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生活 > 两性 >

单身女人与白马王子

2010-02-08 
市场价:¥22.00卓越价:¥17.60为您节省:4.40元 (80折) VIP 价:¥17.07 SVIP价:¥16.72 ...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单身女人与白马王子 去商家看看
单身女人与白马王子 去商家看看

 单身女人与白马王子

  • 市场价:¥22.00
  • 卓越价:¥17.60为您节省:4.40元 (80折)
  • VIP 价:¥17.07 SVIP价:¥16.72
  • 全场购物免配送费!
  • 现在有货,登录后根据您所在地址,商品的发货时间会有所不同。 (暂无用户评分、评论 | 写评论)
    商品促销和特殊优惠每购买由卓越亚马逊提供的1件图书产品合格购物商品,另外购买Office 2007 中文家庭和学生版可享受¥20.00 元的优惠。查看详细条款
    为该商品打分以改善“为我推荐”      登录为该商品打分
          已经有了
    基本信息·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
    ·页码:314 页
    ·出版日期:2004年01月
    ·ISBN:7213022725
    ·条形码:9787213022722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外文书名:La Femme seule et le prince charmant

    内容简介 上篇建立历史背景:为什么单身生活的人数量如此之多,而且是有规律地上升?中篇论及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绘制了一幅图像。下篇给予解释,自立之路。女性身不由已地走上这条路,为了更好生活而不得不在这条路上走下去。其实当她们选择在自立的道路上冒险时,就做出了一个不仅仅关乎自身的决定:她们重视审视社会的基础结构(以贤妻角色为基础的家庭),并威胁到整个社会机制。

    作者简介 让-克洛德·霍夫曼,社会学院,索邦巴黎五大社会关系研究中心(CNRS)主任。作为研究婚姻与日常生活问题的专家,他还著有《婚姻的网状结构》、《女人的身体、男人的目光,裸胸的社会学》、《著作核心,家务行为理论》


