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散文
小说
世界名著
散文
传记
武侠
网络小说
推理
言情
文学
诗歌词曲
青春
动漫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文学
>
散文
>
咀华与杂忆:李健吾散文随笔选集
2010-02-08
市场价:¥34.00卓越价:¥27.20为您节省:6.80元 (80折) 全场购物免配送费! 现在有货,登录后根据您所在地址,商品的发货时间会有所不同。 1人 评论打分5 颗星:(1)4 ...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咀华与杂忆:李健吾散文随笔选集
咀华与杂忆:李健吾散文随笔选集
市场价:
¥34.00
卓越价:¥27.20为您节省:6.80元 (80折)
全场购物免配送费!
现在有货,登录后根据您所在地址,商品的发货时间会有所不同。
1人 评论打分
5 颗星:
(1)
4 颗星:
(0)
3 颗星:
(0)
2 颗星:
(0)
1 颗星:
(0)看全部1篇评论
(1篇用户评论 | 写评论)
为该商品打分以改善“为我推荐”
登录为该商品打分
已经有了
基本信息
·出版社:中央编译出版社
·页码:535 页
·出版日期:2005年04月
·ISBN:7802110521
·条形码:9787802110526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丛书名:盗火者文丛
内容简介
“盗火者文丛”的作者多是从事外国文学研究的大家,10本书分别是冯至的《白发生黑丝》、李健吾的《咀华与杂忆》、卞之琳《陋室鸣》、梁宗岱的《诗情画意》、萧乾的《旅人行踪》、许渊冲的《山阴道上》、绿原的《寻芳草集》、高莽《心灵的交颤》、蓝英年《历史的喘息》、柳鸣九《山上山下》。已经离世的作者,文章、照片均由家属选编。
“鲁迅把从事西方文化研究、翻译、介绍工作的人称为普罗米修斯式的‘盗火者’,对这类人来说无疑是一种荣誉。”柳鸣九说。
据责任编辑之一的高立志介绍,这套书每本的前面有二十多页的照片,后面都刊有作者的一篇论文,还有学术小传、著作与译作书目。
丛书的策划者韩继海认为,这套散文集有三个特点,首先由于作者都是学贯中西的大学问家,所以他们在文章中表现出来的胸襟更加宽广,能够在更广阔的背景下谈论文学现象;其次,由于他们对中外文化的深入了解,对文学的理解更深刻而不仅停留在作品表面;第三,他们对作家和文学作品的评论一针见血,既准确又犀利。
编辑推荐
“盗火者文丛”的作者多是从事外国文学研究的大家,10本书分别是冯至的《白发生黑丝》、李健吾的《咀华与杂忆》、卞之琳《陋室鸣》、梁宗岱的《诗情画意》、萧乾的《旅人行踪》、许渊冲的《山阴道上》、绿原的《寻芳草集》、高莽《心灵的交颤》、蓝英年《历史的喘息》、柳鸣九《山上山下》。已经离世的作者,文章、照片均由家属选编。
“鲁迅把从事西方文化研究、翻译、介绍工作的人称为普罗米修斯式的‘盗火者’,对这类人来说无疑是一种荣誉。”柳鸣九说。
据责任编辑之一的高立志介绍,这套书每本的前面有二十多页的照片,后面都刊有作者的一篇论文,还有学术小传、著作与译作书目。
丛书的策划者韩继海认为,这套散文集有三个特点,首先由于作者都是学贯中西的大学问家,所以他们在文章中表现出来的胸襟更加宽广,能够在更广阔的背景下谈论文学现象;其次,由于他们对中外文化的深入了解,对文学的理解更深刻而不仅停留在作品表面;第三,他们对作家和文学作品的评论一针见血,既准确又犀利。
目录
“盗火者文丛”序
1.咀华篇………………………………………………………1
《爱情的三部曲》/3
——巴金先生作
《边城》/19
——沈从文先生作
……
文摘
书摘
十九度中》
——林徽音女士作
我不明白内容和形式怎样分开,一件将军的铠甲只是铠甲,并不是将军:剥掉铠甲,将军照样呼吸。杀掉将军,铠甲依旧存在。这不是一个妥当的比喻。如若“陀斯妥夫斯基往往是被当做好像没穿制服的将军”,并不妨害陀氏之为伟大。①所以铠甲不是形式,而是辞藻。..形式和内容不可析离,犹如皮与肉之不可揭开。形式是基本的,决定的:辞藻,用得其当,增加美丽;否则过犹不及,傅粉涂红,名日典雅,其实村俗。一个伟大的作家,企求的不是辞藻的效果,而是万象毕呈的完整的谐和。他或许失之于偏,但是他不是有意要“偏”,这只是他整个人格的存在。所以批评家惟恐冒昧,轻易不敢把这叫做“偏”,而另寻别的字样象征,例如有力,深刻,透辟等等。他的作品(由一个全人格产生出来的作品)根据着他全部的生活,而支配作品的方向的,多半是他先天的性情。一部作品和性情的谐和往往是完美的符志。
没有再比人生单纯的,也没有再比人生复杂的,一切全看站在怎样一个犄角观察;是客观的,然而有他性情为依据;是主观的,然而他有的是理性来驾驶。而完成又有待乎选择或者取舍;换而言之,技巧。一部文学作品之不同于另一部,不在故事,而在故事的运用;不在情节,而在情节的支配;不在辞藻,而在作者与作品一致。
因为思想或者背景的同异,读者可以否认某些材料的使用,然而绝对没有权利抹杀它们的存在。
一件作品的现代性,不仅仅在材料(我们最好避免形式内容的字样),而大半在观察,选择和技巧。
这就是为什么在1935年,我却偏要介绍1934年的一篇短篇小说,那篇发表在《学文》杂志第一期的《九十九度中》,林徽音女士的制作。我相信读者很少阅读这篇小说,即使阅读,很少加以相当注意。我亲耳听见一位国立大学文学院的教授,向我承认他完全不懂这不到15000字的东西。他有的是学问,他缺乏的便是多用一点点想像。真正的创作,往往不是腐旧的公式可以限制得下。一部杰作的存在,不仅在乎遵循传统;然而它抛不掉传统,因为真正的传统往往不只是一种羁绊,更是一层平稳的台阶。但是离开那些初步的条件,一部杰作必须有以立异。一个作家和一个作家已经形成人性上绝大的差异。根据各自的禀赋,他去观察;一种富有个性的观察,是全部身体灵魂的活动,不容一丝躲懒。从观察到选择,从选择到写作,这一长串的精神作用,完成一部想像的作品的产生,中间的经过是必然的,绝不是偶然的;
……
查看更多
下一篇
本文网址:
https://www.reader8.net/book/20100208/312199.html
读书人精选
热点排行
让美好现在发生
一力文库007:瓦尔登湖(附赠《瓦尔登湖》
旅行,人生最有价值的投资
田园慢生活:明天也是小春日和+周末田舍生
穷忙(译文纪实)
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 (理想国)
看见
不如去闯
梁实秋散文经典系列:雅舍谈吃(插图珍藏版
韩寒最新作品:青春[平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