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学考必备用书
基本信息·出版社:湖南大学出版社 ·页码:393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6月 ·ISBN:7811135916/7811135914/9787811135916 ·条形码:9787811135916 ·版 ...
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高中物理学考必备用书 |
 |
|
 |
高中物理学考必备用书 |
 |

基本信息·出版社:湖南大学出版社
·页码:393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6月
·ISBN:7811135916/7811135914/9787811135916
·条形码:9787811135916
·版本:第3版
·装帧:精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读者对象:高中生
·丛书名:高中学考必备用书
内容简介 《高中物理学考必备用书》是一本集物理基础知识、高考常考考点、学习方法策略以及备考应试技巧等于一体的多功能学考必备用书,是众多著名特、高级物理教师和教育界资深专家集体智慧的结晶。全书包括“学习方法”、“知识技能”两大部分,其中重点是“知识技能”这一部分,它包括了力学、电学、热学、光学、原子物理、物理实验等高中物理的必备知识板块,这一部分不仅全面系统地总结了高中物理所要掌握的各个板块的物理知识,而且还对每个知识块的运用以及相关考题的解题方法和技巧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和点拨。总之,《高中物理学考必备用书》为大家奉献的不仅仅是系统的基础知识归纳和详细的重难点知识讲解,同时还有复习备考的策略、答题解题的技巧以及获得高分的绝招等,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全面指导同学们学习和考试的必备参考书。
《高中物理学考必备用书》适合高中各年级学生、高中物理教师及物理爱好者使用。
编辑推荐 《高中物理学考必备用书》:学好高中物理的最佳必备工具书
高一学考必用·高二学考实用·高三学考急用·高中教学备用
高中物理教材知识的资料包
课堂内外现查现用的工具书
学习考试高效适用的信息链
学法技法用法考法的金钥匙
系统总结知识
根据各学科的知识板块结构,全面归纳了各个板块的知识要点,针对各知识要点给出了相应的使用说明和易错提醒。
详细介绍技巧
详细为学生介绍学习的方法,复习的方法,记忆的方法,备考的方法,解题的方法,避开陷阱的方法,攻克难题的方法,获得高分的方法等。
全面归纳考点
包括所有可能考查的命题热点和高频考点,可能再现的命题冷点和备考盲点;详细分析各重要考点的呈现特点和分布规律,分析高考命题趋势和命题切入点。
新大纲·新课标·新考点
根据《考试说明》和学科标准编写
目录 第一部分 学习方法
一、学好高中物理需处理好的四个关系
教材与教辅书的关系
看书与做题的关系
理解知识与做题的关系
做题与反思的关系
二、解答物理难题的三大利器
整体观点
能量、动量观点
守恒观点
三、高中物理基本解题方法
整体法和隔离法
虚设法
图像法
等效法
对称法
逆向分析法
微元法
极值法
估算法
类比法
四、高考物理要求的五种能力
理解能力
推理能力
分析综合能力
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
实验能力
五、高考得分技巧
审题要仔细,关键字眼不可疏忽
善于分析物理过程的细节
答题要规范,会做的不丢分
不会做的题也能拿分
只会少部分的能拿大部分分
六、解题“卡壳”析因
不能发现隐含条件
不能正确建立物理模型
不能熟练运用数学工具
七、典型STS题解答思路实录
第二部分 知识技能
第一章 力学
一、力物体的平衡
力的概念
力的3种分类方法
力的作用效果
重力和重心
为什么重力不就是地球对物体的
吸引力?
弹力的产生条件
弹力的方向
判定弹力有无的两种方法
判断弹力方向的7个要点
近年高考弹力的命题热点
摩擦力产生的条件
滑动摩擦力大小
摩擦力的方向
静摩擦力的产生条件
静摩擦力的方向和大小
静摩擦力的特点
判断静摩擦力方向的3种方法
两类物体所受静摩擦力的求法
关于摩擦力的7个误区
空间运动物体所受摩擦力问题的
解题关键
关于摩擦力的STS精题选析
物体的受力分析4要点
二力平衡的两个推广
关于二力平衡的SIS精题选析
力的合成两个法则
力的分解
力的合成和分解的STS精题选析
合力和分力的关系
力的正交分解法
共点力
共点力作用下的平衡状态
三力平衡的两个特征
三力平衡问题的4种解法
三力平衡问题的STS精题选析
胡克定律及应用的常见题型
近年高考胡克定律及应用的命题热点
胡克定律及应用的srrS精题选析
多弹簧问题的处理技巧
连接体力的平衡中的临界问题
连接体力的平衡中的动态分析
二、直线运动
参考系
质点
时间与时刻
位移和路程
速度与速率
关于加速度理解的5个要点
关于速度的STS精题选析
运动图像
运动图像的作用
用运动图像巧解直线运动问题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规律
匀变速直线运动基本规律6个
有用的推论
用等效法解直线运动问题
利用变换参考系解直线运动问题
用极限法解直线运动问题”
多过程直线运动问题解题要点
用图像法解多过程直线运动问题
用图像法解论述题
巧用平均速度解题
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STS精题选析
追及问题的4种解法
追及问题的STS精题选析
自由落体运动
重力加速度
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竖直上抛运动
竖直上抛运动的两个对称性
相对竖直抛体问题
近年高考自由落体运动与竖直上抛运动的命题热点
三、牛顿运动定律
牛顿三大运动定律的作用
牛顿第一定律的3重含义
牛顿第三定律
