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出版社:群言出版社 ·页码:373 页 ·出版日期:2005年11月 ·ISBN:7800805514 ·条形码:9787800805516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 ...
| 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
创世之光:摩西史诗创世纪鉴赏指南 |
 |
|
 |
创世之光:摩西史诗创世纪鉴赏指南 |
 |

基本信息·出版社:群言出版社
·页码:373 页
·出版日期:2005年11月
·ISBN:7800805514
·条形码:9787800805516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Pages Per Sheet
·丛书名:生命树书系
内容简介 我们知道,《创世记》主要讲述耶和华上帝的创造和他的计划的初步实施,其中包括天地万物的创造,人类、婚姻家庭、艺术科学的起源,特别是罪的起源、救赎的起源、中保的起源和选民的起源等。它的时间从亘古到青铜器时代,持续数千年;它的空间从天空到大地,从诺亚方舟内部到示拿平原,再到埃及和迦南各地,绵延数万里。他的人物从上帝、天使到亚当、夏娃,从列宗列祖到诸国百姓,数以千记。它没有贯穿始终的戏剧性矛盾冲突,而且穿插了许多家谱,但是在上篇的故事中,作者采用顺序式的叙述,一方面以神的创造、立法和救恩为主导线作为贯穿,另一方面又精选了许多更富有代表性的人物、事件和场景,加以渲染刻划,从而把”创世纪”的宏伟画卷以娓娓动听、引人人胜的形式展现出来。
《创世之光》的上篇把《创世纪》原文的50章改造压缩为四部(分别是 “起源”、“亚伯拉罕”、“雅各”、“约瑟”)30篇,每篇加上提示性的标题。许多人都曾经以不同的形式编写过圣经故事,但是像王博士这样的尝试,据我所知,尚属首次。当然,这样的尝试是否成功,还有待于专家和读者的检验。不过,我以为尝试本身是有意义的。据说,王博士重新翻译注释圣经的目的,或者说他所追求的目标,是通过简洁明了的当代语言,准确地传达原作的神学和哲学内涵,使文化水平较底的普通百姓即使通过聆听,也能明白经文的意思。他编写“口述的故事”或者“鉴赏指南”的目的,则是为读者或者听众铺设一条通往经卷圣殿的道路,因为故事可以有长有短,有深有浅,而经卷则是永恒的。从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与冯象博士在他的《创世记——传说与译注》(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中所侧重的文本结构分析不同,王博士的译注更注重对经卷本身作为一个完整体系的解读。
无论如何,让抄写或者印刷出来的文本能够像当初传达口信的活人一样讲出有声有色的话语来,这该是一件多么令人兴奋不已的事啊!美国耶鲁大学的哈维洛克(E.A.Havelock)教授1986年出版的《缪斯学写:古今对口传与书写的反思》第3章题为“对口传文化的现代发现”,该书便借助于这个现代发现,提出“文本能否说话” (cana text speak?)的大胆命题,以及让古希腊的文本重新“说话”的可能性,即通过早期的文本世界去透视更早的 口传世界。这些新的研究取向可以表明,作为“过程”的文学相对于作为“ 作品”的文学,对于理解文学现象来说是如何的不可或缺;作为“过程”的文学在未来的文学研究中应占有何种地位,获得怎样的发展。王博士的这一部将口述的故事与笔录的经文合为一体的《创世之光》,是不是可以引发出宗教经典理解上和媒介方式上的反思呢?我们期待作者和他的同仁们通过这个图文并茂的“生命树”系列,不断为读者提供新的精美的精神食粮,使他们不但得到美的享受,而且为了自己生命之树的常青从中汲取丰富有益的养分。
