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文学 > 文学 >

张曼娟新经典06-人间好时节

2010-02-06 
基本信息·出版社:花城出版社 ·页码:156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6月 ·ISBN:7536054017/9787536054011 ·条形码:9787536054011 ·版本:第1版 ·装帧 ...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张曼娟新经典06-人间好时节 去商家看看
张曼娟新经典06-人间好时节 去商家看看

 张曼娟新经典06-人间好时节


基本信息·出版社:花城出版社
·页码:156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6月
·ISBN:7536054017/9787536054011
·条形码:9787536054011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读者对象:适用于广大文学爱好者阅读。
·丛书名:张曼娟新经典

内容简介 《人间好时节》讲述了: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我从没有什么座右铭,遇见困扰或烦恼的时候,也不求神问卜,我习惯翻阅诗词。那些古人从不吝惜,以他们的生命故事,给我们人生启示。这些诗词带给我们的,不只是多愁善感的情意,更多时候还有心灵与智慧的启发。
作者简介 张曼娟,出生在春暖花开的三月天,祖籍河北丰润县。现为台湾东吴大学中文系教授,为畅销华人世界二十多年的知名作家。  面对越来越多的未知与变动,她从古典诗词中发掘人生启示,不断思索人生价值与感情状态,并且积极寻找一种适合现代人的生活方式。溯岁月的河流,明白了每—种转折的幽微,不管是随遇而安,或是逆流而上,只要从容自在,便是人间好时节。
编辑推荐 《人间好时节》:我们必须有一首,或是几首诗,要放进人生的行囊里,足以抗御这诡谲多变的人间。让我们一边念一首诗,一边把挫折和烦恼踢开,还自己一个鸟语花香的好时节。纯净·纯真·纯美,爱情·亲情·友情,文学博士,美女教授,畅销作家张曼娟,用文字为心灵,构筑一个可以停泊欢喜悲忧的港口。
在台湾,张曼娟有“首席才女”之称,亦是公认的美女。她出生在春暖花开的三月天,祖籍河北丰润县。自幼聪明,五岁半便入读小学,且爱说故事给别人听,小时说童话,长大了就说世间事。曼娟年少时即以《海水正蓝》成名,历年多次获得各类文学奖。至今共有30多种不同类型的作品问世,每有新作推出,皆受到广大读者热烈地回响与讨论,屡屡登上畅销书排行榜,为目前台湾、美国、香港以及东南亚各华人地区最具知名度与最受欢迎的华文女作家。
本书为她的散文作品集之一《人间好时节》。
目录
人间好时节(自序)
立春 不能预知的人生,是幸福的
雨水 历经磨难,而能不改初衷
惊蛰 善待陌生人,便是善待自己
春分 选择怎样的环境,便决定了怎样的心境
清明 不必与人争竞,自己才是对手
谷雨 不可轻视年轻人,他们主宰了明日世界
立夏 方向掌握在自己手上,不轻易受人影响
小满 发现自己的独特,肯定存在的价值
芒种 由浪漫人平淡,是最美好的承担
夏至 自食其力,是人类的庄严
小暑 看似寻常的人,也能有震动人心的力量
大暑 知足常乐,便是富豪
立秋 人生需求愈少,负担愈轻
处暑 庸俗,是沉沦的开始
白露 专精,才能禁得起挑战
秋分 保持心灵的澄澈,便不会失去本性
寒露 自我实现固然可喜,能够成就他人更为可贵
霜降 年岁与阅历,使我们的生命更精致
立冬 若有才华,就不怕没有机会
小雪 停下奔忙脚步的那一刻,才是人生的开始
大雪 孤独,一种永恒的存在
冬至 交出软弱病苦的自己,才是大自在
小寒 不能贯彻始终,便将前功尽弃
大寒 经历过痛苦的人,最应该拥有幸福
……
文摘 雨水历经磨难,而能不改初衷
小时候我最喜欢去中药店,有时跟着大人去,有时自己偷偷溜了去。中药店里的气味:为人把脉的神秘老中医;柜台后方整面墙的药柜,一方方标志着奇异的名字:当归、独活、桑寄生、防风、女贞子、半夏、白芷、木蝴蝶、使君子……
那些名字都能读得出来,却像一则则待解的谜语,究竟是些什么东西?能够医哪些病呢?我也喜欢把下巴搁在柜台上,看着配药的过程,一张张褐色的纸摊展开来,一味味药材从黑暗的柜子里取出来,放在纸上集合,有些还需要用杵子捣碎了,叵叵叵,捣药的声音规律地响着,最后,变成一包包扎好的药包,带回家去。
那时候每个家里都有个小瓦罐,专门煎药用的,罐子长期浸在药汁中,仿佛经岁月打磨,发着深褐色的幽光。“三碗水煎成一碗,小火,慢慢煎。”中医总是这样叮咛,有点像一则人生的譬喻。可是,当人们的时间愈来愈少,谁也没办法慢慢煎了。就在我的青年时代,科学中药出现了,不管是哪种药材,全部辗成粉,一大包药材变成了一小包药粉,仰起头,喝口水,咕噜一声,下肚了。简单利落,符合现代人需求。
也是在那段时间,父亲的胃病痼疾与母亲的更年期症候群,干扰了我们的家庭生活,几番打探之下,找到一位老中医,看诊的时间不多,但是,看过的人都赞不绝口。父亲母亲一起去看病,吃了几个月的药,确实有很明显的进步。不久之后,双方变成了朋友,父母亲把老中医当成长辈,而我则唤他姜爷爷。姜爷爷是北方人,原本是医药世家,从小就有承继衣钵的准备,他跟着爷爷和父亲行医,还要到叔叔的药材店里见习,是在药香里熏陶长大的孩子。长大之后,他成了亲,也做了父亲,然而,抗战发生了,他觉得既然学了医,就该为更多人服务,于是,离家入伍。
这一离家,谁知道便再也回不去了,他被俘虏过,也曾经逃亡,只有一件事绝不能丢,那就是,医人救命。为了救人,哪怕是躲在山中的日子,也满山遍野寻找草药,他觉得自己三番两次在战火中幸存,是有使命的,无论如何,不能丢了最初的本心。
来到台湾之后,他的生活并没有太大起色,住在一间陈旧的小公寓。我和父母去探访他,总要爬一段窄窄的、阴暗的阶梯。他和妻子住在一起,妻子的反应比较鲁钝,据说是被家人弃养的,姜爷爷收留了她,还教她一些简单的医术,希望她能有一技之长。行医赚来的钱,多数都寄回老家去了,那里还有他的老妻和两个女儿,听说她们在“文革”中,因为他很吃了些苦,姜爷爷提到他的两个女儿,便要哽咽。
在那些
……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