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人文社科 > 宗教 >

光明使者:图说摩尼教

2010-02-06 
基本信息·出版社: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页码:127 页 ·出版日期:2003年01月 ·ISBN:7806812814 ·条形码:9787806812815 ·版本:第1版 ·装帧:平 ...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光明使者:图说摩尼教 去商家看看
光明使者:图说摩尼教 去商家看看

 光明使者:图说摩尼教


基本信息·出版社: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页码:127 页
·出版日期:2003年01月
·ISBN:7806812814
·条形码:9787806812815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欧亚文明大行走丛书

内容简介 各种类型的文化,在这里生成衍变,碰撞融合。彪悍粗犷的游牧文化只是一个侧面。绿洲里的城邦,农耕社会的安定生活,同样产生了灿烂的文明。凭借横贯其间的欧亚“丝绸之路”,东西方之间传递播扬的不仅仅是物质,更有精神。中世纪晚期的大城市撒马尔罕、布哈拉、希瓦……成为人类智力探索和艺术创造的杰出中心之一。内陆地域的相对封闭,为各民族创造样式丰富而永不过时的艺术精品,提供了最大限度的可能。
作者简介 马小鹤,在上海复旦大学获学士、硕士学位,1989年访问哈佛大学燕京学社。后在香港《亚洲周刊》、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东亚图书馆工作。现任哈佛燕京图书馆工作。
媒体推荐 书评
这是一套多角度巡视欧亚文明的小丛书。
“欧亚”,主要指以欧亚草原(Eurasia Steppes)为核心的“内陆欧亚”(Eurasia),地理位置约为东起黑龙江、松花江流域,西抵多瑙河、伏尔加河流域。主要包括中国的东北部和西部地区,蒙古、俄罗斯的西伯利亚、阿富汗、中亚五国、巴基斯坦、印度西北部,以及伊朗东北部。
这片广袤的大地上,草原与沙漠同在,戈壁与绿洲共存,山地滋养着森林,平川孕育着城市,她向来是大陆人口流动的中转站。从荷马史诗《奥德塞》中的基密里安人,到希罗多德笔下的斯基泰人;从逼迫中国皇帝不得不竭尽人力物力修筑长城的匈奴人,到一度将帝国版图扩大至拜占庭的突厥人;从早已声名远播的契丹人,到突然在13世纪时大笔改写欧亚史的蒙古人……气候、环境,以及其他因素导致的大迁徒,使他们特别能够吃苦耐劳;世世代代的马背生活,培育了他们骁勇善战的性格。
各种类型的文化,在这里生成衍变,碰撞融合。彪悍粗犷的游牧文化只是一个侧面。绿洲里的城邦,农耕社会的定居生活,同样产生了灿烂的文明。凭借横贯其间的欧亚“丝绸之路”,东西方之间传递播扬的不仅仅是物质,更有精神。中世纪晚期的大城市撒马尔罕、布哈拉、希瓦……成为人类智力探索和艺术创造的杰出中心之一。内陆地域的相对封闭,为各民族创造样式丰富而永不过时的艺术精品,提供了最大限度的可能。
探索这个神秘而有趣的文明宝库,不必担心路径陌生,“大行走”书系将是你忠实的向导;更不必担心故事的真实性,丛书各专辑的作者,是当今海内外对欧亚文明史颇有研究、富有成果的专家,那一出出娓娓道来的故事,是他们多年研究的心血结晶!看似神神秘秘的遗址器物,乃至思想文化,其实都有可靠的文献、实物为佐证。
20世纪80年代初,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制订了一个工程浩大的科研计划,旨在揭开长期以来遮蔽这片土地的神秘面纱,我们这套小丛书,就将引导读者前往那个还不很熟悉的地方,行走一番……
目录
主编寄语
引子 薰血异俗,化为蔬饭之乡;宰杀邦家,变为劝善之国
一 摩尼的生平
亲爱明尊清净教命
宣说正法
二 文献和绘画
……
文摘 书摘
亲爱明尊清净教命
摩尼教(Manichaeism)是公元3世纪中叶波斯人摩尼(Mani,216—约274年)所创立的世界性宗教。摩尼的母亲满艳(Maryam)与波斯的安息(Arsacids)王室有亲戚关系,其父跋帝(Pattig)原住波斯的哈马丹(Hamadan),后来迁居到底格里斯河畔泰西封(Ctesiphon,今伊拉克首都巴格达南面)附近的玛第奴(Mardinu),参加了基督教的伊尔查塞(Elchasaites)派。这个教派以禁欲和实行烦琐的浸礼仪式为特点。摩尼于216年4月14日诞生于苏邻国(Suriston,即巴比伦[Babylonia]北部的玛第奴)。
汉文《摩尼光佛教法仪略》记载,因为摩尼亲受最高神只明尊(即大慈父)的清净教命,所以他的异号之一是光明使者。摩尼的形相为“顶圆十二光王胜相”,穿着白色的袍子。高昌发现的壁画IB6918是被男选民拱绕的一位教会大人物。画面上的这个大人物,甚至比真人还大;身穿华丽的摩尼教大祭司法衣,这是一件白色长衫,与那些教士穿的白色法衣类似。这个大祭司位于画面左侧,头部保存得相当好,是一个可敬的老人面容。大祭司的头上戴着一顶形状奇特的高帽子。这位大祭司的头光,与摩尼教其他一切绘画上出现的头光不同,它是一个白色镶边的大红圆盘,我们可以把它看作一轮红日,被黄色月牙围绕着。在摩尼教神话中,太阳和月亮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它们一出现,大概就象征这个教的创始人来到了我们面前。
20世纪70年代,在德国科隆大学收藏的纸草文献中,发现了一部希腊文的小书,通常被称为《科隆摩尼古卷》(Cologne Mani Codex)。这份古卷为摩尼的生平、特别是他的早期生活提供了许多第一手资料。摩尼从4岁起就被他父亲带到伊尔查塞教派生活,他自称12岁时就受到了启示,这启示来自光明王国之王。带来启示的天使被称为神我(阿拉伯文Tawm),他告诉摩尼要与这个教派分离,但是摩尼年纪尚幼,仍需要暂时留在原来的教派里。摩尼24岁时(240年4月19日)受到神我(希腊文Syzygos)一次最重要的启示,涉及以后摩尼教的主要基本教义。摩尼决定向这个教派公开他所受到的启示,结果引起了轩然大波。摩尼向他们指出,每天浸洗食物是无用的,每天进行洗礼也是无用的,这种教规并非出自救世主的命令,我们所说的洁净乃是出自灵知的洁净,伊尔查塞教派中的有些人倾向于他,承认他是一位真正的先知,但也有许多人反对他,认为他要废除根据法规而进行的浸礼时,他便是取消基督的命令,他们甚至要求处死摩尼。教派领袖们召开了一次宗教会议,与摩尼辩论。他们无法说
……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