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人文社科 > 哲学 >

仪式思维

2010-02-09 
基本信息·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页码:233 页 ·出版日期:2006年12月 ·ISBN:7100045525 ·条形码:9787100045520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 ...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仪式思维 去商家看看
仪式思维 去商家看看

 仪式思维


基本信息·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页码:233 页
·出版日期:2006年12月
·ISBN:7100045525
·条形码:9787100045520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丛书名:新世纪美学译丛

内容简介   马里奥·佩尔尼奥拉就是当今意大利哲学界最突出的人物之一。在意大利思想家比较年轻的一代中,他可算是一位主导人物,而且在广义美学框架内,发展了一套创新、富于想象力及批判精神的文体。
  本书是马里奥·佩尔尼奥拉众多著作中被翻成英文的第二本。不但如此,本书还非常独特,因为它实际上包含了20世纪80年代中意大利出版的两部著作的精华:这两本书即是《模拟社会》和《过渡》。本书内容涉及到性、死亡和世界,主要展现了佩尔尼奥拉哲学中的重要概念:过渡、表现和没有神话的仪式。
  本书为“新世纪美学译丛”中的一本。阅读本书,不仅让人欣赏到佩尔尼奥拉的思想,而且还必将掀起新的思潮,为我们指引出以当代意大利哲学界为代表的、欧洲大陆哲学与美学理论里的崭新方向。
作者简介   马里奥·佩尔尼奥拉,意大利罗马大学托尔·费尔噶塔分校美学教授,著有多部美学著作,其中包括:《谜团:艺术与社会的埃及时刻》、《非器官的性魅力》和《厌恶:美学新动向》。
目录
前言(休·西尔维曼)
读解佩尔尼奧拉所读:英译者评介(马西莫·韦尔迪基奥)
作者导论:仪式思维
第一篇
第一章 过渡的性爱本能
作为中介的性爱;性爱的“颂歌”;可利用的性爱;
……
文摘 书摘
  罗马的秘密名字
  说完诡辩派的诱惑(apate),我们再来说说拉丁文的引诱(seductio),这一下,引诱逻辑学变得更为丰富,注入了许多新的可能,且证实和发展了高吉亚斯的理论。对seduco一词的词源学考量也证实了引诱概念中所含有的废除意思,以及引诱者的禁欲。实际上,seduco并非来自sui—duco[向自身拉拢],而是来自sed-du-co,表示拉开,分开,划分,分割,因为冠词sed就表示分离,疏远,切断。如此一来,引诱seductio就表示从原来的环境分离开来的行动,是一种擅离职守(detournement)的行为。
  在古罗马的历史中,最惊人的政治军事上的引诱要算是招魂这种宗教仪式了。闪米特诸民族(亚述人,巴比伦人,犹太人)总是和敌人以及敌人的神进行斗争;相反,罗马民族(如赫梯人)认为敌人的神与其所在的城市和人民是分开的。闪米特人认为战争是种整体战争,其中也包括了神;相反,罗马人认为,除非他们能事先引诱,或者用个更精确的术语,能把城市的守卫神招魂,否则就无法征服那个城市。于是乎,众神便受到罗马人的邀请,让他们放弃家园,搬到罗马来,得到的回报则是在罗马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庙和一个属于自己的祭礼。而招魂之举成功的关键在于给城市和神都指定一个合适的名字。
  这种仪式同时具有军事上、政治上、文化上和宗教上的意义,它的观念完全对立于西方的形而上学,后者最有代表性的反映是摩西所说的一番话。摩西在提到以色列的敌人时下命令说,要把敌人斩尽杀绝,绝不能成为敌人的同盟,也不能对他们手软,要砸烂敌人的圣龛、撕破圣噃、砍断圣柱、烧光圣像。犹太人如此这般的举动代表着他们希望毁掉一切对他们来说是外来的东西;与之相反,罗马人把外来的事物据为己有。按照罗马的招魂观来讲,除非先把敌人那些受供奉追随的精神和宗教守卫神吸收为已有,否则就不可能真正征服敌人。敌人的战败表现在,他被割断了自己在文化和宗教上的根基,失去了自己的身份。这样,他便属于引诱逻辑学的范畴了,这个逻辑学中包含了所有对立事物的相对性和临时性:敌人变成了朋友,反之亦然,每件事在正反切换的过程中,变成了自身的对立(enantiodrome)。引诱者一被引诱者的关系其实既不能简化成朋友的关系,也不能简化成敌人的关系;它既不是爱,也不是恨。相反,它可以说是一种开启仪式,即被引诱者在引诱者的开启下进入到一个新的层面,在这个层面上,引诱双方都要遵循同样的逻辑规则。
  被引诱的神一点儿也没有失去尊严。
……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