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生活 > 两性 >

婚姻利益拯救:婚姻家庭中的权益维护

2010-02-09 
基本信息·出版社:四川人民出版社 ·页码:280 页 ·出版日期:2004年01月 ·ISBN:7220065698 ·条形码:9787220065699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 ...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婚姻利益拯救:婚姻家庭中的权益维护 去商家看看
婚姻利益拯救:婚姻家庭中的权益维护 去商家看看

 婚姻利益拯救:婚姻家庭中的权益维护


基本信息·出版社:四川人民出版社
·页码:280 页
·出版日期:2004年01月
·ISBN:7220065698
·条形码:9787220065699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公民维权指南丛书

内容简介 《婚姻利益拯救(婚姻家庭中的权益维护)》结合相关案例,深入浅出地解析婚姻权益拯救问题,并对收养、继承、涉外婚姻等问题进行全面解释。
媒体推荐 总序
法律是什么?法律是人们日常生活关系以及各种利益的调节器、保护神。可是,过去、现在或者将来,人们往往对法律有着或多或少、或强或弱、或明或暗的陌生感、疏远感和恐惧感。
传统中国的儒家文化,塑造了几千年来中国老百姓“君子喻义,小人趋利”的义利观、是非观和诉讼观。在中国,儒家正统的权利观念、权利意识的影响,可谓大隐于形、入骨深髓或者根深蒂固。耻于言利,怯于维权,羞于争讼,造成了整个社会广泛存在的对“好人不告状,维权是刁民”这样说法的认同感或者支持感。
现代法治社会,传统的文化价值观受到了来自人们利益冲突方面的强烈质疑,为什么我们不能理直气壮地维权?事实上,人们尊重权利、维护权利,以及为了权利而斗争,恰恰是从法律开始的。法律给了人们维权的规则,教给人们维权的方法,赋予人们维权的价值观念。于是,作为各种利益的调节器、权利的分配者的法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受到了人们
的敬重,在我们的生活中,法律是不可或缺的。倡导诚信,发扬民主,维护权利,用法律保持良好的交易秩序,已经成为人们不灭的梦想。
但是,仅仅制定了法律,或者写在纸上的法律,并不能代表我们就在事实上拥有了相应的权利。法律只是界定、确认了权利,在人们有纠纷时保护权利。“徒法不足以自行”,古人早就这样说。没有权利观念、权利意识,没有积极维护权利的行为,任何时候,法律也不过是一纸空文。
1998年的春天,我国在《宪法》中庄严地写进“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于是,法治就成为政治文明的重要表现形式。在我国,立法者唯恐法律不健全危及社会稳定,于是通过立法给人们提供了全面、系统、庞大而复杂的法律规范体系,以求社会生活井然有序,人民安居乐业。可是,现实生活中,漠视权利,侵害他人利益,甚至是肆无忌惮的损害、践踏他人权利的行为,仍然频繁地发生。那些权利受到侵犯者,却不知道如何保护自己的利益,这在事实上怂恿了侵权行为;对法律的不知,或者知之太少,以及知之片面等等,使人们陷入了维权困境。因此,知法、守法和用法,已经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背景下,一个合格公民的迫切需要,更是人们维护自身利益的重要基础。
作为法律的研究者,以及法律活动的实践者,不仅要检讨中国法律的历史,更应当反思究竟如何为中国法治建设尽自己的绵薄之力。于是,给面对纷繁复杂、纠纷难断,却不知如何运用法律、法规的人们,提供法律顾问般的帮助,就成了我们编写这套丛书的动机。
我们深知:任何人法律意识的培养,绝不是学一学法律条文,读一读法律理论书籍,或者听一听各种案件的审理,就能全部完成或者完善的。但是,这样一些尝试。又确确实实是人们熟悉法律,掌握法律,运用法律来解决实际问题必不可少的。
本套丛书,从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衣食住行用、生老病死养等方方面面入手,以大量有现实针对性、新颖性的具体案例说法。剖析问题,为有效解决问题出谋划策、提供借鉴和建议。
为了便于阅读和理解,本丛书的文字深入浅出,内容简洁明了,是真正方便人们学法、用法,足不出户便能请到身边的一个“法律顾问”。
目录
第一章 结婚——为了爱的承诺
1.他们为何不能结婚
2.结婚登记是义务
3.补办结婚登记,过去关系怎么了结
4.婚姻无效,怎么办
5.受骗受威胁成了新人,还有救吗?
……
文摘 书摘
如果夫妻双方之前已经自愿对财产归属以及财产分割作了约定,那么,在被继承人死亡时,继承人不能按照法定夫妻相互继承遗产的规定继承对方的遗产,而应当按照双方之前的约定进行。当然,前提是这种约定不得侵害国家、集体或第三人的利益。
本案中,钱某和江某事前没有对财产进行约 定。房屋和5万元是钱某夫妇的共有财产,应当先划出属于江某的那一半,剩下的作为遗产进行划分。
夫妻相互继承遗产属于法定继承。法定继承是指按照法律规定的继承人范围、继承人顺序、遗产分配的原则的一种继承方式。但夫妻间法定的相互继承遗产的权利还可以被一方的遗嘱继承、遗赠和遗赠抚养协议所排斥。遗嘱继承是指继承人按照被继承人生前所立的合法有效的遗嘱进行继承的制度。其效力产生的前提是遗嘱由被继承人自愿订立且不侵犯他人或国家的利益。遗嘱继承的效力高于法定继承,后者只有在没有遗嘱继承时才发生法律效力。也就是说,夫妻双方法定的相互继承遗产的权利可以被一方的遗嘱所排斥。如果一方立遗嘱将夫妻财产中属于自己的那部分财产赠与其他法定继承人,只要不违背社会公序良俗和公共道德,当事人的遗嘱的效力应当高于法定的夫妻相互继承权的效力。
遗赠是指公民以遗嘱的方式将个人合法财产的一部分或全部赠送给国家、集体或法定继承人
以外的其他人,并在遗嘱人死后发生法律效力的法律行为。遗赠和遗嘱继承最大的区别在于受领人和被继承人的范围不同。遗赠中受遗赠人可以是法定继承人之外的任何个人或集体,遗嘱继承的继承人都是法定继承人,而且受遗赠人无权直接参与遗产的分配,只能从遗嘱继承人或遗嘱执行人那里得到遗赠的财产,而遗产继承人有权直接参与遗产的分配。
如果针对同一份遗产,同时存在合法的遗赠和遗嘱继承。由于二者都是被继承人自由意志的体现,应当按照被继承人作出的时间先后适用。如果遗赠后于遗嘱,则适用遗赠;反之,适用遗嘱。如果双方继承人都没有确切的证据证明遗赠或遗嘱后于他方作出,只有根据公平原则,双方一人一半。
遗赠抚养协议是指遗赠人和抚养人之间订立的关于抚养人承担遗赠人生养死葬义务,关于遗赠人个人的财产在其死后转归抚养人所有的协议。同样,如果被继承人之前已经和他人订立了合法有效的遗赠抚养协议,并且,受遗赠人也按照协议履行了自己的义务,在被继承人死亡时受遗赠人有权获得对方的遗产,被继承人的配偶无权干涉。当然,这是建立在合法有效的遗
……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