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文学 > 散文 >

被误读的传统

2010-02-09 
基本信息·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页码:203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4月 ·ISBN:9787563382736 ·条形码:9787563382736 ·版本:第1版 ·装帧: ...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被误读的传统 去商家看看
被误读的传统 去商家看看

 被误读的传统


基本信息·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页码:203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4月
·ISBN:9787563382736
·条形码:9787563382736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被误读的传统》作者立足于《周易》辨证思想,试图廓清传统文化中被误读的诸多问题。其中,无论是通过字词辨析、典故溯源来深入辨析文化现象,还是运用中医辨证的基本方法来阐释被误读的传统,包括对民俗、吉祥文化的精练析疑,皆关乎立身处世,关乎个体生命的质量,关乎精神的持守,激浊扬清间见出殷切的启蒙情怀。真诚的诤谏,是《被误读的传统》的底色。
作者简介 韩起,中国作协会员,陕西省作协专职作家,国家一级作家。曾在《当代文学》《天津文学》《四川文学》《雨花》《小说林》《小说》《文学家》等发表中短篇小说、散文多篇。1982年,短篇小说《青青的竹》获陕西省文学开拓奖。1993年创办陕西省作协机关报《新潮时报》,任社长兼总编。1995年出版《韩起小说》四卷本。作品有长篇小说《人月》《冻日》、《水焚》《蚁国史记》《戒檀》等。
媒体推荐 有人开玩笑问我,为什么不能说“乱五六糟”,或者“乱四五糟”呢?有一位老师告诉我,乱七八糟是指七国纷争、八王之乱,然而,七国纷争于春秋战国,八王之乱生于晋,二者风马牛不相及怎能扯在一起呢?自然是无稽之论。其实,一句“乱七八糟”中包含着中国古典哲学的大智慧。……每个八宫卦的第七个卦叫游魂卦,第八个卦叫归魄卦。《京氏易传》说:“阴阳反复,进退不居,精粹气纯,是为游魂。”请看,这第七个卦既“反复”,又“进退不居”,不就是“乱”吗?归魂呢?《京氏易传》说是“归魂复本”,就是结束?,要从头开始了,自然是“糟”?。古人占卜时也是这样解释的:占到第七卦,事情就乱?;占到第八卦,事情就糟了。
  ——《“乱七八糟”的来历》
编辑推荐 《被误读的传统》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目录
误读篇
“才高八斗”是吹牛
“江郎才尽”非因才
“春风得意”鄙邪相
“掉书袋”并非皆坏事
“藜杖”如何变成了“擀面杖”
“乱七八糟”的来历
“破天荒”实为破官荒
“一毛不拔”中的思想光辉
“中庸之道”不是和稀泥
“说项”不是说服项羽
反思篇
从卦爻辞看《周易》的存史价值
“依样画葫芦”,世道有需求
“两袖清风”靠制度
《封建论》:恶劣的犬儒姿态
“秦始皇大祭奠”感怀
伯夷叔齐的思想价值
大禹治水的功与过
功在当代,罪在千秋
再论大禹治水
萨尔浒之战的沉思
求索篇
“不三不四”不可为
“错综复杂”囊括宇宙大道理
“雕龙”也应改弦更张
也谈《周易》与算卦
白云苍狗话代沟
儒家英杰文中子
随想云梦山
幽兰扎根于血泪
真相篇
“名落孙山”说科举
“蚍蜉撼树”说短长
“润笔”的变迁
“荀令留香”的阶级性
“竹报平安”有深意
春节,人类最古老最伟大的节!
“卍”——中国的吉祥图案
无字碑上血淋淋
犹闻霸王叱咤声
中医的悲哀
修身篇
“程门立雪”尊师道
也谈文人相“煎”
“三纲五常”的是与非
“思若泉涌”看天才
禅——身心医学的灵魂
装饰人格,追求完美
减肥史话
鸟啼花笑月临溪
仁者寿
以孝养寿
……
