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建身心疗法专业手册
基本信息·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 ·页码:158 页 ·出版日期:2009年10月 ·ISBN:9787309069181 ·条形码:9787309069181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
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德建身心疗法专业手册 |
 |
|
 |
德建身心疗法专业手册 |
 |

基本信息·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
·页码:158 页
·出版日期:2009年10月
·ISBN:9787309069181
·条形码:9787309069181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德建身心疗法专业手册》内容简介:香港中文大学心理学系教授陈瑞燕研创一项以中国禅宗修行方法为基础的「德建身心疗法」,所谓「德建身心疗法」,其实是建基于正品德,用以改善身体及心理的治疗方法。该疗法源于传统「少林禅武医」的修行方法,由四个元素组成,包括禅修、饮食、内养功及通窍。由于疗法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基础,因此疗法讲求的精神及饮食习惯,会更适合中国人,相对传统西方的心理治疗,疗法对国人更见优势。
作者简介 陈瑞燕,生于中国香港,少年时赴美留学。先后取得美国密歇根大学学士、心理学硕士及社会工作学硕士。继后到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跟随国际著名的脑神经科学家NelsonButters学习,于1995年取得博士学位,主修临床脑功能心理学。陈教授从事研究脑功能与智能10多载,陈氏的研究对了解人脑的变化及其功能的影响做了相当的贡献。她于1995年在美国自然杂志发表了一篇人类早期经验与脑功能发展的理论,备受注目,世界各地传媒包括英国广播电台,美国广播电台,《纽约时报》等一一报道。她始于工990年发表老年痴呆症对脑认知神经网络的理论,被美国心理学会及国际脑功能心理学会颁发杰出科研奖项。又于2004年,陈教授获美国心理学会颁发早期成就奖以表扬她对脑科学研究及发展的贡献。她也于2003年获选为香港十大杰出青年。
编辑推荐 《德建身心疗法专业手册》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
目录 序一
序二
第一章 德建身心疗法的基础理念
一、身心医学
二、中国的身心医学观
三、西方的身心医学的研究
四、“德建”两字的含意
五、德建身心疗法的特色
六、中国人需要身心疗法
七、德建身心疗法文化历史背景
第二章 德建身心疗法四大环节之一:修禅
一、禅学与心理学
二、明因果,修心性
三、自然就是禅
四、万法唯心造
五、正品德,明持戒
六、《六祖坛经》的启示
七、放下贪嗔痴
八、慈悲善行快乐人
第三章 德建身心疗法四大环节之二:内养功
一、练内养功的目的
二、丹田的科学研究
三、功法介绍
四、丹田呼吸法的脑科学研究
五、少林内养功与西方松静练习的区别
六、少林传统的内养功与现代变异后少林功夫的区别
七、功法的原理及分析
第四章 德建身心疗法四大环节之三:饮食——忌腥、荤、辛辣
一、药膳同源,药疗不如食疗
二、不食腥、荤、辛辣
三、自然而不执著的饮食
四、早上一碗粥
五、烹调食物的方法
六、《本草纲目》论荤菜
七、《楞伽经》论腥、荤食物
第五章 德建身心疗法四大环节之四:通窍
一、鼻子通
二、肠道通
第六章 德建身心疗法临床研究
一、德建身心疗法与认知行为疗法的效果比较
二、个别案例分析
后记一
后记二
后记三
附:德建身心疗法相关活动资料
作者介绍
……
序言 我曾遇到一个患强迫症的病人,他要不停地洗手,无法自制。每当他离开一个地方的时候,必定再返回数次,生恐自己遗留一些东西,有时来来往往十多次。这是当时我实习的美国心理治疗中心的一个“棘手个案”,他看过5至6个临床心理学家,但都没有进展。中心的心理学家听到他的名字也不愿意接待他。但是,他不停地打电话来要求接受治疗(因为他有强迫症,所以不停地打电话,有时一天十多次)。本来他不愿意我为他治疗,因为我是中国人,一口浓重中文口音的英语,他认为其他的资深心理学家也帮不到他,我又有何本事。到最后,在没有选择的情况下,他本着不妨一试的心态约见了我。一个月后,他的强迫性行为大大改善,由最初来回数十次改为一两次,他感到平静及安然,感到自我控制能力提升了。中心其他的同事都感到有点惊讶,问我用了什么治疗的方法。因为这个病者已接受了各种各样的西方治疗方式,包括认知疗法、行为疗法等,但都没有效果。所以,我在没有其他方法的情况下,便用了禅学“安心”的理念。
文摘 插图:

于是,达摩于嵩山五乳峰面壁九年,创立中国佛教禅宗。在守定禅思的理论根据方面,达摩提倡读经明理;壁观则是实现主体认识与所学理论的直接契合,更重要的还是在于,要将认识的佛理付诸实践。达摩认为,如果人们能够断爱憎、泯苦乐、息贪求、听天由命,任命无为,应法行事,应理而动,就可以入道成佛。此外,达摩初祖的衣钵都是以心传心,一传一,代代相传。他传与慧可,再由慧可传与僧璨,僧璨传与道信,道信传与弘忍,弘忍传至慧能,一共单传了六代。之后,六祖慧能对禅宗进行了重大变革,他提倡单刀直入的顿悟,虽不反对经传,但不赞同只限于坐禅的修行方法,更主张摆脱名相的束缚。他曾说“空心静坐,百无聊赖,此一辈人,不可与语”,这即是说,行住坐卧的过程都可以体味禅的境界。慧能的自性清净,自悟本性,直接顿悟的心性论,对中国佛教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自此之后,禅宗标榜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思想,广传至今。
禅宗虽是达摩所创立,但经过很长时间的发展,历代中国禅师将中国儒、道思想和中国传统文化融入禅宗思想中,形成了庞大的哲学体系。少林寺以禅宗为体、教化世人之外,也教人习武和养生之道。从跋陀大师创建少林寺以来,少林寺就有一些僧人深谙医术,也有一些懂武术的人到少林出家为僧。北齐时代,有一位武艺高强的禅师僧稠,他的武功便是学自社会。
后记 作为一名在上海从事心理治疗和心理咨询工作的专业人士,自从业以来,我时常遇到一些难解的个案。许多前来寻求心理帮助的个案有着复杂的背景,其中也有地区、文化、生活习惯等方面的差异,尤其在生理上,很多求助者常常伴随着各类病痛。尽管西方流行的心理治疗模式已经大量引进国内,并被积极应用起来,但中国的心理治疗师和咨询师们始终要面对两个难解的困境:
一是中国本土人士对基于西方伦理学、生理学和哲学发展而来的西方心理治疗模式的不适应性;
二是心理治疗的效果往往受到伴随性生理问题的影响,甚至产生抵消。
如何摆脱困境,更好地为个案服务,真正做到“来访者中心”呢?这一直是让我备受困扰的问题。
机缘巧合之下,我在香港结识丁香港中文大学心理学系的陈瑞燕教授,蒙其垂青授书,得阅其关于神经脑科学、丹田研究以及德建身心疗法的相关学术论文和科学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