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页码:331 页 ·出版日期:2002年10月 ·ISBN:720804306X ·条形码:9787208043060 ·版本:第2版 ·装帧:精装 · ...
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哲学科学全书纲要 |
 |
|
 |
哲学科学全书纲要 |
 |

基本信息·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页码:331 页
·出版日期:2002年10月
·ISBN:720804306X
·条形码:9787208043060
·版本:第2版
·装帧:精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世纪文库(第2辑)
·外文书名:Enzyklppadle Der Philosophishen Wissenschaften Im Grundrisse
内容简介 《哲学科学全书纲要》是上海人民出版社"世纪文库"之一,"世纪文库"系统整理和充分展现上海世纪出版集团的学术文化资源,进一步拓展我们的文化视域,大力推动中国学术创造与前进的步伐,我们决定出版"世纪文库"。定位于出版高质量的优秀学术图书,特别是已获定评价的中外学术经典。《哲学科学全书纲要》是经典著作,非常值得一读!
作者简介 乔格·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Georg Wilhelm Friedrich Hegel,1770年-1831年) 德国哲学家。他创立的学说包括逻辑学,自然哲学、精神哲学。主要著作:《精神现象学》、《逻辑学》、《哲学全书》、《法哲学原理》、《历史哲学演讲录》、《哲学史演讲录》、《美学》。
媒体推荐 前言
在我其他似乎已成形的思想之前,我先把这一统观哲学全范围的概要公诸于世,其直接的缘由是需要给听取我的哲学讲演的听众提供一本基础教程。
一本纲要性著作所具有的本性不但不允许依各种观念的内容对它们作甚为完全的发挥,而且尤其限制对它们的系统推导作出发挥,而只有这种推导才包含着人们在另外场合以证明所指谓的东西,和对一种科学的哲学来说不可或缺的东西。本书的书名应该一方面能够表明一个整体所具有的幅度,另一方面应该也能表明其意欲把细致方面留待口头讲授的意图。
但是如果以一种有意简要的方式所应讲述的内容是一种已然假定的和众所周知的内容,那么在一本纲要中更多就不外是要作一种外在合目的性的安排和处理。由于我们现在的阐述并非属于这种情形,而是依据一种方法对哲学提出一种新的论述,并且如我所希望的,这种方法作为惟一真实的、与内容同一的方法将会得到承认,所以假使情况先允许我如同就整体的第一部分、即逻辑那样,已把一部较详尽的著作交给读者,关于哲学的其他部分同样也先行有一较详尽的著作,那我就真可以认为这一做法对于哲学的这种新的论述,对于公众界才是更有好处的了。此外我以为,虽然那种内容与之相应而更接近于表象和经验熟知的方面,在现在的阐述中不能不自始就加以限制,那些转化环节也只能是一种须得通过概念才发生的中介,但在这些转化方面也已明显做到一步:从进展上说,方法的东西使自己既与其他一些科学所寻求的单纯外在的次序充分区别开来,又与哲学著作中一种已成惯例的做法充分区别开来,这种做法以一种图式为前提,以之和第一种方式所做的一样把材料外在地平列起来,而且比前者所做的还更为任意,通过极为奇怪的误解,意欲用偶然性和任意性的联结来满足概念的必然性。
我们曾看到,同样的任意性还侵袭哲学的内容,寻求思想冒险,在有段时间内极力影响怀有真纯情志的诚实的意向,但它此外也被看作本身已发展到疯癫程度的胡闹行为。代替令人感佩或者癫狂的东西,其内蕴更加常见和更为真正可让看出的是一些尽人皆知的老生常谈,适如形式可以看出是有意在方法上单纯提供一种轻易就能得到的趣谈的做法,外加种种离奇的联结,和生硬地标奇立异,同样地,在严肃正经的表情后面一般可以看出的是对自己对公众的欺骗。另一方面,与此不同,我们也曾看到那种不求甚解的作风给思想贫乏盖上一种自作聪明的怀疑主义的印记和自谦式的理性批判主义的印记,通过把各种观念化为一空,以同样的程度加强自己的空虚傲慢。这两种精神倾向在相当长时间内戏弄德国人的严肃认真气质,使其更深沉的哲学需要陷于疲惫,结果是招致对哲学科学采取一种冷漠态度,甚至是那样一种蔑视态度,以致现在有一种如此自称的谦逊精神也来谈论哲学中最深刻的东西,并且否弃它,以为可以自负地否认它是理性的认识,而这种认识的形式原是人们先前所理解的证明。
