第六章 十大商往来福徵寺/63
……
文摘 书摘
福徵寺既是巴氏家族的家庙,也是供奉藏传佛教
格鲁派(俗称黄教)师祖世尊宗喀巴、佛祖释迦牟
尼和圣祖成吉思汗的殿宇。汉族称它为“包头召”,
蒙古族称它为“布特苏木”。300年前,包头还不是一
个城镇,只是巴氏家族的一个牧村,据考证,那时
这个地界叫“包头村”。庙的后面是土山,土山的后
面则是平梁地。庙的前面是一条东西通达的土街,
即今日的东门大街,也是当年和后来的商贸街衢。
北通固阳后草地,南下黄河去达旗,东往石拐走官
道,西行百里进后套。距庙几百米有一条汩汩不息
的“博托河”(即东河),那是从大青山山根下的许
多泉眼儿里涌出的一股泉水,甘甜而清冽。早期在
这里定居的巴氏蒙古族就依傍这条清河放马牧羊,
过着祥和太平的游牧生活。
有眼光的巴氏先人选择此地建庙显然是看中了这
里的风水,无论是驻牧还是出行,无论是定居还是
耕种,这是一绝佳之选。这地方是迷人的。夏天像
碧玉琉璃,冬天像银色世界;夏天阳光明媚,草绿
如茵,水清如镜,冬天白雪皑皑,银装素裹,铺天盖
地……不论是什么季节,必然让人想到奔驰的骏马,
流动的牛羊。
凭其建筑风格和建筑艺术,寺院作为本地区的历
史文物是当之无愧的。寺院占地约8000平方米(南北
126米,东西64米),布局合理,结构严谨,它是以主
建筑大雄宝殿、天王殿过厅为中央院落,在它左右
两侧有东西前后跨院四所,寺院大门直通大街,大
门两侧是十余间铺面平房。寺院坐北朝南,顺地势
而建。北高南低,与风景优美的转龙藏隔河(东河,
蒙语博托河)相峙,是块风水宝地。
大雄宝殿是砖木结构的二层建筑,殿内中央有块
五米见方的楼板,上下直通如天井格局,殿内东南
角的木楼梯可通二楼。二楼供奉释迦牟尼佛塑像和
护法诸神塑像,两侧陈列刀矛枪剑等兵器、钟鼓铙
钹等乐器、大小法号等法器。一楼为经堂,正面供
奉藏传佛教格鲁派祖师宗喀巴塑像,右侧的小神堂
供奉着喇嘛教的财神。供桌香案,酥油灯长明不熄,
香烟缭绕,柏叶散出阵阵芬芳。两侧共四排坐床供
喇嘛念经,可容纳数十人盘膝而坐。一楼墙壁多有
绘画,窗口极少,采光是通过中部空间将二楼窗口
射入的光线照下来,效果极佳。室内空气由于上下
对流而清洁新鲜,这充分体现了祖先们的聪明才智。
殿内构造独特,没有间隔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