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页码:185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5月 ·ISBN:7504576115/9787504576118 ·条形码:9787504576118 ·版本: ...
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电工基础(第3版) |
 |
|
 |
电工基础(第3版) |
 |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页码:185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5月
·ISBN:7504576115/9787504576118
·条形码:9787504576118
·版本:第3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全国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电子类专业教材
内容简介 《电工基础(第3版)》的主要内容有:电路基础、简单直流电路、复杂直流电路、电容器、磁场与电磁感应、正弦交流电路、周期性非正弦交流电路等。各部分教学内容参考学时见下表。
编辑推荐 《电工基础(第3版)》是由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出版的。
目录 模块一 电路基础
课题一 电路的基本概念
课题二 电路中的基本物理量
课题三 电阻与电阻定律
实验与实训1 万用表的使用
课题四 欧姆定律
课题五 电功与电功率
思考与练习
模块二 简单直流电路
课题一 电阻的串联
课题二 电阻的并联
课题三 电阻的混联
课题四 电路中电位和电压的计算
实验与实训2 电位和电压的测量
思考与练习
模块三 复杂直流电路
课题一 基尔霍夫定律
实验与实训3 验证基尔霍夫定律
课题二 支路电流法
课题三 电压源、电流源及其等效变换
课题四 叠加原理
课题五 戴维南定理
课题六 直流电桥电路
思考与练习
模块四 电容器
课题一 电容器与电容量
课题二 电容器的充电和放电
课题三 电容器的分类和选用
课题四 电容器的连接
课题五 RC电路的过渡过程
思考与练习
模块五 磁场与电磁感应
课题一 磁场的基本知识
课题二 磁场对载流导体和运动电荷的作用
课题三 铁磁材料
课题四 磁路欧姆定律
课题五 电磁感应
课题六 自感
课题七 互感
课题八 变压器
思考与练习
模块六 正弦交流电路
课题一 正弦交流电的基本概念
实验与实训4 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
课题二 正弦交流电的表示方法
课题三 纯电阻正弦交流电路
课题四 纯电感正弦交流电路
课题五 纯电容正弦交流电路
课题六 电阻、电感、电容串联的正弦交流电路
课题七 电阻、电感、电容并联的正弦交流电路
实验与实训5 单相交流电路
实验与实训6 串联谐振和并联谐振
课题八 三相交流电路
思考与练习
模块七 周期性非正弦交流电路
课题一 非正弦交流电概述
课题二 周期性非正弦交流电路的计算分析
课题三 滤波器
思考与练习
……
序言 为了更好地适应全国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电子类专业的教学要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材办公室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组织全国有关职业教育研究人员、一线教师和行业专家,对2003年版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电子类专业教材进行了修订和补充。
这次教材开发工作的重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坚持以能力为本位,突出职业技术教育特色。根据电子类专业毕业生所从事职业的实际需要,对教材内容的深度、难度做了较大程度的调整。同时,进一步加强实践性教学内容,以满足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要。
第二,吸收和借鉴各地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教学改革的成功经验。专业课教材的编写遵循任务驱动教学理念,将理论知识与技能训练有机融为一体,尽可能再现专业岗位的工作环境,以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第三,努力反映电子技术发展,力求使教材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合理更新教材内容,尽可能多地在教材中充实新知识、新技术、新设备和新材料等方面的内容,例如,教材编写充分运用了电子仿真技术。同时,在教材编写过程中,严格贯彻国家有关技术标准的要求。
第四,努力贯彻国家关于职业资格证书与学历证书并重、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与国家就业制度相衔接的政策精神,力求使教材内容符合《电子设备装接工》《无线电调试工》《无线电设备机械装校工》《家用电子产品维修工》《电子元器件检验员》等国家职业标准(中级)的知识和技能要求。
第五,创新教材编写模式,力求给学生营造一个更加直观的认知环境。尽可能使用图片、实物照片或表格形式将各个知识点生动地展示出来,同时,针对相关知识点,设计了很多贴近生活的导人和互动性训练等,意在拓展学生思维和知识面,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第六,强调教辅资源的开发,力求为教师教学提供更多的方便。本套教材除配有习题册、教学参考书、教学挂图外,还重点开发了多媒体教学光盘、网络课程等。
文摘 插图:

电路和水路有很多相似之处,如图1-13a所示。为了维持水流的不断流动,在水路中必有水泵的作用,它将水不断地由低水位B抽向高水位A,于是在A、B两点之间形成一个水位差(即水压)。在水压的作用下,水流由高水位流向低水位,如此不断循环,就产生了持续的水流。而在图1-13b所示电路中,用电源代替了水泵,电阻代替了水车,电流代替了水流,于是也会产生持续不断的电流。由此可以看出,电路中产生电流的条件是:(1)电路中必有电源的存在。因为只有在电源的作用下,才能在电阻两端产生一定的电位差(电压);(2)电路一定要构成闭合回路,这样才能为电流的流动提供外部条件。
需要指出的是,对于一个电源来说,它的内部既有电动势又有电压。电源两端的电位差称为电源的端电压,简称电源电压,其方向由电源的正极经负载指向负极。我们常用的电池就是一个电源,随着电池使用时间的延长,电源两端的电压将下降,当降低到一定的数值时,电源就不能使用了。
电动势和电压的单位虽然相同,但是两者的意义并不相同。
(1)电动势和电压的物理意义不同。电动势用来衡量电源力做功本领的大小,电压用来衡量电场力做功本领的大小。
(2)电动势仅存在于电源内部,而电压不仅存在于电源的外部,也存在于电源的内部。
(3)电动势与电压的方向不同。电动势方向是在电源内部由低电位指向高电位,即电位升的方向;电压方向是由高电位指向低电位,即电位降的方向。
电动势在实际电路中主要起到提供电能的作用。要测量电源电动势的大小,通常也采用电压表或万用表的电压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