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教育科技 > 电工技术 >

电磁场理论基础

2010-02-04 
基本信息·出版社: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页码:354 页 ·出版日期:2008年07月 ·ISBN:9787564000981 ·条形码:9787564000981 ·版本:第1版 ·装帧: ...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电磁场理论基础 去商家看看
电磁场理论基础 去商家看看

 电磁场理论基础


基本信息·出版社: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页码:354 页
·出版日期:2008年07月
·ISBN:9787564000981
·条形码:9787564000981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面向21世纪高等院校规划教材

内容简介 《电磁场理论基础》按照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工科电磁场理论教学大纲和基本要求编写,系统地介绍和阐述了宏观电磁场和电磁波的物理概念、基本规律和基本计算方法。全书共分十章,第一章介绍矢量分析和场论基础。第二、三、四、六章为静电场、恒定电场、恒定磁场和电磁感应,涵盖了普物电磁学的全部内容,可在只有中学物理和数学分析的基础上讲授。第五章介绍了静态场边值问题的求解方法。第七~十章,分别讨论了麦克斯韦方程组、平面电磁波的传播及反射和折射性质、导行电磁波和电磁波的辐射。每章有较多的例题和习题,书末附有习题答案。
《电磁场理论基础》可作为高等院校电子信息技术类各专业的教材或参考书,还可供工程技术人员和自学者参考使用。
目录
第一章矢量分析
1.1 矢性函数及基本运算
1.2 正交曲线坐标系
1.3 梯度、散度和旋度
1.4 几种重要的矢量场
1.5 δ函数、格林定理与亥姆霍兹定理
习题一

第二章静电场
2.1 电荷与电荷密度
2.2 库仑定律
2.3 电场和电场强度
2.4 电力线与电通量
2.5 高斯定律
2.6 静电场的环路定理
2.7 电位和电位差
2.8 电位的泊松方程和拉普拉斯方程
2.9 电偶极子
2.1 0电介质中的静电场
2.1 1静电场中的导体
2.1 2电场能量与静电力
2.1 3电容
习题二

第三章恒定电场和电流
3.1 电流与电流密度
3.2 恒定电流场的基本定律
3.3 电源和电动势
3.4 欧姆定律和焦耳定律
3.5 恒定电流场的边界条件
3.6 恒定电流场与静电场的类比
习题三

第四章恒定磁场
4.1 磁力和磁感应强度
4.2 带电粒子在恒定磁场中的运动
4.3 安培磁力定律和毕奥一沙伐定律
4.4 恒定磁场的基本定律
4.5 矢量磁位和标量磁位
4.6 磁偶极子
4.7 磁介质的磁化
4.8 磁介质中恒定磁场的基本定律
4.9 铁磁介质
4.1 0磁介质分界面上的边界条件
习题四

第五章静态场的边值问题
5.1 惟一性定理和解的叠加原理
5.2 拉普拉斯方程的分离变量法
5.3 镜像法
5.4 复变函数法
5.5 有限差分法
习题五

第六章电磁感应
6.1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6.2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推广
6.3 电感
6.4 磁场的能量
习题六

第七章时变电磁场
7.1 位移电流和推广的安培回路定律
7.2 麦克斯韦方程组
7.3 正弦电磁场
7.4 媒质的色散与损耗
7.5 电磁场的能量关系——坡印廷定理
7.6 电磁场的波动方程
7.7 标量位和矢量位
7.8 时变电磁场的边界条件
习题七

第八章平面电磁波
8.1 亥姆霍兹方程的一般解
8.2 理想介质中的均匀平面电磁波
8.3 电磁波的极化
8.4 导电媒质中的均匀平面电磁波
8.5 相速度和群速度
8.6 理想媒质界面上电磁波的反射和折射
8.7 全折射和全反射
8.8 有耗媒质界面的反射和折射
8.9 多层媒质的反射和折射
习题八

第九章 导行电磁波
9.1 导行波的电磁场
9.2 矩形波导管中的电磁波
9.3 TE10模电磁波
9.4 波导中的能量传输与损耗
9.5 圆形波导管中的电磁波
9.6 传输线上的TEM波
9.7 谐振腔
习题九

第十章 电磁波辐射
10.1 滞后位
10.2 赫兹偶极子辐射
10.3 磁偶极子天线的辐射
10.4 线天线
10.5 天线的方向性系数和增益
10.6 天线阵
习题十

附录:常用的矢量计算公式
习题答案
符号表
参考文献
……
序言 电磁场理论是现代电子技术的基础课程,其应用涵盖了工业、农业、军事、医学和环境保护等各个领域,即使在饮食、家电等生活方面也得到了广泛应用。没有电磁波的发射、传输和接收,就不会有电视、通信、雷达、遥感、测控和电子对抗等等。电磁场理论也是许多交叉学科的孕育点,学习电磁场理论对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作风、抽象思维能力及科学的创新精神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深厚的电磁场理论基础是欲在电子技术领域有所作为者不可或缺的功底。
电磁场理论的讲述无非是“从一般到特殊”和“从特殊到一般”两种途径,对不同读者两者各有其优点。根据作者20余年讲授本课程的体会,在课程系统的总体安排上,按“从特殊到一般”的循序渐进方式,有利于初学者对本课程的理解;而讲授具体问题时,采用“从一般到特殊”的方法,则可以节省学时且理论上较为严谨。
本教材共分十章。第一章矢量分析作为学习电磁场理论的必要数学工具,强调了用各种坐标系描述物理关系的一致性及三种主要坐标系的相互关系和场论基础。第二、三、四、六章为静电场、恒定电场、恒定磁场和电磁感应,涵盖了普通物理中电磁学的全部内容,统一了普通物理中电磁学和电磁场两种描述方法。第五章静态场的边值问题侧重于分离变量法和镜像法,以有限差分法为例说明数值法在解决复杂边值问题时的重要性。第七章时变电磁场总结了宏观电磁场理论,引出麦克斯韦方程组,讨论能流密度概念,为电磁波的论述奠定基础。第八章较详细地论述了平面电磁波的传播性质及其在边界面上的反射、折射,并对其在损耗媒质中的传播作了简要介绍。第九章导行电磁波讨论了导行波的基本原理和处理导行波的基本方法。第十章辐射讨论电磁能量的辐射原理,简单介绍了基本辐射天线。
本教材是作者在讲授“矢量分析与场论基础”、“电磁学”及“电磁波与边值问题”的讲义基础上合编而成的,以电磁学的基本物理概念为起点,建立电磁场理论的严格数学模型,并达到应有的深度。由浅人深、深浅结合的讲述使读者便于自学,免去学习电磁场理论还要经常查询普通物理内容的麻烦。本教材可以在只有中学物理和数学分析知识的基础上讲授,可以省去讲授电磁学的重复,并可节省许多授课时间,以适应当前课时普遍减少的实际需要。
文摘 第一章矢量分析
矢量分析是电磁场理论的重要数学基础,本章在给出矢性函数概念、基本运算法则及正交曲线坐标系的基础上,引入标题场、矢量场的概念和反映场分布空间变化规律的几种重要运算——梯度、散度和旋度运算,讨论有势场、管形场、调和场等几种常用矢量场的基本性质,最后简单介绍电磁理论中经常用到的几个函数和数学定理。
插图:

热点排行