序言 平生所好,唯读书而已。父亲自幼业儒,长而学医,一生悬壶济人。源于家学,对于中医略知一二。古人云:医易同源。名医张仲景论:不通易不能成大医。译为今语,就是说,一个不懂《易经》的中医大夫,绝对不是合格的大夫。后世名医,无不精研唐代经方及宋代局方,以为中医经典。盖因唐宋名医的处方,无不蕴涵深深易理,其中以阴阳五行的配比尤为玄妙。
因为中医,兼及《易经》。父亲教导我的课本,是他幼年上学的课本。线装,木板印刷,黄草纸,每页布满父亲幼年刻画的黑圈和红圈。阅读吃力,全靠讲解。油灯花生仁般的光下,父亲戴了老花镜,将书卷拿到距灯火仅半寸的地方,一字一顿地念道:“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父亲说这和治病有极大关系。父亲过去在郑州开的药店就叫保合堂。中医把人的身体调得保合太合了,什么病都不会生了。父亲说,易道是弥纶天地之道,内圣外王之道。学通了,即使不从医,也能修身养性,利益终生。
我生性内向,读不懂,听不懂,所以对父亲的教育并无兴趣。背着父亲,我一门心思只读武侠小说。稍长,又热心起当代中外小说。1960年,不足18岁,我已写出小说发表了。另则,由于环境的潜移默化,加之在学校接受了唯物主义对“封建思想”的批判,我与父亲早已没有共同语言,总觉得他思想陈旧,观念落后,与时代格格不入,家中那本破旧的《易经》便离我越来越遥远。直到1966年,中国大地上暴发“文革”飓风,一夜之间,天地翻覆,黑白易位,我从一个“革命派”倏忽变成了“反革命”。面对扑面而来的“大批判”,意绪悲绝,凄凄惨惨,拾起了父亲那本破旧残缺的《易经》。
文摘 误读篇
“才高八斗”是吹牛
才高八斗,是中国南朝宋诗人谢灵运说的一句狂妄话。他是中国山水诗派的创始者,他说:“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独得八斗,我得一斗,自古及今共用一斗。”他说的才高八斗的曹子建,就是三国时代曹操的儿子曹植。
从谢灵运此言,也见出文人好自我膨胀的通病。谢灵运生活在385年至433年,河南人氏。他的爷爷叫谢玄,晋朝时为车骑大将军,是历史上的名将,中国战争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淝水之战,就是谢玄指挥的。谢氏为江南大族,谢灵运生下来就袭封康乐公,食邑两千户。二十七岁为太尉参军,人为秘书丞;刘裕伐长安时,又为谘议参军,转中书侍郎、黄门侍郎等。刘裕代晋,谢灵运自公爵降为侯,食邑五百户,为散骑常侍。少帝继位,出为永嘉太守。官小了,待遇低了,朝廷里不得势了,永嘉山水又好,他就整天游山玩水,史书说他“既不得志,遂肆意游遨,遍历诸县,动逾旬朔(即俗话十天半月),民间诉讼,不复关怀”(李贽《藏书》)。文帝即位,征为秘书监,写《晋书》,没多久,他就借病辞职,只管“穿池植援,种竹树果”,“凿山浚湖,功役无已”。(李贽《藏书》)谢灵运太富有了,光门生就有数百。有一次他游始宁临海,追随的有好几百人,当地太守怀疑是山贼活动,告他想聚众谋反。多亏文帝没加罪他,降他为临川内史,工资是二千石。但他还是什么都不干,每天游山玩水,地方官管他,他就想举兵造反,结果被送廷尉治罪,被判死刑;文帝爱他的诗才,方得免死徙广州。但后来他还是被杀了。死时年仅四十九岁。
谢灵运的诗名来自《诗品》。《诗品》说:“元嘉中,有谢灵运才高词盛,富艳难纵……为元嘉之雄。”元嘉,是宋文宗的年号。与谢灵运同时代的陶渊明(372-427),开创了田园诗派,后代文人如朱熹、苏东坡、黄庭坚、刘后村、李东阳等等,对他评价极高。尤其是苏东坡,他晚年最喜欢的诗人就是陶渊明,说陶诗“自曹、刘、鲍、谢、李、杜诸人,皆莫及也”。在这个名单里就有曹植和谢灵运,另两个名人是李白、杜甫。然而,就是这些人,也仅仅是够格和陶渊明平起平坐。
谢灵运的自负,是因为他是名将之后,有钱有势,而陶渊明是“种豆南山下”的穷隐士。同代人只会巴结吹捧谢灵运,绝不会有人关注陶渊明,牙崩半句赞词。所以谢灵运凭自我感觉,就把十分才,让曹植占八斗,自己占一斗,其他包括《诗经》、屈原、陶渊明等合用一斗。但后代人不吃这一套,还是把陶渊明压在他的头上。宋代著名诗话《诗人玉屑》(上
……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