一对作用力、反作用力和一对平衡力的区别
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冲量和功
对牛顿第二定律三个关键字的理解
加速度与合外力间的“6性”
应用牛顿运动定律解答的两类问题
已知物体的受力情况来确定运动情况
已知物体的运动情况来求物体的受力情况
用牛顿运动定律处理临界问题的三种方法
分解力和分解加速度
解决连接体问题的金钥匙
连接体问题
传送带类问题
应用牛顿第二定律的STS精题选析
近年高考关于牛顿运动定律的命题热点
超重
失重和完全失重
对超重和失重理解的4个要点
超重和失重问题的等效处理方法
应用超重与失重的STS精题选析
牛顿运动定律的局限性
四、曲线运动万有引力
曲线运动是变速运动
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
曲线运动的一般研究方法三种类型的曲线运动
运动的合成法则
牵连物体的速度关系
运动的分解
运动分解的原则
合运动与分运动的“三性”两类渡河极值问题
平抛运动的特点
平抛运动的研究方法
平抛运动的规律
平抛运动5个有用的结论
斜面上的平抛运动
斜面上平抛运动的极值问题
类平抛运动
关于平抛运动的STS精题选析
描述圆周运动的7个物理量
匀速圆周运动的特点
质点做匀速圆周运动的条件
传动装置间的各物理量的关系
非匀速圆周运动
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的临界问题
在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的临界问题
圆周运动的多解问题
离心现象及应用
开普勒三大行星运动定律
万有引力定律
应用万有引力定律分析天体问题的基本方法
万有引力定律的3个重要推论”求天体质量的基本方法
三种宇宙速度
地球同步卫星的6个“一定”
近地卫星周期的5种求法
卫星的变轨运行
卫星的发射速度与环绕速度
双星问题
三星系统
天体运行中的近似估算
近年高考关于万有引力定律的命题热点
万有引力应用的STS精题选析
五、机械能
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判断力做功正负的三种方法
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做功的4种
情形
求变力做功的7种方法
功率的两个公式
关于功率的sTs精题选析
两类机车启动问题
动能
动能定理
应用动能定理的4个要点
动能定理应用的2种方法
机械能
重力做功的特点
重力势能的相对性
机械能守恒定律
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的两条思路
近年高考关于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命题热点
关于功、重力势能、动能的关系
功能原理
近年高考关于功能关系的命题热点
六、动量
七、机械振动和机械波
第二章 热学
第三章 电学
第四章 光学
第五章 原子和原子核
第六章 相对论简介
第七章 物理实验
第三部分 附录
……
序言 语文到底该怎么学?数学到底该怎么学?英语、物理、化学、历史、地理……呢?是呀,这可真是个难题。
没关系,难题也是可以攻克的!怎么攻克?方法尽在这套《学考必备》丛书中。相信有了这套丛书,你再也不用对似乎高不可攀的各科知识心生怯意了,再也不用被一个又一个学习上的难题缠得苦不堪言了,再也不用对着茫茫无边的学海望洋兴叹了!为什么?因为你一直期待的一套能够全面指导学法、用法、考法的高品质辅导书就在眼前。它能够带你展翅翱翔、乘风破浪、快乐地应对学习和考试,它能够成为你学习路途上的航标和开心果,有了它,你就可以全心地感受学习的快乐,体会技巧的魅力,迈向成功的巅峰!
本丛书以新课标为向导,以新大纲为依据,以全面提高同学们的综合素质为目标,全方位满足同学们的学习需求、应用需求、备考需求以及娱乐需求等。它包括高中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生物共8本,是一套地地道道的集学科基础知识、高考常考考点、学习方法策略、备考应试技巧、课外娱乐休闲等于一体的多功能实用大全,是全国一百多位经验丰富的一线教师和知名专家学者多年教研经验的结晶。
具体说来,本套丛书具有以下四个主要特点:
A.知识大全——人生行囊的备用库
“空袋子难以直立。”富兰克林这句名言告诉我们,如果我们背着空空的人生行囊前行,就难以抵达成功的终点。因此,采撷智慧之果,以丰富多样的各科知识充实我们的行程就显得非常重要。但是,高中阶段课程多、时问紧,同学们如何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将庞杂的知识去粗取精、化繁为简,从而轻松地抓住重点、准确地捕获考点,最终采撷到最耀眼的明珠呢?不要急,因为这正是我们在书中着重要解决的问题。本丛书对高中阶段各个学科应掌握的知识进行了系统梳理和归纳,内容丰富明晰,可以帮助同学们纲举目张,全盘把握,让你们以最快的速度、最佳的方式将最多的知识收入你们的人生行囊。
文摘 插图:

13.解决连接体问题的金钥匙
①连接体与隔离体:两个或几个物体相连接组成的物体系统为连接体,如果把其中某个物体隔离出来,该物体即为隔离体。连接体问题对在解题过程中选取研究对象很重要。有时以整体为研究对象(整体法),有时以单个物体为研究对象(隔离法)。整体作为研究对象可以将不知道的相互作用力回避,单个物体作研究对象主要解决相互作用力。单个物体的选取应以它接触的物体最少为最好。
②外力和内力:如果以物体系统为研究对象,受到系统之外的物体的作用力,这些力是该系统受到的外力,而系统内各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为内力。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不考虑内力。如果把某物体隔离出来作为研究对象,则这些内力将转换为隔离体的外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