上述的第一种现象可以局部地看作新时期中年轻的快乐精神,这种精神在科学领域和政治领域都展现了出来。如果这种快乐精神是在狂放地欢迎重获青春活力的精神的朝霞,未经较高深的劳动就径直来欢享理念,在一个时期内沉湎于理念呈现出的希望与前景,则它也较容易调理好自己的过分举动,因为它是以一种核心为基础,而它给这一核心周围罩上的薄雾也必会自行消散。但另一种现象就比较恼人,因为它使人看到的是疲惫懈怠和软弱无力,而且力图用一种虚浮傲慢的样子来掩饰这种疲惫无力状态,仿佛它已胜过有史以来那些哲学精神,但在绝大多数场合下却是自己误解了它们。
……
编辑推荐 《哲学科学全书纲要》:世纪文库。
目录 [前言]
导论
第一部 逻辑学
引论
一、存在论
1. 质
2. 量
3. 度
二、本质论
1. 纯反映规定
2. 现象
3. 现实性
三、概念论
1. 主观概念
2. 客体
3. 理念
第二部 自然哲学
一、数学
二、无机物理学
1. 力学
2. 元素物理学
3. 个体物理学
三、有机物理学
1. 地质自然界
2. 植物自然界
3. 动物有机体
第三部 精神哲学
一、主观精神
1. 灵魂
2. 意识
3. 精神
二、客观精神
1. 法权
2. 道德
3. 伦理
三、绝对精神
1. 艺术宗教
2. 受启宗教
3. 哲学
译后记
……
序言 在我其他似乎已成形的思想之前,我先把这一统观哲学全范围的概要公诸于世,其直接的缘由是需要给听取我的哲学讲演的听众提供一本基础教程。
一本纲要性著作所具有的本性不但不允许依各种观念的内容对它们作甚为完全的发挥,而且尤其限制对它们的系统推导作出发挥,而只有这种推导才包含着人们在另外场合以证明所指谓的东西,和对一种科学的哲学来说不可或缺的东西。本书的书名应该一方面能够表明一个整体所具有的幅度,另一方面应该也能表明其意欲把细致方面留待口头讲授的意图。
但是如果以一种有意简要的方式所应讲述的内容是一种已然假定的和众所周知的内容,那么在一本纲要中更多就不外是要作一种外在合目的性的安排和处理。由于我们现在的阐述并非属于这种情形,而是依据一种方法对哲学提出一种新的论述,并且如我所希望的,这种方法作为惟一真实的、与内容同一的方法将会得到承认,所以假使情况先允许我如同就整体的第一部分、即逻辑那样,已把一部较详尽的著作交给读者,关于哲学的其他部分同样也先行有一较详尽的著作,那我就真可以认为这一做法对于哲学的这种新的论述,对于公众界才是更有好处的了。此外我以为,虽然那种内容与之相应而更接近于表象和经验熟知的方面,在现在的阐述中不能不自始就加以限制,那些转化环节也只能是一种须得通过概念才发生的中介,但在这些转化方面也已明显做到一步:从进展上说,方法的东西使自己既与其他一些科学所寻求的单纯外在的次序充分区别开来,又与哲学著作中一种已成惯例的做法充分区别开来,这种做法以一种图式为前提,以之和第一种方式所做的一样把材料外在地平列起来,而且比前者所做的还更为任意,通过极为奇怪的误解,意欲用偶然性和任意性的联结来满足概念的必然性。
我们曾看到,同样的任意性还侵袭哲学的内容,寻求思想冒险,在有段时间内极力影响怀有真纯情志的诚实的意向,但它此外也被看作本身已发展到疯癫程度的胡闹行为。代替令人感佩或者癫狂的东西,其内蕴更加常见和更为真正可让看出的是一些尽人皆知的老生常谈,适如形式可以看出是有意在方法上单纯提供一种轻易就能得到的趣谈的做法,外加种种离奇的联结,和生硬地标奇立异,同样地,在严肃正经的表情后面一般可以看出的是对自己对公众的欺骗。另一方面,与此不同,我们也曾看到那种不求甚解的作风给思想贫乏盖上一种自作聪明的怀疑主义的印记和自谦式的理性批判主义的印记,通过把各种观念化为一空,以同样的程度加强自己的空虚傲慢。这两种精神倾向在相当长时间内戏弄德国人的严肃认真气质,使其更深沉的哲学需要陷于疲惫,结果是招致对哲学科学采取一种冷漠态度,甚至是那样一种蔑视态度,以致现在有一种如此自称的谦逊精神也来谈论哲学中最深刻的东西,并且否弃它,以为可以自负地否认它是理性的认识,而这种认识的形式原是人们先前所理解的证明。
