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出版社:花山文艺出版社 ·页码:243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6月 ·ISBN:7807556080/9787807556084 ·条形码:9787807556084 ·版本:第2版 · ...
| 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
一个啤酒主义者的独白 |
 |
|
 |
一个啤酒主义者的独白 |
 |

基本信息·出版社:花山文艺出版社
·页码:243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6月
·ISBN:7807556080/9787807556084
·条形码:9787807556084
·版本:第2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读者对象:青少年及中年读者,白领、学生。
·图书品牌:北京磨铁文化
内容简介 《一个啤酒主义者的独白》讲述了:故事主要叙述一个爱喝酒的男人在北京、深圳等地漫游,在两个女人之间纠缠,在一个又一个酒桌上感悟人生。主人公“不合规矩”地生活着,并用酣畅的语言表露“不合规矩”的内心。
我们见面而小说话,因为我们足在摇滚乐中见;我们见面可以说很多话但却什么都记不住,因为我们是在酒后地。但我们必须要相见,因为我们已小会独处,我们已不会安静。爱情只是啤酒产生的泡沫,生活如此强大,青春如此深刻!
作者简介 狗子,本名贾新栩,1966年生于北京,1987年毕业北京广播学院,曾从事编辑、记者、摄像、代课教师等职业。前无业。主要作品有《活去吧》、《一个寄生虫的愤怒》等。
媒体推荐 《一个啤酒主义者的独白》是我迄今读到的中国当代最好的小说。
——韩东
狗子的文字我以为是真幽默、漫不经心、却透入骨髓,让人想学,却学不来。
——丁天
他们的作品中始终流淌着一种激动不安的情绪,潜伏着那种既破坏某种生活状况,又打碎文本稳定性的那种张力。特别是狗子的作品,力量感和内在性显得更加充实。
——陈晓明
狗子的特点是不合作的态度,是怀疑,是厌恶,是蔑视……他善于运用朴素的口语,他说的是人话、酒话和鬼话。
——艾丹
狗子的文笔十分愤怒,对很多事情看不惯,对自己也不满意,有时有点不知所云,有时还稍显油滑,但总体来说,十分独特,很有性格,且十分真诚,没有假话。
——石康
《一个啤酒主义者的独自》是我迄今读到的中国当代最好的小说。
——韩东
狗子的文字我以为是真幽默、漫不经心、却透入骨髓,让人想学,却学不来。
——丁天
狗子的文笔十分愤怒,对很多事情看不惯,对自己也不满意,有时有点不知所云,有时还稍显油滑,但总体来说,十分独特,很有性格,且十分真诚,没有假话。
——石康
编辑推荐 《一个啤酒主义者的独白》由花山文艺出版社出版。
我们见面而小说话,因为我们是在摇滚乐中见;我们见面可以说很多话但却什么都记不住,因为我们是在酒后地。但我们必须要相见,因为我们已小会独处,我们已不会安静……
爱情只是啤酒产生的泡沫,生活如此强大,青春如此深刻!
