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出版社:军事科学出版社 ·页码:333 页 ·出版日期:2005年08月 ·ISBN:7801378792 ·条形码:9787801378798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 ...
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中华人民共和国军事院校教育发展史:武警卷 |
 |
|
 |
中华人民共和国军事院校教育发展史:武警卷 |
 |

基本信息·出版社:军事科学出版社
·页码:333 页
·出版日期:2005年08月
·ISBN:7801378792
·条形码:9787801378798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军事院校教育发展史》是一部记叙1949年新中国成立至1999年间武警院校教育发展历程,研究其特点和规律的著作。本卷坚持以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江泽民关于国防、军队和武警部队建设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为指导,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回顾、分析、研究新中国成立后50年武警院校教育发展进程中各个历史阶段的重大事件,从办学思想、教育体制、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管理、教学保障、科学研究、教员队伍建设等各个方面,客观、全面、系统地总结经验和教训,探寻武警院校教育发展的特点和规律。
编辑推荐 本书是一部记叙1949年新中国成立至1999年间武警院校教育发展历程,研究其特点和规律的著作。本卷坚持以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江泽民关于国防、军队和武警部队建设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为指导,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回顾、分析、研究新中国成立后50年武警院校教育发展进程中各个历史阶段的重大事件,从办学思想、教育体制、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管理、教学保障、科学研究、教员队伍建设等各个方面,客观、全面、系统地总结经验和教训,探寻武警院校教育发展的特点和规律。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艰辛创办院校探索正规教育(1949~1956)
第一节 初建公安部队学校
一、公安部队党委决定创办干部学校
二、创建军政干部学校
三、建立文化和卫生学校
第二节 “边教育、边建设”
一、开展劳动建校
二、组织“文化大进军”
三、组建教员队伍
四、加强党委领导和政治工作
第三节 探索正规化教育
一、实行正规化编制
二、调整培训体制
三、贯彻“以教学为中心”的思想
四、提高学员入学水平
五、提高教员教学水平
六、实施正规系统教育
七、国防部检查公安军学校
八、召开公安军学校工作会议
第四节 初建内卫、边防学科体系
一、贯彻军委主要领导关于公安部队学校教育思想
二、学习苏军办学经验
三、初步建立内卫学科体系
四、初步建立边防学科体系
第二章 院校调整改革教育曲折发展(1956~1966)
第一节 改编公安部队院校
一、公安军学校改为公安部队学校
二、公安部队学校改为武警院校
三、武警院校改为公安部队院校
第二节 总结办学经验
一、第一公安学校的六年办学经验
二、高级民警干部学校的八年办学经验
三、武警部队学院的六年办学经验
第三节 加强正规化建设
一、执行《公安军学校训练计划纲要》
二、编写业务训练教材
三、加强教员队伍建设
四、贯彻《中国人民解放军院校工作条例》
第四节 开展教学改革
一、贯彻“少而精”、“短而小”的教学原则
二、探索公安业务教学方法
三、广泛开展技术革新活动
四、推广郭兴福教学法
五、开展学习毛主席著作活动
六、提出教学改革十项措施
第五节 “左”的指导思想下的三次政治运动
一、反右派斗争扩大化对学校教育的影响
二、反“教条主义”对学校教育的影响
三、整风对院校教育的影响
第三章 院校全被撤销教育长期中断(1966~1976)
第一节 院校全面混乱
一、正规教育被否定
二、领导干部被揪斗
三、知识分子被批判
第二节 正规教育中断
一、院校全部撤销
二、教员全部外流
三、物资全部散失
第三节 部队大办教导队
一、内卫师大办教导队
二、武装民警和边防、消防警察办教导队
第四章 重新创办院校恢复正规培训(1967~1989)
第一节 重建武警院校
一、创办武警高等院校
二、召开第一次院校工作会议
三、改建武警初级指挥学校
四、创建武警专业学校
第二节 重组教员队伍
一、制订教员队伍建设规定
二、多种渠道选调教员
三、加强教员培训
四、评定专业技术职务
第三节 规范教学内容
一、调整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
二、统一编写内卫专业教材
三、贯彻“首先满足第一任职需要”的教学改革指导思想
第四节 完善培训体制
一、提出“三级加函授”培训体制
二、完善专业体系
三、开办本科教育
第五节 调整院校体制和任务
一、调整直属高等院校体制和任务