    媒体推荐
    本书主人公是一对奇特的夫妇:单身女性和白马王子。它是现代童话,但也是真实的。单身女性是主角,贯穿于全书,且极具活力;白马王子则是时不时地以模糊的形象出现。对现代社会而言,这是否是一个夸张过时的陈词滥调呢?只有到故事结束时才能下结论。
    本书并非纯粹地讲述故事,故事其实只是引子,像阿莉阿德尼线团一样,引导人们进入对
    单身生活的分析。单身生活,是一座有可能令我们迷失方向的错综复杂的迷宫。读者也可以不
    看分析而只读故事,紧紧追随白马王子和现代灰姑娘的情感历程。
    八年来,我一直在研究婚外生活和孤独问题。我所有的努力只是证明了更多更特殊的新类
    型和新问题:农村中男性的孤立,已婚女性在家中的孤独感,等等。
    人们知道得越多,就觉得懂得越少。懂得越少,就越无法清楚地、有力地阐述。而单身的
    男人和女人所期待的恰恰是:得到一个清晰的信息,赋予他们这种奇怪的存在方式令人信服的
    理由,帮助他们作出影响未来的决定。
    本书所采用的是“透视法”,即借助阿莉阿德尼线团明确主导程式,避开那些特殊的边缘类型。因此,本书不涉及农民的婚姻困难、家庭主妇的孤独和其他千百种有疑问的缩微景观,不涉及老年人的孤独,对男性也只是略微提及。当然也不论及令人感叹的社会边缘人。这是突显主题必须付出的代价。当内容纷繁复杂时必须给予中心议题以特权。
    此处的中心无疑是女性,选择的女性也并非任意而为。选择的年龄层次为20一50岁。因为本书详细分析的社会机制是以最高能量运行着的。我们将会看到,生活是如何将两种矛盾的成分合为一体的:一个人的生活是一种双重生活。由于私生活是隐私的典范,因此赋予这一年龄段的女性以另一种地位:将整个身心奉献给家庭。单身女性徘徊于独立的冲动和隐私典范的压力之间,身陷旋风之中,支离破碎,她不断地寻思“为何这般”?却又继续着这种破碎的生存。通过对全部信件的分析,我们将进入她的思想深处。
    然而,在很多方面,男性的单身生活与女性的单身生活颇为相似。第一,这种人生轨道有着相同的无忧无虑的活力。第二,有相同的渴望,希望按自己的意愿建立生活。第三,有相同的疑虑和困惑,也会被孤独灼伤,以至冷淡得对女性毫无希求。第四,同样希望拥有家庭和孩子(这是最令人梦想的缺项),以及亲友的热情和社会的承认。因此,单身男人也不妨渎读这本书,在不少段落中或许会找到自己:蛰居家中的退化,突发奇想的外出(“今晚我要找到她”),生存方式的轻松带来的快乐与痛苦,等等。他们能惊奇地发现那些将自己的生活安排得更简单更有特性的女性,她们允许人们用放大镜去观察她们。例如在第十一章中,我们将看到,“护罩逻辑”如何促使单身女性以积极的姿态展现自己,在为另一半“自我”而辩护的他人目光中获得身份。男人也需要经历这一阶段、只不过是没有女性表现得这么强烈,他们更容易接受现实——内心的破碎。对他们来说,“护罩逻辑”没有发展到“反常”的地步(“护罩逻辑”使某些女性过于引入注目、过于完美而变得不可接近)。
    ……
    目录
    第一章 单身生活:漫长的历史
    过去的婚姻
    独身不可容忍
    伟大的比法罗女
    第一例合法独身
    女扮男装的圣女
    ……
    文摘 书摘1
    尽管如此,什么都比不上真正的出门,此时目的(惟一的)是明确的:找到一个男人,找
    到生命中的男人。现在,最炽热的感情出现在初期,处于拿主意和出门之间:激情进发将她推
    向最美妙的故事中。丝毫不受拘束的幻想也可能会与现实交错。不再是想象的迷雾,不再只是
    抚慰,幻想具体化了。在想象与现实的转化过程中感情最为炽烈。游荡在波动与迷茫中,确实
    会形成一种感觉,另一种生活经历正在开始,美妙的故事不再虚无缥缈,与现实碰撞了。感觉
    像生活在另外一个星球上,既不是脱离现实的幻象,也不是远离梦想的现实。巴贝特悠然地享
    受着准备工作的快乐。“当我对自己说,出去吧,今晚我会遇 见他。一想到此,我的心就‘
    怦怦’直跳。什么都不管 了,甚至不放音乐,我的身体和感觉都棒极了,我化妆的手指都充
    满了感情。”
    ……




    书摘2
    不安之地
    “谴责的手指”在某些时刻表现得更加厉害。在那些时刻,“单身生活”这种个人生活的隐秘模式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成为众目睽睽的对象。飞例如,各种家庭聚会,只需看看星期天那些使单身者难以忍受的洗礼和婚礼。即便在外省的社交场合,点对单身女人的约束也没有减弱:“晚上6点以后就不可能独自到酒吧喝咖啡。或者,炎热的6月晚上,无法待在电视机前,便不由自主地出去溜达一下,但是8点以后就不可能了。所以,对‘这些自由’来说,巴黎是天堂!”热拉尔蒂娜这样写道。几个月前她刚到巴黎。但她马上又补充说:“即使在巴黎也不能随心所欲。”因为大城市里看起来较为自由的场合也有规矩,有时也同样严格,这种规矩微妙不明言。只要这些场合中有很多人毫无顾忌地表露出亲密(爱意浓浓的情侣,满脸笑容的孩子),批判的目光就会立即“射”过来。尽管这些恋人们没有任何企图,他们脑中只有爱情;尽管这些小孩的笑容毫无恶意,批判的目光仍然显得刺眼。希尔维再也不打算去公园了:“在春天,天下所有的恋人都在相拥轻吻,这真叫人难以忍受。”
    一旦单身女性出现在公共场合,“谴责的手指”便以一种复杂的方式形成了:猜疑的目光和指责的低语。然而,需要指出的是,被注视的女性自己的解释是决定性的,因为那些标志很微妙“,无法有力地引导这种主观感觉。在一项关于沙滩上私密行为推则的研究中,我曾经指出一种客观征象:一条列标准规定了哪些是常规场合,越是在远离这些常规场
    ……
  •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