专业书评 《一个啤酒主义者的独白》是我迄今读到的中国当代最好的小说。
——韩东
狗子的文字我以为是真幽默、漫不经心、却透入骨髓,让人想学,却学不来。
——丁天
狗子的文笔十分愤怒,对很多事情看不惯,对自己也不满意,有时有点不知所云,有时还稍显油滑,但总体来说,十分独特,很有性格,且十分真诚,没有假话。
——石康
他们的作品中始终流宕着一种激动不安的情绪,潜伏着那种既破坏某种生活状况,又打碎文本稳定性的那种张力。特别是狗子的作品,力量感和内在性显得更加充实。
——陈晓明
狗子的特点是不合作的态度,是怀疑,是厌恶,是蔑视……他善于运用朴素的口语,他说的是人话、酒话和鬼话。
——艾丹
狗子的文笔十分愤怒,对很多事情看不惯,对自己也不满意,有时有点不知所云,有时还稍显油滑,但总体来说,十分独特,很有性格,且十分真诚,没有假话。
——石康
目录 第一章 1999,北京游走故事
第二章 1991,北京爱情故事
第三章 1992,东北社教故事
第四章 1993,北京爱情故事
第五章 1994,深圳未遂爱情故事
第六章 1999,北京郁闷之春没故事
第七章 2000,去县里飞
……
序言 北京作家的力量
艾丹/文
有人说狗子的文章非常狠,我倒不觉得,因为它们不如前卫艺术狠,也狠不过一些摇滚乐,没有摇滚狠的文学谈不上狠,狗子的特点是不合作的态度,是怀疑,是厌恶,是蔑视。狗子将所有相关的事情与自己搅和在一起,又以一种价值观去判断,这是传统的思维方式。
文摘 第一章 1999,北京游走故事
1
我从二十七八岁开始酗酒。
那之前也喝,也大醉,但不是离不开酒。我记得二十五六岁的某年冬天,我一个人躲在一个朋友在虎坊桥的空房里写作,我印象中有时下楼买吃的,顺便带两瓶啤酒,我记得是北京白牌,好几天之后,竟然还剩一瓶。
现在,除了狂醉(10瓶以上)的次日我不想酒,其他时间最少每天两瓶。我大约一周狂醉一至二次。
当然我只喝啤酒。原因是,啤酒可以“痛饮”。
我第一次醉酒是我18岁过生日。这个口气有点像庸俗的文学女青年在说:我第一次失身是在……
2
那天我们是在三里河的河南饭庄一楼。是个下午,5月28日。1984年。我喝了两升,那种塑料升,喝第二升时就有点困难,勉强喝完了,浑身难受,那时我还不会抠嗓子眼,但身体的本能就是想上厕所,我跑到饭庄东侧邮局旁边的公共厕所,很惬意地拉了泡屎,难受也随着那泡屎被拉出去了。出了厕所,我感觉基本没事了。
之后是去玉渊潭游泳还是到月坛北街弹吉他唱歌,我就忘了。或许是先游泳后唱歌。
那时候一升啤酒5毛6。那天给我印象很深的是这么一件事:我们这桌喝着喝着,忽然发现邻桌是熟人。是44中的几个小子。别小看这44中,它在我的青春中给我留下很多美好印象,并且它是王朔的母校。
那几个小子中有一个是我们的小学同学,外号"大舌头",小学时老被我们欺负,现在就数他混得好,他是著名电视台的著名制片人,他没成节目主持人或许跟他的舌头有点关系。
3
我现在特别痛恨对别人的生理缺陷抱歧视态度的人。可我们小时候就是那么干的。所以我像反感“美好青春”这个说法一样反感“金色童年”。人生真是“苦海无涯”啊。只要你来到这个世界上,谁都别想落好。但人生又遵循着某些公平原则,谁能说大舌头今日之辉煌不正是对他凄惨童年的补偿呢?
再看看当年欺负他的那几个小子:我就不用说了,惨;还有一个叫杨红兵的小子,是小学我们班的文艺委员,颇有表演天份,当年以模仿大舌头说话而名扬全班,在他的带动下一部分男生将平时的说话全改为大舌头,边说边乐,并且时常能赢得女生们一阵阵的笑声,不要认为女人天生比男人有同情心,我不记得任何一个女生当年站出来制止这场羞辱,她们只是以欢笑的方式助纣为虐,"建立在他人痛苦基础上的欢乐"这一现象,从小到大,从来就没有有效的制止方法。
终于有一天大舌头忍无可忍,在某个课间,一腔愤怒对准了始作俑者杨红兵,先是报以老拳(大舌头身材魁梧,杨则偏瘦),
……
后记 既然很多當代作家不滿于現代作家水準的幼稚,以此種“後浪、前浪”的邏輯,狗子的這部作品論本身的品質也算得上不很遜於前輩亦不很輸于同輩了。文字聰明、感情細膩……再多誇幾句都不过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