二、发展初级指挥学校
三、开办医学专科学校
第六节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一、发挥“三个积极性”投资办学
二、加强“四室、两场”建设
三、制订院校工作规章制度
第七节 开展教学与学术研究
一、建立教学与学术研究机构和规章制度
二、开发教学研究成果
三、创办学术刊物
四、参加军队院校协作中心学术活动
第五章 院校深化改革教育开拓前进(1989-1999)
第一节 确立院校建设新思路
一、召开广州现场会
二、颁发《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院校建设若干规定》
三、开展“我谈院校建设”大讨论
四、考评院校建设
第二节 学习贯彻江泽民题词
一、武警技术学院贯彻题词
二、武警部队党委决定把题词作为统一校训
第三节 改革院校体制编制
一、调整院校领导管理体制
二、调整院校布局和任务分工
三、调整院校编制
第四节 全面提高办学层次
一、普及大专教育
二、扩大本科教育
三、开办研究生教育
第五节 加快开放办学的步伐
一、开办函授教育
二、实行联合办学
三、依托国民教育
四、开展国际间教学交流
第六节 用江泽民“五句话”总要求指导教学改革
一、召开上海教学改革座谈会
二、编修教学计划、大纲和教材
三、召开北京院校工作会议
第七节 建设高素质教员队伍
一、加大培训力度
二、建立激励机制
三、进行优质课评比
四、实施“专、兼、聘”
第八节 繁荣教学、学术和科技研究
一、加强教学研究
二、加强学术研究
三、加强科技研究
第九节 发挥维护社会稳定的预备队作用
一、遂行重大临时勤务
二、处置重大突发事件
三、参与重大抢险救灾
结束语
一、武警院校教育的主要成就
二、武警院校教育的基本经验
三、武警院校教育的发展趋势
附录
一、武警院校教育大事记
二、武警院校先进人物
三、武警院校部分获奖教学科研成果
后记
……
序言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军事院校教育,从新中国成立起,已经走过了50多年的光辉历程,在党中央、中央军委的领导下,全国军事院校教育以毛泽东军事思想、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和江泽民关于军队建设的重要论述为指导,继承革命战争年代军事教育的优良传统,坚持为国防和军队建设服务的办学宗旨,励精图治,艰苦创业,克服困难,开拓前进,培养和造就了大批军事人才,为中国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中国军事院校教育取得的辉煌成就,饱含着党的三代领导核心的心血。广大教职员工呕心沥血,忘我工作,无私奉献,默默耕耘,为军事教育事业贡献了毕生精力和聪明才智,我们应当永远记住他们为此做出的贡献。
文摘 党委集体领导下的首长分工负责制,是公安部队学校的基本领导体制。在办学初期,由于各学校党委领导班子成员来自不同单位,大多刚从带兵打仗一线调到学校,相互之间配合不够默契,处理教学工作与其他工作关系不够得当。1952年6月,军委公安部队军政干部学校召开第一次党代表大会。会议以统一思想、扭转作风为主题,提出加强党委集体领导,加强思想领导,加强机关工作,提高干部水平等任务。会后,学校根据大会决议,学习《反对自由主义》,整顿全校排以上干部的思想和作风;党委制定了定期召开党委会议制度,规定一切较重要的问题均交党委讨论决定。这次党代表大会及其后的整顿,使党委成员之间、党员之间的团结得到加强,一些在“三反”运动中受到冲击的干部,克服了埋怨情绪或不敢负责的态度。
1953年,由西南公安部队军政干部学校改编的第2公安部队学校党委,曾就党委成员如何分工负责及深入教学第一线等问题召开党代表大会,认真总结工作,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增强了党委“一班人”围绕教学这个中心做好分管工作的自觉性。1954年9月,学校党委遵照党的七届四中全会《关于增强党的团结的决议》,根据西南公安部队司令部、政治部的指示,在西南公安部队一位党委成员的参加下,用10天时间召开党委扩大会议,就党委团结问题进行分析讨论,从纠正“居功骄傲和个人主义”人手,建立和完善党委集体领导下的首长分工负责制。会议期间,对人事作了一些调整,党委领导班子得到加强。
后记 《中华人民共和国军事院校教育发展史·武警卷》,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军事院校教育发展史》丛书的分卷之一,是根据总参谋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军事院校教育发展史》课题领导小组2000年2月编纂工作会议精神组织编写的。
武警总部首长和机关,对本卷的编写工作十分重视,成立了以梁洪为组长,霍毅、王建平、胥昌忠、周锁海为副组长,潘昌杰、刘长余、张广平、易功来、李国新为成员的编辑领导小组;以张振杰、刘本德、程进增、李开长为成员的编辑咨询组;以张广平为主编,陈惠新为副主编,董自孝、韦清风、李来根、胡晓炜、王为桢为成员的编写组。为保证编写质量,编写组在搜集资料、确定纲目、分头编写、集中修改、征求意见、主编统稿等阶段,认真贯彻了编辑领导小组确定的“史料完整确凿,脉络清晰明了,概括全面准确,文字精练生动,论述客观公正”的要求。编辑领导小组和编辑咨询小组对各阶段的研究成果,都进行了严格的审查把关。经过共同努力,于2003年3月完成了编写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