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页码:286 页 ·出版日期:2008年08月 ·ISBN:7303092293/9787303092291 ·条形码:9787303092291 ·版本:第1 ...
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交直流调速系统 |
 |
|
 |
交直流调速系统 |
 |

基本信息·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页码:286 页
·出版日期:2008年08月
·ISBN:7303092293/9787303092291
·条形码:9787303092291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21世纪高职高专系列规划教材
内容简介 《交直流调速系统》是根据教育部高职高专自动化类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研讨会的会议精神编写的《交直流调速系统》教学用书。《交直流调速系统》课程是电类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技术课。为适应职业技术教育的迅速发展,根据国家教委对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的教学要求,在教学实施中,我们对教材内容不断地进行调整、提炼和更新,逐渐形成了一定的教学特色,《交直流调速系统》也正是在此基础上编写而成的。
《交直流调速系统》分为3篇。第一篇为直流调速系统,第二篇为交流调速系统,第三篇为调速系统实训。书中叙述了各种交直流调速系统的工作原理、实现方法、机械特性、运行特点及适用场合。书中所涉及的系统包括单环及多环直流调速,可逆直流调速,PWM直流调速,计算机系统,交流调压调速,串级调速,笼式异步电动机的变频调速,矢量控制调速,无换向器电动机调速,通用变频器的组成、功能、参数设定及使用等。
《交直流调速系统》内容选材合理,理论联系实际,根据工程现场要求进行内容取舍;尽量简化数学推导,注重物理概念的阐述与分析;并配有相关的实训内容,将实训内容与理论教学内容紧密结合。
《交直流调速系统》根据当前交直流调速技术的发展趋势,注重反映工业中新的调速技术、新的调速系统,将交直流调速系统融合在一本教材中,并加大了交流调速内容的比例,使教材内容面向工程实际,面向当今控制技术,力求具有实用性、先进性和系统性,能体现高职高专教育培养生产第一线应用型人才的要求。
《交直流调速系统》立足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目标,遵循主动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突出应用性和针对性、加强实践能力培养的原则,课程的实训内容与理论教学融为一体。通过实训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技能操作水平与应用能力,体现高职教育特色。《交直流调速系统》内容可选择性强,以方便不同院校选用。
《交直流调速系统》可作为高职高专电类及相关专业教材,也可作为电大、中等专业学校及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用书。
目录 第1篇直流调速系统
第1章单闭环直流调速系统
1.1直流调速系统的基本概念
1.1.1直流电动机的调速方法
1.1.2调速指标
1.1.3晶闸管整流器供电的直流电动机开环调速特性
1.2转速负反馈有静差直流调速系统
1.2.1单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组成及其静态特性
1.2.2反馈控制规律
1.2.3单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动态特性
1.3转速负反馈无静差调速系统
1.4电压负反馈调速系统应用实例分析
本章小结
练习与思考题
第2章多闭环直流调速系统
2.1转速、电流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组成
2.2双闭环调速系统的稳态结构框图和静特性
2.3双闭环调速系统的数学模型和动态性能分析
2.4双闭环调速系统的工程设计方法
本章小结
练习与思考题
第3章双闭环可逆直流调速系统
3.1晶闸管一直流电动机可逆调速系统的构成及存在的问题
3.1.1可逆调速系统构成
3.1.2可逆调速系统存在的问题
3.2有环流可逆调速系统
3.2.1配合控制的有环流可逆调速系统
3.2.2制动过程的分析
3.2.3可控环流的可逆系统
3.3无环流可逆调速系统
3.3.1逻辑控制的无环流可逆调速系统
3.3.2错位控制的无环流可逆调速系统
3.4直流脉宽调制调速系统
本章小结
练习与思考题
第4章计算机控制的直流调速系统
4.1计算机数字控制的主要特点
4.1.1数字量化
4.1.2采样频率的选择
4.1.3微机数字控制系统的输入与输出变量
4.2计算机数字控制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硬件和软件
4.2.1微机数字控制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硬件结构
4.2.2微机数字控制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软件框图
4.3数字测速、数字滤波与数字PI调节器
4.3.1旋转编码器
4.3.2M法测速
4.3.3T法测速
4.3.4M/T法测速
4.3.5M/T法数字测速软件框图
4.3.6数字滤波
4.3.7数字PI调节器
4.4基于连续域工程设计方法的数字直流调速系统
