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论兵
基本信息·出版社:军事科学出版社 ·页码:237 页 ·出版日期:2002年06月 ·ISBN:7801375475 ·条形码:9787801375476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 ...
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系统论兵 |
 |
|
 |
系统论兵 |
 |

基本信息·出版社:军事科学出版社
·页码:237 页
·出版日期:2002年06月
·ISBN:7801375475
·条形码:9787801375476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系统论兵》内容包括:基础:控制论、核心:信息论、捷径:系统论、SCI 通论:第一次大融合、统一:耗散结构论等。
作者简介 苏恩泽,空军少将,空军指挥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空军第一研究所及空军工程大学工程学院博士后流动站导师组成员,国务院学科评议组(航空宇航技术)成员,中国航空学会理事,中国模糊数学会理事,北京师范大学模糊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科技委委员,全国科技写作研究会顾问,总参某部、总装某研究所与北京军区客座专家,中国军事学会军队指挥分会特邀专家,中国科学院中国发展战略学研究会国防战略专业委员会副会长。
出版:《复杂系统学引论》、《智战时代与智战略》、《高技术与空战武器装备》、《空军高技术基础》、《高技术与空军作战》、《天军横空》、《武备探秘》、《e战追踪》、《系统论兵》等著作。
目录 第一章 基础:控制论
一、经典控制理论
二、现代控制理论
三、大系统理论
四、赛博论
五、看不见的手
第二章 核心:信息论
一、朴素信息
二、哈特莱信息
三、仙农信息
四、广义信息
五、普泛信息
六、信息概念
七、看不见的洪流
第三章 捷径:系统论
一、系统思想
二、系统工程
三、系统规律
四、系统概念
五、看不见的捷径
第四章 SCI通论:第一次大融合
一、相同机遇
二、相通概念
三、相似缺陷
四、军事指挥员要懂《三论》
第五章 统一:耗散结构论
一、近平衡态
二、远平衡态
三、过平衡态
四、进化之路
第六章 机制:协同论
一、非线性
二、自组织
三、序参量
四、改革之路
第七章 失稳:突变论
一、新数学
二、中间态
三、尖点型
四、突变之路
第八章 DSC通论:第二次大融合
一、系统学
二、熵
三、决定论
四、复杂性
五、军事家要通《六论》
第九章 宝库:浑沌论
一、内随机性
二、初值敏感性
三、奇异吸引子
四、倍周期分叉
五、菲根鲍姆常数
六、自相似
七、间隙
八、军方关注浑沌
第十章 真实:分形论
一、整数维
二、分数维
三、分形分析
四、分形应用
五、战场处处分形
第十一章 宏观:模糊论
一、模糊性
二、模糊集
三、模糊评判
四、难得模糊
第十二章 微观:网络论
一、人工神经网络
二、旅行商问题
三、贵在网络
第十三章 FNC(f)通论:第三次大融合
一、建构双厦
二、FNC(f)融合
三、哥德尔定理
四、勃瑞姆曼极限
五、军事指挥员要更新观念
第十四章 高峰:思维论
一、思维通论
二、思维分论
三、思维专论
四、军事家要准备“智战
……
序言 此前,我连续写了3本书,书的内容都是把军事理论与现代科技加以“交叉”的,加上这一本,可统称“军事一科技四重奏”了。
前3本书,即:《天军横空》、《武备探秘》和《e战追踪》分别请军事科学院彭光谦研究员、空军第一研究所张鸿元所长和总参某部戴清民部长等名家作了序。轮到这“四重奏”的最后一本,我想,自己总该有所表态才是,因此,就来个“自序”吧。
首先,要感谢为前3本作序的名家;其次,要感谢出版这“四重奏”的军事科学出版社的领导及相关的各位责任编辑;再次,还要感谢总参某部、北京军区、空军第一研究所和空军工程大学等单位。他们推荐和支持这一系列书籍的出版,显然是出于鼓励,更看重的是:把军事理论与现代科技加以“交叉”的这种努力,以至原谅了书籍内容的某些不足。
现代战争是“系统与系统的对抗”;现代国防是“复杂的系统工程”……早已是世界各国军界的共识。因此,“系统学”理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这本《系统论兵》的出版,即可谓应时之急需了。
系统学,于20世纪后半叶迅速发展起来,被誉为:“使所有学科重新定向”,“令思维方式发生革命性转变”的新兴学科。
本书的内容一在讲清“系统学”原理;二在联系军事实际。总的意图是:以“系统学”来议论军事;或者说,将“系统学”用于军事。
文摘 但美国国防情报局却越过了他的政治观点,认真地听取了他的“蝴蝶”意见:用数学语言将一民族国家描述为一非线性系统,在这种系统中,小规模的扰动,如美国反导弹防御部署或恐怖分子破坏一关键线路,将能触发大规模的且无法预见的后果,诸如核战争之类。五角大楼一官员称:“我从他的思想中发现了许多潜在的东西”。
与此同时,美州立韦恩大学的萨伯斯坦则认为:描述一股喷出水流由层流到湍流这一转变过程的同一数学理论,可用于描述国家间战争的突然爆发情况。
结果,经过二人合作,两年后研制出模拟“星球大战”计划如何影响美苏关系的模型:一方的行动,如反导弹卫星经费的增加,对另一方如何刺激;反过来又如何影响这一方的政策而再刺激,以致在什么情况下可能失控。
看来鸽派并不像鸽子,倒是有老鹰模样了。
有趣的是:不仅军事家,就是政治家也对非线性表现出极大的兴趣,而且更为着急。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从根本上说,非线性带来的突变,既可能是飞跃的动力,又可能是灾变的动因。换句话说,由于其内在动力的放大性质,对好的情况,会使效果剧增;对坏的情况,会使灾难突降。有人称其为“现代多米诺骨牌理论”,属“危机管理”范畴,哪个政治家不为之动心呢?
不仅苏联解体与东欧剧变是非线性的最好研究对象,而且,苏联解体与东欧剧变之后的形势,更使政治家们感到深不可测,并求助于非线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