媒体推荐 书评
王汉川博士通过“摩西口述的故事”,把“创世纪”的宏伟画卷以娓娓
动听、引人入胜的形式展现出来。其目的就是为读者或者听众铺设一条通往
经卷圣殿的道路,因为故事可以有长有短,有深有浅,而经卷则是永恒的。
许多人都曾经以不同的形式编写过圣经故事,但是像王博士这样的尝试
,据我所知,尚属首次。
——叶舒宪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国耶鲁大
学客座教授、中国文学人类学研究会会长
《创世记》的故事虽然旱已知道,但每看一次还是有新的感动。王汉川
教授从一个崭新的角度为我们讲述了这个耳熟能详的故事,把有些纯粹属于
家谱的东西略去。使不太懂得以色列历史的人读起来就比较容易把握线索。
他还以全新的翻译和详尽的注释为广大读者提供了一个优美的文本。文笔顺
畅。行文生动。意思明确,通俗易懂。
读王汉川的这个版本。如同沐浴着灿烂的生命之光,走过蛞水的江河。
踏上鲜花烂漫的原野,扑面而来的是精神食粮那沁人肺腑的芳香……
——姜桂栩 山东大学教授
编辑推荐 本书通过“摩西口述的故事”,把“创世纪”的宏伟画卷以娓娓动听、引人入胜的形式展现出来。为读者或者听众铺设一条通往经卷圣殿的道路,因为故事可以有长有短,有深有浅,而经卷则是永恒的。王汉川教授从一个崭新的角度为我们讲述了这个耳熟能详的故事,把有些纯粹属于家谱的东西略去。使不太懂得以色列历史的人读起来就比较容易把握线索。他还以全新的翻译和详尽的注释为广大读者提供了一个优美的文本。文笔顺畅,行文生动。意思明确,通俗易懂。
目录 序言
上篇:摩西口述的故事
序幕
第一部:起源
1.上帝创造天地万物
2.人类始祖偷吃禁果
……
文摘 书摘
3 亚当夏娃痛失乐园
这时,习习的凉风吹来,亚当和夏娃听见耶和华上帝在园中行走的声音
,就藏在树木中,想躲避他的面。这就是原罪——人类第一次犯罪,也是人
类的原初之罪或者与生俱来的罪,他们违背上帝的禁令并有意识地躲避上帝
。
耶和华上帝呼唤亚当说:“你在哪里?”本来,上帝授予亚当管理伊甸
园的职权,也给了他诫命,让他作忠实的园丁,但是亚当违背了上帝的旨意
。因此,无所不知、无所不在的上帝“明知故问”,主动寻找他,要他知道
自己迷失的境地。
亚当回答说:“我听见你的声音,就害怕。因为我赤身露体,便藏起来
了。”实际上,他并非因为赤身露体而害怕,也不单单因为听到上帝的声音
而恐惧,而是因为他内心犯罪的感觉叫他感到羞愧、害怕、无地自容。从此
以后,所有的罪人都有一个共同的毛病——在违背上帝之后又躲避上帝。
耶和华问道:“谁告诉你,说你赤身露体呢?我禁止你吃那棵树上的果
子,莫非你吃了吗?”
亚当推卸说:“你所赐给我、与我同居的那个女人,把那树上的果子给
我,我就吃了。”你看,亚当知错不认错,反而怨天尤人,既责怪上帝,又
怪罪妻子,极力推诿,难道亚当不知道上帝的禁令吗?这不正是后人的通病
吗?这也是人类首次用借口和谎言推卸自己的责任。上帝告诉亚当不能吃分
别善恶的智慧树上的果子时,夏娃还没有创造出来,显而易见,他后来把这
条禁令告诉了夏娃,而夏娃偷吃禁果的时候,亚当就在妻子身边。
耶和华上帝转身,先责备夏娃说:“你做的这是什么事呢?”夏娃说:
“那蛇引诱我,我就吃了。”夏娃同样不反省自己,而是推托责任,把罪过
全都归咎于蛇。好在她还承认自己受了蛇所代表的魔鬼撒旦的诱惑。
耶和华上帝并没有质问蛇,也没有给它为自己的罪行辩护的机会,而是
对它的罪行直接宣判,说道:“你既然做了这事,就必定受咒诅,比一切牲
畜和野兽所受的更为严厉。你必须用肚子移动,终生吃土。我又要叫你和女
人彼此为仇。你的后裔和女人的后裔也彼此为仇。女人的后裔要伤你的头,
你要伤他的脚跟。”
P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