4.4.1数字式单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数学模型
4.4.2单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设计
4.4.3设计示例与性能分析
4.4.4数字式电流、转速反馈的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
本章小结
练习与思考题
第2篇交流调速系统
第5章交流调压调速系统和串级调速系统
5.1概述
5.1.1交流调速系统的发展
5.1.2交流拖动控制系统的应用领域
5.1.3交流调速系统的发展趋势
5.1.4交流调速系统的主要类型
5.2异步电动机调压调速系统
5.2.1异步电动机调压调速工作原理
5.2.2交流变压调速系统可控电源--交流调压器
5.2.3闭环控制的调压调速系统组成及其静特性
5.3电磁转差离合器调速系统
5.3.1电磁转差离合器的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
5.3.2电磁转差离合器调速系统的机械特性
5.3.3转速负反馈闭环电磁转差离合器调速系统的组成
5.4绕线式异步电动机串级调速系统
5.4.1串级调速系统的工作原理及组成
5.4.2双闭环控制的串级调速系统
本章小结
练习与思考题
第6章变频调速系统
6.1变频器主电路基本构成
6.1.1整流电路
6.1_2滤波电路
6.1.3逆变电路
6.2变频器控制电路的基本原理
6.2.1恒V/F控制原理
6.2.2转差频率控制(SF)
6.2.3矢量控制方式
6.3正弦波脉宽调制(SPWM)技术
6.4各种控制方式特点比较
本章小结
练习与思考题
第7章无刷直流电动机调速系统
7.1概述
7.2无刷直流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7.2.1无刷直流电动机的模型及结构
7.2.2无刷直流电动机的实际结构和工作原理
7.3无刷直流电动机的换相分析
7.3.1无刷直流电动机的换相
7.3.2无换向器电动机的换相
7.4无刷直流电动机的基本公式
7.5无刷直流电动机的转矩波动
7.6无刷直流电动机的调速系统
本章小结
练习与思考题
第8章通用变频器的原理、应用与维护
8.1变频器的基本结构原理
8.2变频器的主要控制功能与设定
8.2.1变频器的主要控制功能
8.2.2变频器参数设定
8.3变频器的外部接口电路
8.4变频器的选择
8.4.1变频器类型的选择
8.4.2变频器容量的选定
8.4.3变频器的周边设备
8.4.4变频器的周边设备及功能
8.5变频器的安装环境
8.6变频器的运行操作方式
8.7变频器的维护保养
本章小结
练习与思考题
第3篇调速系统实训
第9章交直流调速系统实训
实训1单闭环不可逆直流
调速系统实训
实训2双闭环晶闸管不
可逆直流调速系统实训
实训3晶闸管直流调速
系统主要单元的调试
实训4逻辑无环流可逆直流调速系统
实训
实训5双闭环三相异步
电动机调压调速系统实训
实训6双闭环三相异步
电动机串级调速系统实训
实训7三相SPWM、马鞍波、SVPWM变频调速系统实训
实训8通用变频器参数设置实训
参考文献
……
序言 本书是根据教育部高职高专自动化类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研讨会的会议精神编写的《交直流调速系统》教e-用书。《交直流调速系统》课程是电类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技术课。为适应职业技术教育的迅速发展,根据国家教委对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的教学要求,在教学实施中,我们对教材内容不断地进行调整、提炼和更新,逐渐形成了一定的教学特色,本书也正是在此基础上编写而成的。
本书分为3篇。第一篇为直流调速系统,第二篇为交流调速系统,第三篇为调速系统实训。书中叙述了各种交直流调速系统的工作原理、实现方法、机械特性、运行特点及适用场合。书中所涉及的系统包括单环及多环直流调速,可逆直流调速,PWM直流调速,计算机系统,交流调压调速,串级调-速,笼式异步电动机的变频调速,矢量控制调速,无换向器电动机调速,通用变频器的组成、功能、参数设定及使用等。
本书内容选材合理,理论联系实际,根据工程现场要求进行内容取舍;尽量简化数学推导,注重物理概念的阐述与分析;并配有相关的实训内容,将实训内容与理论教学内容紧密结合。
本书根据当前交直流调速技术的发展趋势,注重反映工业中新的调速技术、新的调速系统,将交直流调速系统融合在一本教材中,并加大了交流调速内容的比例,使教材内容面向工程实际,面向当今控制技术,力求具有实用性、先进性和系统性,能体现高职高专教育培养生产第一线应用型人才的要求。
本书立足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目标,遵循主动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突出应用性和针对性、加强实践能力培养的原则,课程的实训内容与理论教学融为一体。通过实训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技能操作水平与应用能力,体现高职教育特色。本书内容可选择性强,以方便不同院校选用。
本书可作为高职高专电类及相关专业教材,也可作为电大、中等专业学校及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用书。
本书由魏连荣、朱益江任主编,第1、2章由王锁庭编写,第3章由郝云编写,第4章由魏搜编写,第5、7章由朱益江编写,第6、8、9章由魏连荣编写。全书由魏连荣统稿。
文摘 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