上述的第一种现象可以局部地看作新时期中年轻的快乐精神,这种精神在科学领域和政治领域都展现了出来。如果这种快乐精神是在狂放地欢迎重获青春活力的精神的朝霞,未经较高深的劳动就径直来欢享理念,在一个时期内沉湎于理念呈现出的希望与前景,则它也较容易调理好自己的过分举动,因为它是以一种核心为基础,而它给这一核心周围罩上的薄雾也必会自行消散。但另一种现象就比较恼人,因为它使人看到的是疲惫懈怠和软弱无力,而且力图用一种虚浮傲慢的样子来掩饰这种疲惫无力状态,仿佛它已胜过有史以来那些哲学精神,但在绝大多数场合下却是自己误解了它们。
文摘 1)就主要用大小来表示定量而言,这一表述对于量是不适宜的。2)数学通常把大小定义为可予增加和减少的东西。尽管这一定义反而又包含着定义本身的成分,故而是有缺陷的,但这却是因为大小的规定是这样一种规定:它乃是被设定为可变的和不相干的,以致即使其中发生一种变化,如外延或内涵的增加,事情的实质也不会中止,例如一处房屋仍不失为房屋,一块红色仍不失为红色。3)绝对的东西是纯量,这一观点是就绝对的东西具有物质的规定自为地来看的;在物质那里形式虽然存在,但却是一种不相干的规定。在量那里规定性终归并非完全不存在,毋宁说它是量由之产生的诸环节中的一个环节。量也构成绝对东西在概念中的基本规定,即在它这一绝对无差别的东西那里,一切区别都只应当是量的区别。此外,就纯粹空间上实在的东西可以理解为不相干的空间填充而言,或就它在光中形成和变暗的过程都可以理解为一种外在的区别而言,纯粹空间和光等等也可以被看作是量的实例。
1)就形式的或知性的同一性是固执自己的同一性,并被同区别抽象分离开来而言,它就是这样一种同一性。或者说,抽象毋宁就是设定这种形式的同一性的活动,就是把一种在自身内具体的东西改变成单纯性的形式,不管是将具体物上现成存在的多样性删除一部分而仅取其一,抑或将形形色色的多样性集结到同一种规定性上,以致在内容上丝毫没有改变什么。就真实情形来看,两者是同一的东西;因为每一存在,或者每一普遍的规定,作为概念在自身内都是具体的,所以,无论是使得对表象或思维显得是一种单纯同一物的东西保持如此,还是把显得是具体的东西集结到单纯规定性形式之下,这都是同样随意或偶然的事情。2)若把绝对的东西作为一个命题的主词与同一性联系起来,这个命题就可以这样提出来:绝对的东西是与它自己同一的。尽管这一命题是真实的,但它是否是从其真理性来领意的,这还是两可的。在这种情形下,它至少在自己的表述上是不完善的,因为这里所指的是抽象的知性的同一性,即与本质的其他规定对立起来的同一性,或是相反,同一性指的是作为自身内具体的同一性,这些都是没有确定的。如同我们在后面将会看到的那样,这种自身内具体的同一性是根据,或者在其更高的真理性之内来讲,是概念。甚至“绝对的”一词本身,常常除具有“抽象的”一词的意义外,也不再有进一步的意义了,所以绝对的空间和绝对的时间也不外乎仅仅意味着抽象的空间与抽象的时间。3)本质具有的各种规定也能够被看作本质性的规定,
……
后记 黑格尔全集格洛克纳版(Georg Wilhelm FriedriehHegel:Samtliche Werke.Jubilaumsausgabe in wanzig Banden,Neu hrsg.v.Hermann Gloekner,Stuttgart,Frommanns Verlag)是格洛克纳从1927年至1930年编辑出版的,到1940年连同格洛克纳自己关于黑格尔的专著和他编的黑格尔辞典共完成为26卷。因为它的名义是为纪念黑格尔逝世一百周年,出书时标有“百年纪念版”的字样,所以也被称为纪念版。这个版本同此前的友人版及此后的几个全集版相比有一个特点,即在第6卷里收入了黑格尔自己在1817年出版的“哲学全书”。格洛克纳版出了4次,其个别卷出过5次。译者在翻译时所用的是其第3版(G.W.F.Hegel:Samtliche Werke,Jubiliaumsausgabe in 20 Banden,Sechster Band,Dritte Auflage,Stuttgard 1956,Fr.Frommanns Vedag,Gfinther Holzbo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